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美国和苏联在空间总共部署了大约200颗军用卫星,其中美国75-80颗,苏联约125颗。这些军事卫星技术先进,用途广泛。有的用于侦察地面设施、部队实力或搜索各类无线电波,有的用于监视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活动,还有的用于绘制地球表面图形。不久前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施放的价值5亿美元的“长曲棍球”卫星是一颗监视卫星,载有高性能雷达,能透过云层观测地面发生的重大情况,也可为隐形轰炸机提供地面攻击目标,或搜寻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湾战争的爆发,海湾的外层空间也增添了紧张气氛。据外电报道,目前海湾上空至少有12颗“全天候”的卫星在工作,包括侦察、电子、预警、气象和导航卫星。它们日夜监视着美伊双方军队的一举一动。在这些卫星中,  相似文献   

3.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发射 ,对提高中国经济和国防实力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分析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从立项到发射全程中的创新实践 ,指出观念创新是其诞生的先决条件 ,机制创新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 ,自主创新是实现核心突破的关键 ,组织创新是商业运作的基本载体 ,市场创新是其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1996年4月1日清晨,在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火箭发射基地上、一枚“雷神—艾布尔”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成功地送上了轨道,从而揭开了观测全球大气的序幕,把先进的空间技术,引入了气象科学领域。三十六年过去了,世界各国已先后发射了170颗气象卫星,并相应建立了22O多个地面卫星资料接收站,每天从世界气象组织卫星观测网接收卫星云图和各类卫星观测资料。 1988年9月7日和199O年9月3日,我国分别成功地发射了两颗“风云1号”极轨气象卫星,1994年又发射了“风云2号”静止气象卫星。除利用卫星云图和卫垦资料监视和预报灾害性天气外,还逐步扩展到旱涝、病虫害、林火、海水滥测和  相似文献   

5.
2月16日开始,美印两国空军举行为期11天的、印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抗印度04”联合空战演习。2月23日至3月7日,美菲又在菲律宾举行“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另据法新社24日报道,美国方面24日宣布,数千美军正在韩朝边境参加一次检验美军战备能力的重要军事演习———“钢铁军队战备训练和评估”演习。近年来,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演习花样繁多,仅去年以来就达上百次,其中以美国为主导的演习最多。演习不仅规模大,兵力达数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演军种包括海军、陆战队、空军、陆军,而且演练种类多,几乎涵盖各种作战科目:防空、…  相似文献   

6.
据外报报道,从11月9日到12月上旬,美国和埃及、苏丹、索马里、阿曼等国将联合举行代号为“明星82”的军事演习,为期达4周。这是美埃等国在“战略一致”的基础上加强军事联系的一个具体表现。演习的内容主要是“空袭和支援行动”,并“试验一些应急计划”。这次演习是今年上半年在华盛顿定下来的。外报陆续披露的演习计划,大致如下:参加演习的将有属于美国快速部队的4,400名美军,包括散布在几千英里范围内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驻在美国国内的部分空军。埃及、苏丹、阿曼、索马里将在不同程度上参加演习。  相似文献   

7.
2022年,运载火箭方面,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加速推动大型运载火箭研发,但进展不一。美国、俄罗斯按计划发射多颗侦察卫星,天基侦察能力不断升级完善;美国、俄罗斯、中国加快高吞吐量、高速率、抗干扰的先进通信卫星系统的研制与部署,有效满足未来通信需要;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大力发展复杂对抗环境下的导航能力;美国高轨宽视场导弹预警技术试验卫星将在完成在轨测试后开始运行,具备了一定的高超声速武器预警跟踪试验能力;太空控制方面,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不断加强在轨碎片清理、在轨操作、天地往返等能力,空间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多变;美国通过发展地基、海基、天基等多平台太空态势感知系统,稳步推进天地一体全覆盖的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美国举行“太空旗”“黑色天空”“全球哨兵2022”等演习,通过演习演练积极提升太空部队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将以‘东方红3号’科学实验卫星为基础制造。自从几千年前“嫦娥奔月”后,人类就梦想到月球上一游。当年的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土地时,嫦娥给他们吃了“闭门羹”,使其失望而返。如今,家乡亲人们就要来喽!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已经“万事俱备,整装待发”。三年后,“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将被送上天;十几年后,中国人将乘坐太空船与嫦娥见面。  相似文献   

9.
正当全世界人民广泛要求禁止原子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减性武器的时候,美国原子疯子却在美国国内加紧制造原子歇斯底里,准备原子战争。美国民防局五月二十八日宣布,美国将从六月十五日起在包括华盛顿和纽约的五十座城市内,举行为期三天的所谓“氢弹攻击”演习。白宫新闻秘书哈格蒂五月三十一日对记者说,在演习开始以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将率领一批“紧急时期”的随员和若干名报纸、无线电台、电视站的记者和摄影记者,从华盛顿撤退到“秘密”总部去。华盛顿各政府机关的首脑和约一万五千名工作人员也将疏散到离华盛顿五十到三百哩的各个地点去。国防部长威尔逊和国防部工作人员还将搬到马里兰州的地下建筑物去。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为了使这次演习更加逼真起见,艾森豪威尔和他的随员们在演习  相似文献   

10.
胡波 《世界知识》2021,(5):74-74
1月23日至2月1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已经两进两出南海,而“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从中东返回美国西海岸的途中,特意在南海与“罗斯福”号进行了双航母演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拜登政府要在南海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美国频繁派遣航母在南海活动究竞有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海洋卫星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动式和被动式微波遥感可以得到大量的地球物理参数和上层海洋信息,包括海表温度、海面矢量风、海面高度、海表盐度、海冰等。微波遥感可以穿透云层,全天候不间断观测海况信息。中国计划2011年发射运行的“海洋”2号(HY-2A)卫星有效载荷为3个微波遥感器,主要用来观测海面矢量风、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HY-2A卫星将有效提高全球海洋卫星观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采样频率。本文介绍了与HY-2A卫星相关的海洋微波遥感技术现状,对微波遥感的优势和目前业务化运行的海洋微波卫星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总结了微波遥感的新技术进展和全球下一代微波遥感卫星的发射计划,最后指出发展中国立体海洋监测和中国“海洋”3号(HY-3)卫星(其主载荷为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对于更深入了解大洋和海岸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两道闪光自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至南极圈的南大西洋上,有一处被称为另一个神秘的“百慕大三角”的危险海域。1979年9月23日清晨3时,这里突然出现了两道神秘的闪光。它立即被在地球上空7万英里运行的美国“维拉”卫星“看见”了。“维拉”的任务是监视禁止大气层核试验条约的执行情况。“维拉”马上把这一情况“告诉”了美国的卫星接收站,卡纳维拉尔角附近的技术情报处理中心立即把电子信息译了出来,美国国防部长、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和总统很快就知道了这件  相似文献   

13.
正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夜景里,很多出租车驾驶员都习惯将其中一栋楼称为"不下班的楼"。在这里面有这么一群工程师,他们日夜兼程,披荆斩棘,借由不断地创新,探索极限,实现中国乃至世界在航天领域众多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便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而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研究员、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总设计师李华旺正是其中一名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4.
重力梯度稳定微小卫星大角度机动最优控制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小卫星设计要求 ,针对重力梯度稳定微小卫星 ,建立了其大角度姿态机动的动力学模型 ,并应用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进行了最优控制问题的研究。同时 ,将遗传算法引入卫星姿态控制的数值计算中 ,求解最短时间控制问题和能量最优控制问题 ,发展了一种新的最优控制问题的计算方法 ,避免了对迭代初值进行猜测的困难 ,提高了计算效率。以“清华一号”微小卫星为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 ,得到了卫星姿态角度和反作用飞轮控制力矩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3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海岸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地平线2号”,它与1988年9月9日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是同一个型号。据西方军事专家猜测,“地平线2号”是一颗用来收集中东地区国家军事情报的间谍卫星。以色列对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垂涎已久。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依靠美国的侦察卫星所提供的情报一举扭转了初战不利的形势。尽管美以有着密切的战略关系,但美国对以色列仍隐瞒了有关阿拉伯国家许多敏感的、准确的情报。对此,以色列当局十分恼火,以色列情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4/30]11月15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这次发射的"风云三号D"卫星将与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铱星(双星)、“长四乙”一箭双星、“神舟一号”试验飞船、“中星22”通信卫星、第一颗“资源二号”卫星等的发射、升空和入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部科技》2007,(3):22-22
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时间是全球华人和海内外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日前,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介绍了“嫦娥一号”月球卫星的相关情况。这也是该领域权威专家首次向媒体公布“嫦娥一号”发射时间和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0,(8)
2000年6月28日下午6点37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顺利升空。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现场传回消息说,卫星已正确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目前,清华大学卫星地面站已经成功实现对"清华一号"的信号捕获和软件上载,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姿态调整等工作将陆续进行。"清华一号"是清华大学、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小卫星,重50公斤,主要应用于通讯、遥感和科学实验等。  相似文献   

20.
“对抗.雷”演习是美国驻太平洋地区空军及其盟国在太平洋地区举行的最大规模的综合性空战训练演习。通过对“对抗.雷”演习的内容,演习的方式以及参演部队的介绍,希望对我军未来演习方案的制这以及内容的编排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