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世纪的西藏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西藏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最为剧烈的时期。文学作品如何看待这一百年的历史,如何展现这一百年来人的精神世界所发生的巨大转变,体现了不同时代西藏文学的精神风貌和发展轨迹。文章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和《祭语风中》三部反映西藏不同历史阶段面貌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小说叙事话语和风格的转变及其所反映的西藏文学创作中现代性意识从确立、追溯到反思的特征,并结合西藏当代知识分子作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变化,来管窥西藏不同时期小说创作所折射的时代精神"症候"。  相似文献   

2.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单纯词、联合、偏正、支配、表述、附加、综合等七大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复音名词,并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等方面分析其构成特点,可以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春秋》、《孟子》等儒家典籍中就有关于麒麟的记载,这表明我们祖先对麒麟的认识最迟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就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一说;而《春秋·公羊传》中也提到:鲁哀公十四年,在  相似文献   

4.
复音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专书复音词研究,对于展示一个时期复音词的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单纯词、联合、偏正、支配、表述、附加、综合等七大类分析《吴越春秋》中的复音名词,并分别从语义、词性、语序等方面分析其构成特点,可以总结出《吴越春秋》复音词在构词上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春秋穀梁传》的救助思想包括救灾思想、救荒思想、救国思想、救民思想四个方面。《春秋穀梁传》的救助思想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健康和稳定。《春秋穀梁传》的救助思想是《春秋穀梁传》的大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伦理教化的重要工具,从多个层面阐释了先秦时期"孝"的观念。《诗经》中"孝"所关涉的对象不同,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时间分布,这与《诗经》的篇章分布直接关涉。"孝"的对象为宗族祖先时,主要是在西周前期和中期,对象为父母时,主要在西周晚期至春秋中叶。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与当时家族形态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古文占有很大比重。中华古文源远流长,体式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均踞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追溯中国古文的源流最早约是《商书·盘庚》、《周书·无逸》等篇。它们都保存在《尚书》(又称《书》、《书经》)中。《尚书》在春秋之前,是中国第一部散文集,是中国散文的发端之作。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产生了《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而以述志说理见长的诸子散文也应时而作,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1993年4期《大自然》上载有《谈谈北京的褐马鸡》一文,拜读之后,获益非浅。我对该文中的两种提法有些不同的看法,谨略陈拙见。该文说载有褐马鸡的《禽经》一书是“距今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不错,《禽经》一书相传为春秋时的师旷所撰;不过据后人研究,从宋代陆佃《埤雅》一书才开始引用《禽经》,所以一般认为《禽经》为唐末宋初冒名顶替之作。  相似文献   

9.
“经”、“史”之别是王闿运《春秋》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他认定《春秋》及《公羊传》、《梁传》是“经”不是“史”,在“义”不在“事”,而《左传》为记事之书。在此前提下,王运展开了对《春秋》学的研究,沿着公羊家之“义例”解经风格,努力阐释经典之微言大义,以达通经致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详细记录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而且《诗经》中的爱情诗内涵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三国演义》不同时期版本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小说中人物的艺术形象,也能让我们从小说中把握作品折射出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文化,还能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感受各种风格的作品特色,在轮廓的相同和具体的不同中享受不同版本的艺术作品展现给我们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2.
长篇小说“三部曲”《两宫之间》(1956)、《向往宫》(1957)、《甘露街》(1957)的作者纳吉布·迈哈福兹(1912——)是当代埃及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幸勤耕坛,迄今已创作出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二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三十多部话剧、电影剧本。这些作品以宏阔的视野、出色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埃及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埃及  相似文献   

13.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和《想北平》是其散文的优秀作品,两篇文章虽写于不同时期,一写人一摹物,但二者在写作手法、语言风格及情感表现上大有相同,两相对照,情系环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朱熹肇其端。朱熹之后,徽州学者的《春秋》研究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宋明时期,学者恪守朱子家法,笃志《春秋》研究,博洽先儒,推陈出新。汉学复兴后,学风渐变征实,《春秋》学偏向文字训诂,重视名物、制度考证。  相似文献   

15.
正确评估《诗经》中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鼓文》作于春秋早期的秦文公时代,而勒刻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之间,可视为风格接近《小雅》的《秦风》逸诗之一。我们依据《石鼓文》的语言材料及《左传》、《国语》中大量《诗经》引文可证明《诗经》及《诗经》中大量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张载,从宋代政治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寻找内政外交的指导思路,对《春秋》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其《春秋》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确立《春秋》在五经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以天理作为研习《春秋》的理论指导;第三,积极参与处理夷夏问题,为解读《春秋》提供现实政治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汉宣帝增立《春秋毅梁传》的博士有一定的感情因素;将《春秋觳梁传》的政治思想作为基本的统治思想,使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强调血缘正统,其他皇室子孙无权觊觎皇位;在政府组织上,从上至下培植一大批为汉宣帝自己可用之人,却促成了经学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就仁学起源于东夷族,孔孟思想是对先秦时期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总结;儒学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孔子没有删《诗》、《书》,作《春秋》等三个问题作了论述。认为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当前儒学文化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或简称《左传》,它是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重要历史文献。"春秋"本为东周时期纪事史书的通称,但由于仅有鲁国的"春秋"得以流传,故《春秋》也就成了鲁国"春秋"的代名词。而《左传》又是为《春秋》的三家之中公认最好的一家。《春秋》原书文字简练,犹如记事年表,《左传》大量补充了《春秋》的史实,并用文学的语言出色描写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历来被奉为经典。中国古人一直有尚古传统,《左传》的文辞也就自然被后来的读书人甚至是史家奉为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折射。因此对其准确理解的翻译绝非易事,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看待《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的不同,从而来比较中西文化翻译者翻译手段和风格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