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研究表明,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时,添加10%的木屑,10%的麸皮,2%的石灰粉,1%的玉米粉,0.5%尿素,1%的糖,1%石膏粉,其生物效率达110%。同时利用灰关联方法对栽培金针菇的4个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麸皮是主要因素,石灰粉、木屑和玉米粉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玉霞  赵开强 《汉中科技》2011,(4):19-19,23
香菇是一种中温性木腐生胶质菌类,袋料栽培香菇高产技术是选用优良菌种,合理配料、装袋灭菌、接种、上架、刺孔、做好越夏管理,加强出菇管理措施和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野生菌株F.97,F.DT和常规菌株F.12进行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为主料的3个配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97,F.DT的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配方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商业栽培金针菇不宜大量添加杂木屑或玉米芯。  相似文献   

6.
袋料香菇夏季栽培技术难度大,市场供应小,价格高。西乡县农技部门通过探索与创新,总结出双层遮阳网覆盖、增加喷水、风机加强通风等降温措施,成功实现了夏季袋料香菇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7.
介绍利用杂木木屑、麸皮、白糖、石膏粉为原料在春季点种袋料香菇的经验,包括菌种选择、培养基袋的装配、灭菌、接种和培养及香菇采收等方面,其中高温灭菌、无菌接种、菌丝和出菇期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青海属非产棉区的特点对栽培金针菇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用松木屑、杨木屑与棉籽壳搭配作为栽培料,用覆土菌墙出菇的方法解决了因气体干燥金针菇的后期生长中严重失水问题。以探索栽培优质高产金针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袋栽金针菇,以棉籽壳为培养料,选用优良菌株(日本株),在低温(10℃左右)、黑暗(光照度1勒克司)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0.114~0.152%)的配合管理务件,可以培养出优质菇,生物学效率为8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菌渣栽培草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种类的菌渣(香菇、平菇、金针菇)处理后加入辅料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达到22.6%,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出15.7%,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2.
除臭微生物F468发酵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除臭微生物F468的应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方案,研究了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F468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硫酸铵;适宜的碳源是淀粉、葡萄糖和蔗糖,最佳pH是6.5,最佳培养温度是28℃;优化后F468种子液体培养基为1%葡萄糖 1%蔗糖,0.35%酵母膏,0.15%(NH4)2SO4,0.075%KH2PO4,0.01%NaCl,0.03%MgSO4·7H2O,0.003?SO4·7H2O,0.005?Cl2·2H2O,0.002%CuSO4·5H2O.研究结果为F468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发酵参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以稻草拌料土袋栽草菇的防霉高产新工艺。结果表明,利用稻草拌30%泥土布袋式栽培,结合喷施NaOH-100mg/kg溶液,生长速度快,生物学效率达27%,且转潮快,长成的菇体质量上乘。  相似文献   

14.
刘晓辉  韩威 《实验室科学》2012,15(4):64-65,68
盐酸豆饼水解液是造成赖氨酸发酵重现性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试图用相对廉价稳定的蛋白胨作为氮源,替换盐酸豆饼水解液。通过对蛋白胨用量的考察,确定了去掉盐酸豆饼水解液后,种子培养基中加入1%的蛋白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0.7%的蛋白胨,赖氨酸发酵单位比对照增加7%以上,从而保证学生实验结果的重现和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两性霉素B是多烯类广谱抗真菌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深部真菌感染。以结节链霉菌Streptomyces nodosus ZJB15076为出发菌种,对其发酵生产两性霉素B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优的碳源和氮源及最适浓度:质量分数为葡萄糖4.5%、牛肉膏4%;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了较优的发酵条件:发酵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28℃,装液量为40 mL/250 mL,接种量(体积分数)为2%。分析了在摇瓶内添加玻璃珠对两性霉素B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玻璃珠后能显著改善菌丝聚集情况并显著提高两性霉素B的产量,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341.1%,达到4563.2 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行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的培养基研究。方法 以苹果渣固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为例,采用L9(3^4)正交实验,分别以粗蛋白含量、真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为测定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 以粗蛋白含量、氨基酸总量为测定指标时均存在不足,以真蛋白含量为测定指标可以较好地完成培养基的研究。结论 真蛋白含量为培养基研究的最佳测定指标,同时确定了较优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自动诱导发酵培养基,提高脂肪酶产量。【方法】通过对构建的一株转座子整合型脂肪酶重组菌株,采用自动诱导发酵表达方法,并结合CCD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对自动诱导培养基中的碳源进行优化,获得了1个二次模型用于描述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对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最适自动诱导培养基(W/V)组成为glycerol 2.596,glucose 0.035,lactose 1.289,tryptone 1.0,yeast extract 0.5,Na_2HPO_4·12H_2O 1.79,KH_2PO_4 0.68,NH_4Cl 0.267 5,Na_2SO_4 0.071,MgSO_4·7H_2O 0.05。【结论】发酵试验表明,最优碳源培养基的比活力为R_1=6.35U/mg,比初始发酵培养基提高近3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BsR05发酵液的芽孢产量,采用响应面法对BsR05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玉米粉、(NH_4)_2SO_4和MgSO_4·7H_2O为影响产孢的主要因子。采用最陡爬坡路径法确定3个因素的响应中心点及最适浓度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主要培养基成分与芽孢产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并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5 g/L、玉米粉15.9 g/L、豆粕40.0 g/L、K_2HPO_4 3.0 g/L、KH_2PO_4 1.0 g/L、(NH_4)_2SO_4 2.1 g/L、MgSO_4·7H_2O 0.40 g/L、MnSO_4 0.02 g/L。经重复实验验证,平均芽孢含量与预测芽孢含量基本一致,发酵液中BsR05的芽孢产量从优化前的4.73×10~9 CFU/m L提高到6.02×10~9 CFU/m L。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纳豆菌I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对影响生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4种盐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当蔗糖3%,蛋白胨2%,KH2PO40.1%,K2HPO40.25%,MgSO40.05%,CaCl20.01%时纳豆菌I产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纯化条件以及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后的酶曲中,加入Tris-HCl提取液,可得胞内蛋白质,FPA酶活与CMCase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3.6%与67%,纯化效果较好。从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固态发酵干酶曲中提取的胞内蛋白质与从未加周期刺激的微生物中提取的相比,胞外蛋白质的质量、FPA酶活和CMCase酶活分别提高了17.75%、60.08%和21.17%。压力脉动固态发酵5d的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的酶活,与静态固态发酵6d的相当,发酵周期缩短。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使蛋白质组分有所变化,减少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400的组分,但增加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520的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