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不同主体入手,结合各创新主体的特点,本着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各阶段无缝衔接的原则,设计理想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逻辑关系,即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核心,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创新的主体和中试的主体,农户是基层技术创新的主体,政产学研用对各创新主体的凝聚作用,通过多样化联系形式,将不同阶段的创新主体联系起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区县科技创新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手段,不同创新主体和服务主体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开放式创新。区县科技创新具有衔接性、应用性、特色性和阶段性等特征。石景山区从创新要素聚集和培育、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创新载体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发力,走出一条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的创新驱动之路,为我国区县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特点,通过对承担"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的负责人实施科研成果完成情况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中对数线性模型对农业创新主体的科研成果类型进行差异化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新工艺或工艺改进、新产品新材料及论文的成果形式上存在产出形式的差异;虽然各创新主体在其他成果类型的产出比略有不同,但从统计学意义上来看,各创新主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验证并补充了各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类别与功能,为进一步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效率与创新水平、为项目管理者有效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战场。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是上海科技创新之路的典型代表和微观缩影。开发开放30多年,浦东科技创新事业历经基础建设期(1990-1998年)、转型发展期(1999-2004年)、自主创新发展期(2005-2013年)和科创中心建设期(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在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主体培育、创新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起符合地区实际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框架基本形成,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路子。浦东科技创新之路总体表现为以政府为先导、以企业为主体、不同创新主体广泛参与的外向型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出开放性、外向性、政府先导型、渐进式跨越、高端化引领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为后发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一批现成的、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未来浦东科技创新之路仍需持续发力,在提升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引领性和协同性方面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当前我国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实现政府科技资源市场配置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起领先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政策;二是针对不同创新主体采取不同科技投入方式;三是建立多主体联盟治理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不同主体科技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体系优化设计,通过DEA-Tobit两阶段法测度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表现较好,但存在地区差异性;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与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正相关,企业创新投入和风险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据此提出以“创新引领、平台支撑、机制保障”为目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支持,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形成“投融资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回报再投入”系统闭环的科技创新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与整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背景、科技实力、经济基础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地区或科研组织在科技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源的方式呈现很大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根据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的不同方式,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3个层面上,形成了9种科技资源配置的具体模式,即以国家试验室为骨干的美国模式、以综合科研机构为主体的德国模式、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日本模式、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模式、以科研机构为龙头的开发模式、以高等院校为基础的研究模式、以专利为标志的技术模式、以设备为载体的工艺模式和以服务为取向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温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创新政策和实施方案,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科技服务体系为支撑,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互相协调,各创新主体关联互动、运行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闽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3):44-44,53
企业要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但鉴于各行业性质、特点不同,其创新体系的构建各有特色。作者根据所在企业多年来的探索及个人的体会,详细分析了设计咨询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并介绍了设计咨询企业在构建创新体系方面的不同特色,可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劲  杨硕 《创新科技》2022,(6):1-11
优化我国科技结构,加快构建以企业为科研项目出题人、掌舵人和答题人及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更是有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量化研究和国际对比发现,我国企业已成为“创新主体”仅是表象,强化我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迫在眉睫。高等院校在我国科技结构中占有优势,平衡企业和高校的科技资源分配,重视产学合作将是优化我国科技结构的关键。试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战略组合,可成为一条企业迅速成为创新主体的新路径。为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政府应让战略型企业家发挥更大的作用,赋予领军企业参与所在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发展的权利,并对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企业自身而言,其应具有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和完善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发挥创新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科技服务平台作为连接企业、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的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整合创新资源、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狭义的科技服务平台主要指以为地区各类型企业提供共性与个性科技研发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科技创新平台。广义的科技服务平台还包括为企业研发提供相关支持但其主要服务功能不限于科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是由资源投入、主体结构、支撑要素、输出效率四个方面构成的具体程序与制度集合。建立了测度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分析了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演化趋势。计算结果显示,对江苏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影响最大的是主体结构和输出效率,其次为资源投入和演变路径,最后是支撑要素和产学研合作。但是,由于存在体制离散、利益博弈、路径依赖、迎合创新等原因,江苏构建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作用强度呈现出弱化的特征事实。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出江苏应构建以主体结构、激励系统、支撑系统、资源配置、输出保障为基本要素的新型科技创新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区域科技创新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创新环境要素的深入分析,指出甘肃省科技创新主体要素的创新能力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仍存在创新产出少、科技活动人员不足、科技经费投入增长缓慢、创新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甘肃省应完善科技创新要素之间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升科研机构、大学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华 《华东科技》2004,(10):16-17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顾名思义,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这类机构主要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证等业务,对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发挥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整体创新功效。 我国科技中介机构大多产生于80年代,从功能上大体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二是主要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招投标机构、情报信息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和各类科技咨询机构等;三是主要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包括常设技术市场、人才中介市场、科技条件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  相似文献   

15.
首先探讨了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四大主体-政府、企业、科技中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行为与影响作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12家企业进行创新网络方面的数据获取,实证检验了在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对网络效率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政府发挥的作用大小与企业创新网络效率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创新能力是多种创新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能力,以企业作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以产学研三方作为合作主体的产业化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开放的、知识依赖性的特点,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离不开人力、财力、制度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任何一方面的缺位都会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营造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落实国家和河南省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政策,提高科技  相似文献   

17.
祝侣 《华东科技》2012,(9):24-25
2012年8月15日召开的上海科技创新大会,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上海科技创新大会中提出解决企业创新服务主体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完善和落实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举措,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政府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执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科技创新政策执行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在推进科技创新政策执行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为此,国内学者就此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主要包括:一是“地方政府主导论”,指出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必须在政府强有力的主导和推进下才能进行;二是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研究;三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关的科技政策执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型科研仪器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需求的不断发展,大型科研仪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大型科研仪器的重复购置、使用率低、共享困难等问题也不同程度显露出来.如何让大型科研仪器更好地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提高主管部门管理仪器效率和创新主体的获得感,是一个亟需推进的改革难题.  相似文献   

20.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相继召开,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就甘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面临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