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为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重庆抗战诗歌的繁荣与重庆众多文学期刊的创办、复刊有着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促成了期刊媒介场域的生成。而期刊媒介场域内部也发生着某种"权力"争斗,从而推动着重庆抗战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抗战文学将日军描绘为"鬼子"的形象.新时期文学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化书写,新时期的抗战文学开始走出十七年文学"鬼化"日军的思维模式,从人的角度塑造日军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茶话》中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呈现出时段式的历史演变。整体上说,在抗战胜利之时,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恢弘而悲壮;在新的内战爆发后,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平实而客观;在内战胶着及民生凋敝之际,抗战文学的美学特征新奇而诙谐。这种美学特征的嬗变与时代概况与社会风习的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一个多雾的城市,在抗战时期更是以"雾都"著称。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雾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感,而在抗战文学中关于雾的提及与描写更是比比皆是。但是在抗战语境中,雾不仅仅指示其单纯的自然含义,已被赋予许多政治因素与情感寄托,而其中蕴藏的深刻含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三十年文学"的发展频频受制于政治、商业和电子媒介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政治、90年代文学与商业、当下时代文学与电子媒介这三个维度大致勾勒出了"新三十年文学"的生态面貌.80年代文学以1985年为分界线,之前是文学与政治的合谋期,之后文学与政治走向疏离;90年代文学背离纯文学传统,投入到商业的怀抱中;当下时代文学受电子媒介影响,进一步走向式微,甚至有人宣布文学已死亡,但文学的终点也正是文学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刘锋杰等人在其新著《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中,欲创构一门以审美为本位的"文学政治学"。其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坚守文学审美独特性的基础上重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提出"文学想象政治"这一新命题;将研究对象集中于"文学政治",以此为核心构建起文学政治学的概念体系和学科形态。当然,作为一门仍处于初创时期的理论学说,还存在很大的需要探索和建设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常家十六世常燕生生逢乱世,忧国忧民,希望通过学术思想的突破性研究来指导群众。他信奉国家主义,希望有一个统一、安宁和富强的国家,实现政治民主和科学进步。他通过参加抗战时期的政治文学活动、撰写抗战檄文等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文化心理影响和制约了国统区的抗战文艺运动 ;同时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又反作用于政治 ,推动了民族独立的进程 ,动摇了国民党的政治统治 ,促进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战争政治"即是对战争作政治化理解,强调战争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及战争给政治的其他层面带来的影响。抗战戏剧是20世纪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寓含着丰富复杂的战争政治因素,从"战争政治"视角对其进行整体考察和系统研究意义重大,可以更为丰富地还原战争时代的政治环境,呈现抗战戏剧与战争、时代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有利于对抗战戏剧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战争政治"视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这一视角时应尽量避免对抗战戏剧进行祛蔽与正名的同时,出现新的遮蔽与误读。  相似文献   

10.
《包得行》是洪深于抗战前期创作的一部多幕话剧。该剧是抗战文学中较早出现的兵役题材作品,对役政作了全面、集中的反映,是兵役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同时,该剧较早地克服了抗战文学初期作品的公式化、概念化缺陷,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地方色彩,现实性与艺术性兼具,在抗战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抗战胜利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在各根据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具体实施活动:推广民主选举制度、采取议会民主制、政权组成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政府建设等,对于当时抗战的胜利、共产党执政权的取得及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以往习惯用机械、含混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是政治的工具"这样的思维方法去打量晚清革新文学那段历史,造成了对晚清革新文学、文学史的一些误读性认识。但如果我们用西方行为主义政治文化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它的话,便会发现:在政治动荡的年代,文学与政治之间是相互认同和相互阐释的,即文学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政治所提供的营养与外来因素的激活,政治家或知识分子的政治苦闷和政治焦虑需要通过文学来安全地释放。  相似文献   

13.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工农兵文学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情节策略,其故事情节不但直接表现政治思想,而且还以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政治斗争的艰难和复杂;以思想、政策推动情节的发展,体现革命思想和政策的威力;以"高潮"部分生动的生活场景,凸显革命的理想。这一情节策略,本质就是政治宣传的策略。在考虑情节策略时,作家们重视的是手段和方式,即情节的具体内容。这一策略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38年中国抗战的临时首都,武汉荟萃了来自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大批文化人士,抗战文学得以在此蓬勃兴起。作为唤醒民众、教育民众的重要工具,抗战文学以“大众化”、“通俗化”的话语实践服务着民众,并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试图以现当代文学中父亲形象书写的两种修辞变换为切入点,考察"父亲"形象的文学叙事如何与社会现实、现代国家政治伦理建构之间互动、同构及其间所存在的复杂语义关联,以此说明作为"象征性行为"的文学叙事与现代国家政治伦理建构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贵州师范大学秀丽的照壁山麓,迎来了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外语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我校"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与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文学活动与思想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英美派"是国民党政权内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它缘起于清末民初国人的留学潮流,形成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外部环境。"英美派"政治上崇尚英美民主模式,经济上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外交上主张联合欧美、抵御日本。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的外交重心转向美国,"英美派"在争取美国援助中国抗日的外交活动中大显身手,成为国民政府美援外交的积极推行者,为中国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抗战语境下的文学选择进行了全面回顾。提出抗战语境下文学创作的民族民间文化意识凸现、生命意识张扬、文学风格多样。  相似文献   

20.
1933年7月,由茅盾作为隐形主编的《文学》月刊在上海创刊,它在国民党严密的文化控制下发展成长起来,在血雨腥风中不屈不挠,艰难地走过了五个年头,是新文学史上继《小说月报》之后、抗战之前寿命最长的大型文学刊物。茅盾拥有独特的批评观,他将编辑策略中的"名人效应"与"陌生效应"巧妙地结合起来,团结了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家,成就了一批文坛新秀,使《文学》月刊成为30年代文学史上的"明星"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