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理论化学学派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70、80年代得到发展和壮大并在国际理论化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理论化学学派在量子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就,领袖人物是以唐敖庆为首的卢嘉锡、徐光宪三位资深院士,核心和骨干人物是吉林大学承办的高分子物理化学学术讨论班(1958-1960)和物质结构学术讨论班(1963-1965)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基地分布在以吉林大学为首的国内几所著名大学.  相似文献   

2.
唐敖庆是蜚声国内外的著名理论化学家。他在理论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他通过举办学术讨论班、讲习班的形式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理论化学人才,培育了被国际理论化学界称谓中国学派的中国理论化学学派。唐敖庆为吉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又成功地指导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在徐光宪的世界里,稀土是"永远解不开的情结",书写下一段生命的变奏曲。"我怕二三十年后用光了,中国要变成稀土小国!"看到从我国大量出口的稀土只能卖个"白菜价",无序过度开采造成严重的资源流失、环境破坏,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一度心急如焚。年逾九旬的他再也坐不住了,起程亲赴矿区调查研究。普通人眼里,稀土是神奇的化学物质;对国家而言,稀土是"工业维生素"、重要的战略资源,然  相似文献   

4.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稀土发光材料组的基础上建立的.实验室在1989年3月经过国家论证,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是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学科项目,实验室在1993年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严纯华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徐光宪教授。实验室有阎定人员31人,其中科研人员2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3人,  相似文献   

5.
徐光宪作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研究中取得显著的成绩,而且在数十年的研究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风格.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徐光宪的化学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文剑教授日前荣获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第二届Pople Medal。该奖由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设立,用于奖励亚太地区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年龄在45岁以下的理论化学家,第一届Pople Medal授予了澳大利亚P.Gill教授。刘文剑教授一直致力于相对论量子化学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他发展了国际上第一个可以用于重元素体系激发态及电子多重态精细结构计算的完全相对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提出了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普遍形式;并与合作者一起发展了一个全新的精确的准相对论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7.
欧文·朗缪尔在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硕果累累,他研制成功的充气白炽灯达到了白炽灯技术的顶峰,他建立起完整、清晰的表面吸附理论,为表面化学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34年,朗缪尔到访我国,发表演讲、与学者座谈,还为我国科技之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理论物理和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四位巨人之一。他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任北大校长、中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他还是杰出的教育家,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受教于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一任理事长于光远就是他的学生。早在1955年,周培源与于光远、王竹溪、黄昆、徐光宪、沈同等著名科学家一起,在北京大  相似文献   

9.
卢嘉锡是中国著名结构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概述了卢嘉锡不平凡的经历,主要介绍他的成才过程,科学、教育思想与成就,以及科学管理、社会活动的影响和功绩。  相似文献   

10.
张香桐(1907年11月—),河北正定县人,我国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本文记述了他的科学生涯和贡献,并探讨了他的科研工作在相关领域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