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Space X成功地实现火箭回收着陆,火箭的重复利用将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梦想。但这究竟能给太空探索降低多少成本呢?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发射火箭早已不是一个什么技术门槛,特别是对于那些发达国家和高精尖科技企业而言,这更是一项只用考虑钱和空间容量的项目。那么,此次Space X公司发射火箭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回收火箭,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1980年5月18日,我国西部的一个火箭发射场沐浴在霞光中,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巍然矗立,熠熠发光。 预定的发射时间到了。在欢呼声中,火箭发动机响声震耳欲聋,巨大的气流夹着桔红色的火焰喷向发射台。刹那间万众瞩目,火箭在绚丽的烟火簇拥之下,义无返顾地离开祖国大地,带着民族的期望直射云天。 在长征火箭那硕大的身躯里灌装的是什么燃料,竟能使它拔地而起轻盈如燕?  相似文献   

3.
世界主要发射航天器的基地到底有多少呢?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拥有的发射基地(指正在使用的)是:美国、前苏联、中国各3处,日本2处,法属圭亚那(南美)、肯尼亚洋面印度洋上、印度、以色列各1处,总计15处。 从赤道上向东发射卫星最为有利,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但是,在选定发射场的地点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远离人口密集地区,这是因为火箭满载危险物,一旦发射不成功,有爆炸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加之火箭发射时的噪声非常之大,并且还要确保飞行航线下火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落入安全地点。  相似文献   

4.
200×年,象化工厂发生了严重事故.有毒的化学气体大量泄漏,顺风扩散.在紧急情况处理部门的指挥和协调下,危险区儿万居民被迅速撤出.这时,科学家用布雷火箭车向危险区发射了几枚火箭.火箭爆炸后抛洒出大量细如小米的东西,均匀分布在灾区.它们刚一落地就向指挥中心发射无线电信号,报告出自己检测到的有毒化学气体含量.  相似文献   

5.
大型火箭的发射是一幅壮观的图景:橘红色的火焰从箭体的喷管中喷出,在消焰槽中化成白色的气雾.火箭轰鸣,直冲天外,一组组雷达和光学观测仪追踪它的身影,将一串串数据信号显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型显示屏上.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还是国外的卫星发射系统,其发射场无一例外选择在陆地,这并不意味着陆地发射是最佳方案。 “借”力 火箭的运载能力是能否将卫星送上太空的关键,火箭的垂直发射能提高火箭的运载负荷能力。据专家估算,在赤道上进行海上发射,运载能力可以比陆地发射综合提高30%,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神九绕地球飞行1h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只需要1 800W,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43度.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据负责电源系统研制生产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811所有关技术人员介绍,神九电源系统共有3种电源,即太阳电池帆板、镉镍蓄电池和应急电池. 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电源系统会被充满电,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了.在火箭发射后,人们都会非常关注飞船太阳能帆板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因为电源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光伏系统,像一个小“发电场”,能源的来源就是太阳能,只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了,电源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颖电磁炮     
在我们掌握电磁能量储存、转换以及螺线的磁性等知识后,并从电视上得知大多数导弹都是用火药发射的,我们几个同学便渐渐地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用电磁原理来发射炮弹呢?  相似文献   

9.
太空扬帆     
2008年8月,美国宇航局在太平洋一座小岛上进行了一项发射试验.按照计划,该试验将用火箭将一颗小型太阳帆卫星发射升空,然后在空间进行太阳帆展开试验.  相似文献   

10.
《知识就是力量》2006,(7):78-79
在闲暇的假期中带上自己的宝贝相机出去郊游,遇到好的景色就立刻拍下来,将其永久保存.小小的相机给我们展示出了多么神奇的作用.在这个小小的相机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它是怎样把我们的美好瞬间保存下来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照相机的模型吧.  相似文献   

11.
谢懿 《世界科学》2010,(12):23-23
<正>不久前,两个俄罗斯公司宣布计划合作建造一个商业空间站,即创建第二个近地轨道终点站。两个俄罗斯公司希望能建造有史以来第一个商业空间站。那么,在近地轨道上很快就会有另一个人类终点站?还是说这仅仅是一个黄粱美梦?俄罗斯轨道技术公司和火箭与空间公司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他们将合作建造、发射和运营这个空间站,并预计个人、专业人员以及有兴趣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会成为这个空间站的用户。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很大,让无数人愿意行万里路去寻找星辰大海。其实就在我们头顶100千米之上就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太空(即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又称外层空间)。我们把所有进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叫作航天。从1954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人类涉足航天的时间并不长,但截至目前已有3 000多次火箭发射,上万颗人造天体在太空翱翔,甚至数百人有幸进入过太空,而且航天的花费是巨大的,风险是极高的,航天有何独特的魅力让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13.
火箭自己造     
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东海岸的一个试验场,史蒂夫&#183;伊夫斯自制的一枚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是伊夫斯按10:1的比例仿造土星5型火箭制成的,高约11m,重约748kg,是有史以来成功发射并成功回收的最大、最重的自制火箭。  相似文献   

14.
在如今的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火箭成本是很大的一笔一次性开销,岗为火箭升空的过程就是自我牺牲的过程。一次航天发射任务之后.火箭便只剩下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残骸。美国一家民用太空探索公司决定改变火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火星和土星离我们太远,要想征服它们实在困难重重,那我们为什么不将目标瞄向距离地球稍近的水星呢?早在60年前,美国人就设计出巨型火箭要登陆土星,可是对眼前的水星却从未有过探知的想法,致使人类对身边的邻居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6.
在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和8月24日闭幕式当天.针对"鸟巢"可能出现的降雨天气,北京市气象部门采用了火箭拦截的方式进行人工消雨,主要发射火箭的地点是在房山区、门头沟区、海淀区和延庆县,还有河北省境内的张家口地区南部和保定地区,一共发射火箭1110枚.  相似文献   

17.
花样翻新入九霄 众所周知,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一般都是“脚踏实地”从地面起飞的。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已开始出现一些新颖的火箭发射方式,如飞机发射和潜艇发射等。 今年10月,将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射方式问世,即海上发射方式。由于这种海射火箭有一系列陆射火箭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能向当代运载火箭的“巨无霸”——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家为它想破头,物理学家因它争不休,化学家还没琢磨透——是什么让科学家们这么为难?答案就是泡泡!没错,就是我们都玩过的,用吸管蘸一些肥皂水就能吹出来的泡泡。对小朋友来说,泡泡是玩具,其实对科学家来说,泡泡是更大的玩具。别小看这简单的泡泡,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世界呢!一起动手玩泡泡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它!泡泡的大小算百年泡泡怎么吹?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把洗涤灵加入水中,拌匀,拿一个吸管,蘸一些混合好的液体,用嘴轻轻一吹,就吹出泡泡了。那你想过为什么需要向水  相似文献   

19.
你是否注意到,在载人飞船发射时,从外面是看不到飞船的,这是因为飞船被安放在一个保护罩内,通常称为整流罩。一般卫星在发射时也多半采用这种保护形式。但是你是否还注意到了,在飞船的整流罩顶上还有一个尖尖的、像避雷塔一样的长杆呢?这可是卫星的整流罩所没有的。这是什么东西?它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它就是载人飞船的逃逸救生系统。  相似文献   

20.
能穿过去吗     
取一只新鲜的马铃薯和一根牛奶吸管。牛奶吸管能穿透马铃薯吗?不妨试一试。怎么样,你成功了吗?哦!我失败了。为什么?找找原因。原来吸管挤扁了无法用力,自然穿不过去。啊!我成功了。介绍一下经验。我利用吸管有斜面的一端,选好角度,均匀用力,吸管慢慢地钻进去了,接下来就是轻轻松松地穿出来喽!看来寻找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很重要哦!假如让你以最快的速度戳穿马铃薯,你会怎么做?能穿过去吗@小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