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语文》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偏重文化素养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武侠、言情与通俗文学”是本教材设置的二十五个专题中的一个。不管文学界对武侠小说怎样评价,武侠小说的经久不衰及大面积阅读(尤其在高校学生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与金庸武侠作品的流行这个现实格格不入的另一个现实是:校园中我们的教师在学生的武侠阅读中几乎是缺席的。如果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和讲解,将有利于青少年的阅读,并最终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2.
网络玄幻武侠小说自诞生后不久就成为当今网络文学的主流。其模糊的定义导致的外延和内涵的不确定性、理论研究的滞后和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特性,使这类小说具有极为自由的创作空间。从网络玄幻武侠小说的定义入手,对网络玄幻武侠小说的产生、发展、分类、含义进行梳理,并分析网络玄幻小说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可以了解到玄幻武侠文化和网络小说结合所带来的崭新体验。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不懈追求的"异质武侠"特色,是整体武侠小说中最具民族性与个性特质的部分。他通过对传统侠义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很好地体现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同时在对武侠思考的过程中,他既张扬了其合理的内涵,对于其负面因素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金庸能全面提升武侠小说品格,成为新武侠小说创作第一人,得益于这样的认识及其在创作中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4.
武侠小说的诞生和发展是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相伴随的,这也使得现代武侠小说带有很重的古典主义色彩。在现代民族国家已经建立之后,金庸的《鹿鼎记》塑造了韦小宝这样一个好色贪财、无赖油滑而又颇讲义气的反英雄形象,这标志着侠的沦落和古典主义武侠文学创作模式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武侠文学终于获得了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6.
金庸的武侠小说带给我们一个多姿多彩的武侠世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认识和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就从远古神话——羿射十日中寻找潜在的民族精神,运用原型批评挖掘金庸小说人物郭靖身上蕴藏着的原型形象,并分析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韩国著名武侠小说改编,目前正在台湾省测试的《新天上碑》,由于兼具《天堂》的PK血腥特质以及武侠文化背景,在短短的时间内,即成为相当受到欢迎的一款网络游戏新面孔。  相似文献   

8.
平江不肖生在1923年开创中国现代武侠小说新局面之时,从"无稽"到"荒诞",他首创了"理之所无,事或有之"的"奇侠"观,遵循的是证伪主义的思维逻辑。在小说的形式结构上,以突出"奇"的特色为核心,自由穿行于幻想与现实之间。他的这种"奇侠"创作路向,不仅是奇幻武侠的创作方法,也极大地影响到他的现实武侠。"奇侠"的创作路向,对于认识今天的奇幻文学,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港台为创作基地的新式武侠小说蓬勃兴起,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其中良莠不齐,甚至有的作者和作品昙花一现,没能留下任何的影响。但是,在这股武侠创作的大潮中,依然涌现出了金、古、梁、温等不同的流派,创作出了诸如"射雕三部曲"、《绝代双娇》、《萍踪侠影》、《四大名捕》  相似文献   

11.
文学走向边缘化以后,为了文学的生存和它的读者效应,出现了娱乐化和低俗化倾向。没有历史的“历史小说”,假冒武侠的“武侠小说”,取媚庸俗的“通俗小说”,似乎构成了文学的繁荣。然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在于美的发现和创造,尤其在于原创性,而且它的认识功能也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例如谢道弋先生以73岁的高龄,深厚的功底,创作的58万字的长篇小说《躁动》,就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从一个好勇斗狠的少年到一代武学宗师的成长历程。武侠小说中,习武之人都追求武学的最高境界,这境界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许是"无招胜有招",也许是只用普通的一拳就能战定乾坤,睥睨天下。最高境界也是武侠电影追寻的终极目标,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中八卦门掌门宫羽田认为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习咏春拳的叶问则  相似文献   

13.
有关唐代科举中的礼仪活动记载很少,《唐摭言》卷三却系统全面地进行了丰富的记录,不仅在唐代类似文献中以真实、独特和细致的特点,丰富了唐代科举文献的内容,也为我们深化唐代科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同年关系伴随着科举取士而出现,得到广大士子的普遍认同。唐代作为科举日益兴盛的时代,同年关系不仅象征着友情,同时也是仕途发展顺逆的重要因素,对唐代党争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同年之间彼此唱和,或因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促进了文学风气的转变,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作用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5.
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现象的出现对评论界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一些学者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并潜心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学术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拒绝金庸。本文针对金庸武侠小说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思考,逐一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批评者们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偏见和误解,澄清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音乐文化的最高峰,唐人小说对此有较多的记载和描绘。以唐代传奇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从音乐风尚、梦中受曲和勤政楼意象等三个方面对唐代音乐活动进行考论探析,可以发现唐代音乐文化具有全民性、高端性和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唐代进士家庭作为一种新兴的家庭类型,其家庭教育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唐代进士家庭的教育既有一般家庭教育的共性,又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重视科举教育。以其家风教育和家学教育为切入点,观照唐代进士家庭教育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其在家庭教育上对思想文化的态度明显迥异于其它的家庭类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唐代立法语言作了一定的探讨:一是唐代立法简介;二是诏律语言文本结构的特点,三是唐律法律术语及语句的特点;四是唐律语言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9.
沟通语境是金庸现象得以产生的外部原因,金庸现象是大众文化时代大众读者的阅读神话,金庸武侠小说本文潜藏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因此,大众读者和精英读者在阅读的幻想中完成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双重认同。  相似文献   

20.
金庸武侠小说包涵着迷人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相得益彰。《书剑恩仇录》则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书中的人物形象及内心世界非常多元化,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主角逐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