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理组织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取病鳖的肝、肠、脾、肾和溃烂处皮肤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病鳖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至坏死,肝血窦淤血.肠粘膜溃烂,肠壁结构被破坏.脾脏的红髓、白髓分界不清.肾脏的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毛细血管扩张.溃烂处皮肤表皮细胞坏死,真皮结缔组织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旱獭的脾脏呈长条形,被膜和小梁粗厚,合有较多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实质部白髓和红髓分明,白髓发达,由大量动脉周围淋巴组织鞘和淋巴小结构成。淋巴小结多数发育好,有明显的生发中心,其巨噬细胞形成许多深染小体细胞。红髓结构清晰,边缘区厚,血窦宽大,结构清楚,无毛鞘细血管。边缘区、脾索及血窦内外有许多巨噬细胞,含有大量含铁血黄素,H·E染色片中呈黄褐色,极易分辨。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脾脏称重,H·E和甲基绿-派洛宁改良染色法,先观察了雪莲多糖对正常小鼠脾脏重量和脾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影响。然后,再用饮食不节的方法复制小鼠脾虚模型,进一步观察了雪莲多糖和四君子汤对脾虚小鼠脾脏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作用。结果表明雪莲多糖能增加正常小鼠脾脏的重量,提高正常和脾虚小鼠脾内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以及巨噬细胞和脾动脉周围淋巴鞘之淋巴细胞内DNA—RNA含量。但是,其对脾小结生发中心和周围红髓区淋巴细胞的DNA—RNA含量增加不明显,而四君子汤对脾虚小鼠脾内整个红髓和白髓区淋巴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内DNA—RNA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从而说明雪莲多糖主要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而对体液免疫作用不明显。四君子汤则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乌龟肝和脾受X射线辐射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乌龟的肝脏由3叶构成,肝实质内结缔组织极少,肝小叶间分界不清.X线照射后第1天,肝细胞出现以细胞核固缩为特征的细胞凋亡现象,中央静脉有淤血现象.照射后第8天,凋亡肝细胞增多,细胞核固缩更明显,中央静脉血管阻塞症加重.照射后第16天,中央静脉血管阻塞症状仍存在,肝内色素细胞增多.乌龟的脾脏分为被膜和实质两部分,其中实质可分为白髓和红髓两部分.白髓由大量密集的淋巴细胞围绕1~2条小动脉构成,未见淋巴小结;红髓由脾素和脾窦组成.X线照射后第1天,淋巴细胞出现凋亡现象,红髓与白髓的边界开始模糊.照射后第8天,中央动脉出现阻塞现象,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照射后第16天,白髓的小动脉内的阻塞现象进一步加重,白髓与红髓基本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鳖肝脏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鳖肝脏内结缔组织极少,肝小叶分界不清.肝小叶由肝细胞和肝血窦组成,肝细胞呈多面体形,排列成团块状或索状,肝血窦狭小.在鳖肝脏近被膜内缘处,可看到血管分支与肝管分支并行的断面;而在肝脏深部则难以找到,只在个别中央静脉的一侧有小肝管的存在.鳖肝脏内还有淋巴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取病鳖的肝,肠,脾,肾和溃烂处皮肤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病鳖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至坏死,肝血窦淤血,肠粘膜溃疡,肠壁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消化道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中化鳖舌、食道、胃、肠各段,Bouin'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部分组织块经10%福尔马林固定,Verhoeff弹性纤维染色和伊红复染。观察消化道各段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测量肌层厚度、绒毛高度与宽度等。本文结果表明,中华鳖消化道各段均有淋巴组织的存在;胃肠道壁内均有腺体,但食道内没有;管壁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构成,且下段的外纵肌相对增厚。  相似文献   

8.
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水平铅染毒对幼鼠脾脏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断乳昆明种小鼠自由饮用不同浓度醋酸铅溶液(0.025%,0.05%,0.075%,0.1%),8周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小鼠脾脏结构的改变。结果对照组和0.025%醋酸铅染毒组的白髓、红髓结构无明显异常;而0.05%、0.075%、0.1%醋酸铅染毒组的脾脏白髓发育不良,淋巴小结个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且无明显的生发中心,动脉周围淋巴鞘内淋巴细胞稀疏,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结论一定时间的低水平铅染毒对小鼠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锦蛇尿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王锦蛇(Flaphecarinata)尿殖系统的各个器官进行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其肾脏主要由肾单位和集合管构成,输尿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卵巢外被生殖上皮,内为结缔组织构成。输卵管在形态结构上有前、中、后段的差异,睾丸外被结缔组织膜,内为曲细精管,小管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殖细胞。副睾被睾丸系膜与睾丸包裹在一起,内含副睾管,输精管分粘膜层、肌层和外膜,交接囊各段的组织结构不同,远端有类似于哺乳类阴茎的海绵体和血窦,体现了爬行类与哺乳类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2只川金丝猴的输卵管和子宫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①川金丝猴输卵管粘膜向内突出形成许多纵行而分支的皱襞,其中外侧部皱襞最发达,至子宫部皱襞渐趋减少,且低矮,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②子宫内膜由上皮和固有膜组成,上皮常限入固有膜形成管状的子宫腺,腺上皮主要由分泌细胞和少量纤细胞构成;③川金丝猴子宫壁肌层发达,由许多平滑肌束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束分层不明显,大致可区  相似文献   

11.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鳖疖疮病的组织病理研究①颜素芬江福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养殖系厦门361021)随着我国养鳖业的迅速发展,鳖(Triongxsinensis)的病害也日渐增多并趋严重.有关鳖病的研究,日本[1,2]和我国[3~6]虽然在病原和防治方面陆续有文章报道,但...  相似文献   

12.
测定柚子不同部位的总酚、总黄酮、花青素、矿物质含量,并进行抗氧化性研究,探讨各组分含量与还原力及对·OH、DPPH·清除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柚子不同部位总酚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皮、白皮、囊衣、果肉、柚籽,其中黄皮总酚质量比达12.68mg/g;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囊衣、柚籽、白皮、黄皮、果肉,囊衣总黄酮质量比为1.146mg/g;花青素含量果肉最高;柚子中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K、Ca、Mg、Mn、Na、Fe等元素,黄皮更易富集矿物质,而白皮中矿物质种类及含量极低;柚子各部位醇提液还原力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皮、果肉、柚籽、白皮、囊衣,对·OH清除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黄皮、囊衣、白皮、柚籽、果肉;而囊衣醇提液对DPPH·清除率最高,达到95.24%;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多酚类物质与还原力、DPPH·清除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总酚与·OH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K、Ca、Mg与还原力、·OH清除率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DPPH·清除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3.
对鳖白底板病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病理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肠上皮萎缩、微绒毛脱落、胞器减少 .肝脏病变最为严重 ,其实质细胞肿胀 ,胞核结构异常 ,进而呈脂肪变性、溶酶体大量增多 ,局部出现坏死病灶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细胞自溶 .脾脏红髓缩小 ,多数细胞及核异形 ,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 .心肌细胞透明样变、横纹横糊 ,胞核固缩 .病变组织中红血细胞数量锐减 ,炎性细胞增多 .病变细胞内多数线粒体和内质网扩张、基质流失呈空泡化  相似文献   

14.
鳖疖疮病的超微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电镜研究鳖疖疮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肠上皮受损、微绒毛脱落变少;肝、肾、脾病变严重,其实质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解体,胞质、胞器及核质减少至丧失,有粒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吞噬活动活跃;骨骼肌细胞肿胀、横纹模糊;细胞器的病变以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扩张变性、崩解为主要特征,血管充血、血窦内皮细胞肿大;部分血细胞变性、造血组织受损,肝、肾与肌肉中发现细菌感染,笔者还探讨了鳖疖疮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小儿外伤脾切除网膜移植术后移植脾组织存活状况与效果,对采用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法治疗外伤脾切除的47例患儿进行随访,检查结果显示:患儿血常规正常、免疫功能基本恢复正常,B超提示移植脾组织成活.说明脾切除网膜移植术是治疗外伤脾破裂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因外伤后脾破裂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SX1近交系小鼠的主要生化及血液指标,为建立该品系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从F29、F30代仔鼠中选择1、2、3、4月龄的小鼠,分别测定这些小鼠的体重、体长、尾长;心、肝、脾、肺等12种脏器的重量;总蛋白、白蛋白、血糖、肌苷等16项血液生化指标及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15项血液常规指标。结果SX1小鼠在1、23、、4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尾长,心、肝、脾等脏器随小鼠生长而增加,但胸腺随小鼠生长而缩小;各脏器重量均雄性大于雌性,肾上腺为雌性大于雄性;其中14项血液生化指标随小鼠的生长基本无明显变化,而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指标随小鼠生长而降低,多数指标无性别差异,但碱性磷酸酶指标雌性大于雄性;其中13项血液常规指标随小鼠的生长基本无明显变化,只有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压积随小鼠生长而降低,且白细胞指标雄性大于雌性。结论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近交系小鼠的特征,补充了SX1近交系小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骨髓、脾脏、肝脏、肾脏和外周血等器官涂片或印片观察来探讨中华鳖红细胞的产生器官、发育场所和发育各阶段的特征。结果表明骨髓是中华鳖红细胞的发源地,骨髓和脾脏是红细胞成熟的主要场所,在外周血和脾脏中亦可见少量未成熟或正在有丝分裂的红细胞,红细胞发育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等三个阶段,着重描述了红细胞发育各阶段的主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鳖鳃腺炎的组织病理变化.观察表明:病变脏器普遍充血、淤血或出血,血细胞变性;肠上皮崩解脱落,微绒毛及胞器减少,AKP活性下降;肝细胞及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或透明变性,局部细胞溶解,出现坏死病灶;肝糖原减少甚至消失;肾小球膨大,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腔内充满嗜酸性物质;脾红髓扩大,多数细胞及核异形,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骨骼肌细胞肿胀、核固缩;多数病变细胞内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扩张变性.还讨论了该病的病变特征及性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