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科技》2005,(10):7
美国科学院院士M.Good Chil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很浓重。例如,这几天我听了一个关于北京交通的地理信息方面的科研报告,其中有人谈到北京的交通问题,仅仅考虑到北京的状况。我认为地理信息中还应包含纽约、洛杉矶等其他有交通问题的城市。研究不应强调中国特色太多,而应强调国际性。或许中国研究人员接触国际文献和资料的机会还太少吧。  相似文献   

2.
吴莼思 《世界知识》2008,(19):65-65
记得去年10月访问美国纽约时,我还颇讨巧地问当地的学界同仁,朱里安尼和希拉里·克林顿,谁更有希望入主白宫。当时,那两位纽约出身的参选人都呼声极高,大有将在最后选战中相遇之势。谁料想,不出几个月他们就双双提前出局,以至于今年春天我再访纽约时都不敢再提此事,免得像是要揭纽约的伤疤。  相似文献   

3.
<正>特朗普"搬家"了11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透过社交媒体公开承认其全家已将居住地迁出纽约,迁往佛罗里达:"我的家庭和我将把佛罗里达州棕榈滩作为长期居住地。我爱纽约,也爱这儿的民众,这不会变。但不幸的是,虽然我每年都要缴纳数百万美元的城市、州以及地方税,但这些层面的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4.
俞靓 《世界博览》2013,(4):58-58
我看着手中的文字记者证,突然决定混到摄影记者专区里去看一看。没有去过时装周,就不算来过纽约。纽约这座城市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是世界金融中心,更是文化和时尚之都。其实时装周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如果第二天打开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我在纽约跟邱立平一起吃晚饭,他是我读研究生时的同学。这些年,邱立平跟楼云立女士创办了自己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麦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非常成功,现在管理近四亿美元的资本。这家公司先后投资过分众传媒、常州天合和华视传媒(Vision China),三家公司都在美国成功上市。这次邱立平在纽约,就是参加华视传媒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仪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是中国驻外领馆中的第一大馆,人数之多甚至超过大多数中国驻外大使馆,其事务之重、之繁杂可见一斑。任纽约总领事四年,可谓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而最大的麻烦就是台湾问题,四年中几乎天天碰到。2000年的一件事至今令我难以忘怀……2000年2月5日是龙年春节,在纽约法拉盛地区的华侨华人和韩国人联合组织了春节游行。组织者邀请我参加,当然不能拒绝。我事先问组织工作如何,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在纽约做什么事都得小心,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铸成大错。街头图中前排左二为本文作者他们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去年搞过,很顺利。但当我到达现…  相似文献   

7.
郎朗 《世界博览》2011,(22):76-78
我我第一次到纽约,“9·11”未满周年,曼哈顿一片哀伤。双子大厦的废墟尚未清理完毕,金融区大街小巷都贴着罹难者的照片,连纽交所外墙上挂着的巨幅星条旌都显得格外凄凉。摩天大楼的阴影遮住了金融区的阳光,车与人在狭窄阴冷的小巷中忙碌地穿梭。  相似文献   

8.
金惠民 《杭州科技》1996,17(6):10-11
香港素有“东方明珠”的美誉。它和伦敦、纽约并列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和伦敦、苏黎世并列为世界三大黄金贸易中心;和纽约、鹿特丹并列为世界三大集装箱码头。香港还拥有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空运货站,是亚洲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无论对国际或国内,香港都具有强大的金融、外贸、信息、管理、旅游等方面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可预计,“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后,内地将成为香港的经济腹地,从  相似文献   

9.
车耳 《世界知识》2011,(19):62-63
身为9.11事件的亲历者,十年前的那一天,我从被撞击的大楼中死里逃生。十年后的同一天——2011年9月11日,我又来到了纽约世贸中心遗址。那么多人都赶到了这里,有遇难者家属,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纽约市长来了,奥巴马总统也来了。在悼念会场,一个个遇难者的名字被念出,仿佛在召唤他们的灵魂。将近三千名死难者的名单要念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航运中心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放眼全球航运中心,无论是历史传统形成的伦敦,还是腹地型航运中心鹿特丹和纽约,又或是中转型航运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信息化重镇。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窗口的上海,要想成功打造熠熠生辉的“两个中心”,也需要借助信息服务业这一现代利器。  相似文献   

11.
若干年后,我在中国南方某大城市踏访了这位同胞,高兴地知悉他有了新的事业和生活。谈话中,我们没有提到在纽约布鲁克林拘留所的那次会面。在那里度过的时光,不论长短,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梦魇。  相似文献   

12.
重访纽约时的遐想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金秋时节我重访纽约。18年前,我曾在纽约工作过三年。这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后我一直无缘重访。此番重访,乃为出席一国际会议。说来凑巧,与会时机竟恰好是9.11事件两周年刚过了没几天。两年前,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一个月后,我赴华盛顿开会,在那里度过了触目惊心的一周。只见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CNN新闻的通栏大标题是“美国的新战争”,布什总统一再告诫美国人民要准备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反恐考验。“炭疽热”又施虐一时,街道上很冷清,餐饮、游览场所更是门可罗雀。…  相似文献   

13.
“全球文明”的大标题从《国家地理杂志》直打入眼。8月的封面是这样一张照片:一位身穿莎丽的印度妇女,她女儿坐在旁边,一款领口开得很低的性感紧身黑衣,塑料做的,这是今秋时装界最酷的材料。我在去纽约的飞机上翻看杂志,给足我旅行的灵感。全球文明,一个由大规模旅游和大规模交流方式创造的新说法,比“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说法更先锋。《国家地理杂志》不愧最具声望的旅行探险杂志,用这一期纵横天下,讨论因此会消逝的文化群落,讨论网络的威力(副标题是“从古代学者的莎草纸文稿到 E- “那么有关亚洲经济复苏的看法呢?”我又问。“对不起,”他继续喝酒。“我也不能说。我们这行对一般情况都当秘密处理,甚至对自己的家里人。特别是对自己的家里人。”没的说,我的小叔子相当有知识,这些知识给他赢得了相当可观的财富。不幸,他不能慈善到把财富平分给我。整个晚餐,他把话题放在周末安排上,说只盼着周末离开纽约。纽约周末好玩儿的地方很多,剧院、体育场、俱乐部……不过,一个星期金星球的压力也都集中在这里,到了周末,只想尽快逃出击。第二天,我租了辆车,离开纽约去海边,堵在出城的路上。我感觉,全球文明还没有完全光照于我。我猜想,纽约人也有同样感受?(作者网址:www.bookoo.com/zhangxinxin)World Affairs《世界知识》1999年第22期-39-  相似文献   

14.
艺术纽约     
董祺 《世界博览》2009,(19):85-85
前年夏天,我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前往纽约学习。早就听说纽约不仅是个全球的金融中心,而且是一个汇聚全球艺术家的文化中心。因此,得知自己拿到奖学金并即将成行,着实让喜爱音乐的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15.
探访雷神     
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在4点以后便不敢入睡。一天前,从西雅图飞到纽约, 睡在朋友家,今天要跟旅游团去纽约上州,惟恐睡过头。朋友破例早起,驾车送我到法拉盛的“假日旅馆”门口。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故事总让我觉得有些意味深长。某个秋夜,寒风刺骨,冷雨斜飞,一位名叫约翰的中年人从纽约某剧院走出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这位中年人特别喜欢看戏,平时看完戏之后,他都是徒步  相似文献   

17.
负责奥运安保的公司人员不足,警察上阵,军队插手。 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而我已经对奥运会的一切都感到厌烦每天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都是关于奥运会的信息,甚至公车和地铁上都是尽管如此,也很难说人们是否真心期待着奥运会的召开在我小时候,奥运会象征了国际精神,能够打破狭隘的国家壁垒但回想起来,奥运会其实带有深刻的民族性和民族主义色彩毕竟,个体运动员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而参赛的,每个国家都在计算自己赢得奖牌的数量在国际事件中,  相似文献   

18.
怀念曼哈顿     
一位在曼哈顿生活多年的法国人离开纽约时写道:来纽约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肮脏又丑陋的城市,让人透不过气来。华尔街一带的店铺陈旧不堪,哈德逊河吹来的风寒冷袭人,什么东西都贵。住一段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一年四季都在降价的城市,商店一星期开七天,没有休息(在法国,政府规定一年只有两次降价,商店星期日都不开门)。还有那么多天空晴朗的日子,连冬天都是如此(巴黎一年四季都下雨,晴天少)。加上河边盛开的樱花,曼哈顿上城的居民,各国特色的美食……遗憾的是我要离开这个城市了。  相似文献   

19.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3,(24):46-48
“我总会觉得选举就像是裙摆,人们今年喜欢长一些的,明年喜欢短一点的。”即将卸任纽约市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如此轻松地调侃着本次市长选举。不过,他也不无严肃地强调,“这显然不是反对我、反对现况的竞选,这是改变,人们都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20.
纽约仲夏夜     
梦语 《世界博览》2012,(17):87-87
正要做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难:不需官高位显、腰缠万贯,只要,只要你到纽约来。你可以是定居在此的纽约人.也可以是旅游路过的游客,只要,只要你到纽约来,在一个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晚。在这样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我们不妨穿越到上世纪的50年代。一家位于纽约东城名叫"公众戏社"的表演团体,每年夏季都在纽约各公园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为观众奉献几十场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主的免费话剧和舞台剧。为了让观众真正体验莎翁戏剧的中古遗风,出版商得拉考特参照欧洲古老的环形露天大剧场构造形式,于1962年在中央公园捐建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露天剧场,从此"公园里的莎士比亚"戏剧节拉开了帷幕。不要以为是免费演出,表演者的水平就是业余末流。其实得拉考特是待飞新秀的起跑点,也是成名大腕的聚集地。公园每天下午1:00开始发放当晚的戏票。由于得拉考特剧场只有1800个座位,戏迷们从清晨就开始排队。在纽约周边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我终于在2012年的夏天,抽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