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结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989年至1997年间我科共收治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21例。对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时的术式选择,意见仍有分歧;病情危重及病变复杂的病例,手术更难决策。本文综合文献资料对本病拟就临床特征、手术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10年湖南耒阳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行一期肠切除吻合27例,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5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行一期手术。术后切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硬阻Ⅰ期根治性切除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的运用效果。方法:总结1985年1月至200l年12月收治的35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人进行Ⅰ期根治性切除术时,术中进行封闭式结肠灌洗术,观察术后有无并发肠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并发肠漏,切口感染1例(2.86%)。结论: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对预防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只要术中结肠灌洗彻底,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时,Ⅰ期根治性切除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结肠癌梗阻临床常见,但其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方式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32例老年结肠癌梗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以下看法:对于老年人无腹部手术史,除外粘连性肠梗阻者,一旦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习惯改变,即应高度怀疑本病,应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在无法检查情况下,只要有手术指征就应积极剖腹探查,而不应盲目等待,观察,丧失手术时机。 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手术方式已趋于一致,即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以往主张:先行一期造瘘或切除肿瘤后造瘘解除梗阻,二期手术吻合。我们对11例左半结肠癌所致梗阻病人于急诊下行一期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术,术后仅1例因梗阻时间较长,合并贫血,低蛋白症而出现吻合口瘘,其余10例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城市和农村急性肠梗阻的病因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451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居住在城市的为城市组,居住在农村的为农村组.结果451例中,城市组258例,农村组193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157例,肠粘连152例,斜疝37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30例,肠扭转16例,原因不明21例,其他原因38例.结论肿瘤和肠粘连是城市和农村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斜疝和小肠扭转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农村组高于城市组;加强术前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手术治疗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诊治临床资料进行.结果 22例老年肠梗阻的病因有肿瘤、肠粘连、腹外疝、肠扭转、肠套叠.术后并发症1例,死亡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其余病例均痊愈或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结论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和粘连;应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7.
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笔者对83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治疗观察.结果表明:83例病人中除2例属癌肿晚期无法施行一期切除吻合而行单纯结肠造口,1例行急诊Miles手术,5例行Hartmann手术外,其余75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手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占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均予以治愈,手术效果满意.因此,对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兰尾炎,而死亡率比急性兰尾炎高十多倍(根据我国统计,急性肠梗阻的平均死亡率为10%左右)。如何预防和治疗,降低其死亡率,实为外科研究重要课题之一。导致肠梗阻的原因甚多,以粘连性肠梗阻的处理较为困难。手术可以引起腹膜粘连,而粘连性肠梗阻又常须用手术解除,其因果关系构成一对复杂的矛盾。自1853年 Virchow 首次描述本病以来,许多人研究其病因,预防和冶疗的方法,效果甚微。1958年以前,对大多数粘连性肠梗阻均采用手术疗法。综合国内报  相似文献   

9.
肠坏死绝大多数是由于绞窄性肠梗阻延迟诊断、治疗和处理失误造成的,是一种严重的、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本文通过42例肠坏死的病因分析,说明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和正确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的胃肠病变占白血病患者尸体解剖的13%,病理损害从贲门到直肠均有所发现·肠损害多呈斑状或呈息肉状,有者很大,可出现溃疡,甚至诱发肠套叠或肠梗阻,肠坏疽,甚至肠穿孔.致命性的胃肠道出血,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较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尤为常见.笔者曾诊治一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L_1型),在治疗过程中死于并发空肠扭转、肠出血与肠坏死.查阅国内外资料,尚未见有类似报道,特报告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1992年至2001年收治的急性左侧结肠癌性梗阻病人30例的临床资料,经手术治疗28例。  相似文献   

12.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普外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病死率高达 1 0 % [1] 左右 ,尤其是绞窄性者病死率可达 4.5 % - 30 % [1] 。在不同病因肠梗阻的发病构成比中 ,由粘连引起者占总病例数的30 %— 63% [1] ,其中有 1 0 %— 2 5 %的粘连性肠梗阻 ,迟早会发生绞窄 [2 ] ,且粘连性肠梗阻一旦发生 ,根治困难 ,往往是手术松解一次 ,粘连加重一次 ,以致最后无法手术治疗 ,后果严重 ,是普外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 ,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问题 ,是进一步提高与改进肠梗阻防治工作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粘连性肠梗阻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结肠癌中 Ce-erbB2,EGFR 的蛋白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ST14,HT10进行检测.结果2株结肠癌细胞系中均有其表达.结论 CerbB-2,EGFR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解决DNA微阵列数据的分类问题并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用于DNA微阵列数据分类的演化硬件多分类器Ada Boost选择性集成学习方法.在系统集成阶段,介绍了2种改进的Ada Boost算法,分别探讨了以样本标记提升抽样有效容量和直接面向组合分类器分类精度提升的选择性集成策略.对急性白血病、肺癌、结肠癌数据集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Ada Boost集成学习的演化硬件方法对白血病、肺癌、结肠癌的平均识别率为97.06%,99.32%,和94.44%.相对于传统演化硬件集成学习方法,文中方法保证更优识别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硬件实现代价.  相似文献   

15.
1992年2月至2005年共遇急生阑尾炎穿孔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误诊为肠梗阻20例,现对误诊原因及处理等问题作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微小核糖核酸miRNA129与调节性T细胞(Treg)对诊断结肠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62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组,6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29在两组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的百分数,评估miRNA129与Treg联合检测对诊断结肠癌的价值.结果 结肠癌组血清中miRNA 129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结肠癌组血清中Treg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29与Treg细胞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miRNA129与Treg细胞可能成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1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回顾性总结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 (AIPO)的发病原因和诊断治疗情况。方法 :对1998- 2 0 0 0年急诊科收治 11例小儿急性假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采用导泻、灌肠非手术治疗 ,并对其中 8例进行一年的随访。结果 :全部 11例病人符合AIPO的诊断 ,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随访 1年无 1例复发。结论 :小儿AIPO多为一过性的肠壁动力功能的改变 ,导泻、灌肠等保守治疗 ,显效快、无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Six4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医学癌症数据库分析Six4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i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分析Six4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ix4高表达结肠癌患者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02).在结肠癌组织中Six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Six4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理分期(P=0.020)、肿瘤大小(P=0.034)、MSH6表达水平(P=0.035)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Ki67、P53、MSH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Six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29)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ix4蛋白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Six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表达;Six4蛋白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MSH6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肠系膜扭转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8月~2010年2月间15例小肠系膜扭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6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痛待查5例,急性腹膜炎4例,均采用手术探查,死亡4例.结论 肠系膜扭转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此病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肠系膜扭转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2年8月~2010年2月间15例小肠系膜扭转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6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痛待查5例,急性腹膜炎4例,均采用手术探查,死亡4例.结论 肠系膜扭转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CT,此病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