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大客车在山区公路危险工况下不能兼顾防侧翻控制与路径偏离控制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大客车防侧翻及路径偏离恢复协调控制策略。利用防侧翻及路径偏离恢复临界值权重控制方法,对大客车在危险工况下侧翻危险系数及偏离车道危险系数进行了实时预估,并根据危险系数临界值进行控制方法的权重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多自由度整车模型,对所提出的大客车稳定性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大客车侧翻稳定性与路径偏离的协调控制,在降低大客车侧翻危险性的同时减少大客车路径偏离程度,有效提高了大客车在山区公路或其他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电动大客车传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动大客车传动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3种驱动模式和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以及电池组的保护策略,并利用力控组态软件PCAuto实现了控制策略.为解决电动大客车的驱动和再生制动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利用ADVISOR软件进行了电动大客车建模仿真,对AMT的档位控制在再生制动中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为电动大客车传动系统优化提供了依据,该控制策略已经在奥运电动概念车上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3.
轿车大客车会车时的气动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滑动交界面和动网格技术,对开阔路面下轿车大客车会车过程的瞬态流动进行气动特性研究.车辆模型采用MIRA典型阶背式轿车全尺寸模型和进行过风洞试验的国产JT6120型大客车简化模型.通过对会车过程流场的分析和对模拟结果的统计处理,获知了轿车大客车会车前后气动力系数变化趋势以及产生该变化的原因,得到了轿车大客车会车过程中定量的气动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轿车大客车会车过程气动力系数有很大变化,其中轿车的更大一些;两车气动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差异;会车状态的空气动力学作用对汽车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UG二次开发的三段式大客车车架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利用大客车的平面设计效果图、照片、二维图纸快速建立车架线框后,在UG可视化环境下,设计人员通常仅需在线框上捕捉两至三点即可建立一个型钢构件,有利于缩短大客车车架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大客车结构和栽荷分布的基础上,根据乘员人体工效学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起了考虑乘员人体和纵向制动力的大客车14自由度操纵动力学模型。同时还给出了应用该模型对大客车高速制动:屎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的一些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横向稳定性的安装位置较大地影响客车的操纵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6.
大型客车在安装有声屏障或防护屏的桥梁区段内行驶时,气流对声屏障或者防护屏产生较大的脉动风压力.论文基于大客车在声屏障区段内行驶的三维不可压缩湍流CFD数值分析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分析了大客车行驶时作用于声屏障表面的有效脉动风压分布,并对比了车速、距离对声屏障脉动风压数值的影响,给出了大客车有效脉动风压的公式,其分析结果可供桥梁桥面附属设施构件设计中参考,弥补了我国现有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未给出汽车脉动风压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大客车道路行驶过程中的侧翻行为进行动力学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驾驶人-大客车-道路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二级公路长3.6km路段进行了驾驶人的行驶仿真,采用方向盘转角、侧向偏移距离、侧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车辆侧倾角、侧向载荷转移率7种动力学指标来评价大客车行驶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侧向载荷转移率对大客车侧翻趋势进行评价更加合理;相比于单纯的平曲线半径较小路段,在多弯道路段,车辆由于需要连续适应道路线形的变化,更易引起车辆侧向运动的不断累积,从而更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若弯道路段的前、后均为较长直线路段,驾驶人有足够的空间对车辆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大客车火灾比例显著增加。由于人员密集,且公众缺乏对于大客车火灾的认知,往往易造成群死群伤。模拟威海"5.9"校车放火案开展大客车整车燃烧实验,以驾驶室内放火的方式引燃整车,观察车辆在燃烧初期时的温度、烟气变化,总结此类火灾的蔓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车辆引燃后,驾驶室内火势蔓延迅速,车内氧气迅速消耗,产生了大量的CO、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毒气体,车内温度在3min左右时超过1 000℃,车内乘员应在30 s内就近破窗逃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场模拟软件对大型客车火灾中玻璃不破裂、燃烧过程中人员砸破玻璃和燃烧过程中玻璃受热自然破裂三种不同通风工况下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大客车火灾热释放速率曲线,为大客车火灾防治和交通设施火灾设防规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在纯电动汽车上由于缺乏多动力耦合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法,从而导致国内电动汽车多动力耦合传动系统无法满足目前电动汽车的性能需求,文章针对纯电动大客车双电机行星耦合传动系统提出了一种参数设计方法,并对所涉及参数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匹配,将参数匹配结果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参数完全满足纯电动大客车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量化分析车辆在不同运动状态下轮胎的磨损程度,通过研究轮胎磨损模型,提出了基于轮胎力学特征的轮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建立了基于"魔术公式"轮胎模型的轮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模型。通过对纯制动和纯转弯两种工况下轮胎磨损主因子的仿真分析,得出了滑移率、侧偏角、垂直载荷、纵向力、侧向力与纵向磨损主因子和侧向磨损主因子关系曲线。利用轮胎磨损主因子模型的仿真结果,为定量地分析不同运动状态下轮胎的磨损程度提供可靠依据,对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轮胎偏磨损物理模型和轿车复合式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可用于动态分析复合式悬架轮胎偏磨损的悬架-轮胎-地面动力学系统.轮胎偏磨损模型主要考虑了轮胎力学特性在胎宽方向的变化.采用正弦信号对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激励,将采集到的各种参数的实时动态数据导人到物理模型中,通过计算胎宽方向的局部摩擦耗散能来预测轮胎的偏磨损.仿真结果与实际现象较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可以帮助分析悬架动力学特性对轮胎偏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立轮胎-悬架-车身系统的考虑时间延迟的轮胎多边形磨损动力学模型,探讨基于自激励振动理论的轮胎多边形磨损现象.研究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励振动,不同车型、不同轮胎磨损状况下,系统的自激励振动频率不同,常见频率区间为100~400 Hz;轮胎周向多边形磨损现象即由于自激励振动出现在特定的车速区间;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边数等于自激励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轮胎在特定频段的固有频率对自激励系统振动有很大影响,扭杆梁悬架系统的垂向振动特性对轮胎多边形磨损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胎面侧向振动的轮胎多边形磨损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轮胎接地磨擦的非线性特性,采用动态LuGre摩擦模型,建立基于胎面侧向振动的轮胎多边形动力学模型,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轮胎的自激振动是一种由系统Hopf分岔引起的稳定周期振动现象.研究表明轮胎多边形磨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激振动现象,其发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轮胎多边形磨损的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转动频率之比,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够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轮胎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为减小或消除轮胎的自激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国产汽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前轮轮胎异常磨损,产生前轮异常磨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汽车结构和性能参数对轮胎磨损的影响进行探讨。对解决汽车前轮异常磨损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边形磨损是汽车轮胎磨损研究中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考虑轮胎接地磨擦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基于LuGre摩擦模型的轮胎侧、垂向力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自激振动理论,得出轮胎多边形磨损与胎面的侧向振动有关,磨损边数近似等于胎面的侧向振动频率与车轮滚动频率之比,并通过仿真得到了能够引起胎面自激振动的车速和车轮前束角范围.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轮胎多边形磨损的形成机理,为减小或消除轮胎的自激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智能轮胎技术能够将轮胎与路面的相互作用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汽车的控制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轮胎力估算、路面条件识别、轮胎滑水监测、轮胎磨损监测以及状态信息控制应用等角度梳理了智能轮胎状态信息估算的中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智能轮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潘宗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793-7798
为了有效地消除车辆轮胎的异常磨损,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性和驾驶安全性。采用ADAMS仿真软件对某车型车辆的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车轮定位角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维修实践经验,找出造成该车轮胎异常磨损的主要因素,并对该车车轮定位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车轮调整定位角,来消除轮胎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车载避撞系统的工作效能,在充分考虑轮胎模型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路面附着系数建立相应的大客车紧急状态纵向可控域模型。首先通过车载DSP实时获取可控域模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四轮八自由度的车辆模型,且结合大客车轮胎模型的特点,选取Gim轮胎模型作为大客车轮胎的简化模型,结合前后车辆运动关系构建了基于车速的紧急状态纵向可控域计算模型。依据不同天气条件发生的频次以及危险程度等级,将路面条件划分成晴天、雨天、冰天以及雪天四种典型路面,针对不同路面条件下附着系数的差异性建立相应的可控域模型,并与传统的基于制动过程的可控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两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路面附着系数和轮胎模型的可控域模型能够准确的逼近真实的可控域范围。  相似文献   

20.
轮胎偏磨损机理及数值解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车辆-轮胎-地面系统力学范畴内对轮胎偏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定义了轮胎偏磨损的概念,指出了滑移力和滑移速度在轮胎轴向和周向上的梯度变化是造成轮胎偏磨损的根本原因.着重介绍了现有轮胎偏磨损预测计算模型:有限单元法,单位磨损里程表示法及磨损能量计算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轮胎偏磨损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