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至先生在他的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中的四首叙事诗的意义在于,挖掘出了爱情悲剧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命运悲剧,使他创作的主题转向了对"人"与"命运"最纯粹的自我思考,让他的诗歌超越了时代,引起我们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从<闪闪的红星>到<城南旧事>,再到<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儿童影片实际上经历了一次"人"的回归,更准确地说,是儿童自我的回归.从脱离儿童的心理特征到儿童自我的心理认同,再到肯定儿童的人格和人性,这一系列变化体现出了儿童影片对"人"的尊重,使"人"自身真正回归为艺术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电影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阿甘正传》描述了特定时期的美国历史和文化,在倡导传统道德及价值回归的同时探讨"人何以有不同命运""人如何对待命运"等哲学命题。电影中这种对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契合了中国儒家命运观中的一些经典元素,如"死生有命""为仁由己"及"知命乐天"等理念。正是这种对命运的共同理解及文化共通使《阿甘正传》把笃信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聚集在一起,并使之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4.
谢晋电影创作的泛亚意义,可以"家国"模式、文化"原乡"与离散叙事为切入点加以讨论.<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为代表的家国一体化叙事源自中国电影的传统审美经验,丰富了亚洲同类型电影的美学形态.<最后的贵族>开启了导演的创作转型,在疏离政治宏大叙事的同时,尝试拓展个体经验之外的影像表述.论文以泛亚电影语境中的离散书写为背景,通过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的比较阅读,分析<最后的贵族>与亚洲电影"离散"叙事的类型对接,由此凸显谢晋电影的泛亚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于书后》是一部有关英国文学史上传奇三姐妹——勃朗特姐妹的传记电影,影片聚焦1845-1848三年间勃朗特家里所发生的事情,以三姐妹的创作、出版作品为主线,通过姐妹间的对话彰显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从一开始的"隐于书后"到最后的"三日当空",实现了从他者地位向主体认知的转变.电影叙事重点突出,在纪实性的基础上融入了文学...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去世前后,孙应奎在王门中的地位并不低,可钱德洪等人在编纂<阳明年谱>时却有意无意地对他作了淡化处理,黄宗羲又不加甄别地以此为据而将他基本上排除在明儒之外.尽管由于<天真精舍志>的失传而使我们很难弄清孙氏与天真精舍发展史的全部内幕,但能够编纂<天真精舍志>并为之撰写前后序言的人,肯定是精舍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孙氏把阳明学说概括为"学以尽性之一言",有其深刻意蕴,经他口说出的阳明"致知格物"之"学问宗旨",亦与阳明本人及其高足的说法有很大区别.孙氏是想以阳明亲口所述及文本为据,去寻找解读师说的正确途径,只是经他解读后的阳明宗旨,被定位在了"见在良知"和"提醒良知"上.他对阳明学说的修正方式与王门修正派虽无异样,然其修正内涵则颇显个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期有多部实验电影试图运用电影语言和叙事工具来关注中国都市的当代转型及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如果静止和沉思是第五代电影的主旨和准绳,那么"都市一代"的实验电影则以其动态性及其对当代城市生活的瞬息万变的高度知觉为特征.<月蚀>和<苏州河>两片激进的当代性体现在它们对于引入另一种现象学的政治与诗学的坚持.魅影姊妹是过去和当下相复合的人物形象,各自不完整却又相互重叠.她们表现了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以及这种单向度的意识形态对人的摧残,同时也借助多种方式的感官修复过程来确保社会记忆的持久性.从更宏观的世界影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电影造就了德勒兹所称的"直接的时间影像":它试图重新确立电影中的时间与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影片的视觉风格可以理解为是把现代人的失落感和疑虑调配到黑色电影的语法中来,改装出另一种适用的"方式与格调",再用它对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代中国文化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8.
杜威从改良主义进步主义的政治历史观念出发,反对被少数上层贵族精英垄断的"为艺术而艺术".杜威对经验这个关键词在心理学和哲学上的超越使他自我突破了"艺术即经验"这个定义的偏狭和局限,由于他把情感、观念、想象、理性和思想等因素也包含到经验之中,使他从美学自然主义经验主义这个基点出发,上升到人本主义.进一步的超越使他在艺术与人生关系上,把艺术再现现实与表现情感统一起来,提升到社会的和历史的维度.艺术在他那里成为一种担负着人类的统一和解放的神圣使命的力量,在这个维度上达到他的美学思想的顶峰.由于他被认为"接近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的文学思想,至使他的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艺术即经验>长期被冷漠,因此对之重新认识、开发和提炼,对于我们的理论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60余年美学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前期(1924-1949)与后期(1949-1986)两个阶段.<谈美>(1932)与<谈美书简>(1980)可以说是朱光潜美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以此可以一窥朱氏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即在话语"突围"中有观念的"固守",变外在的被动的"思想改造"为内在的主动的"美学突围",从而将前期立足于康德-克罗齐直觉主义的"人生美学"改造为后期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美学",而审美与艺术必须为"人性"服务之人文主义目标却始终未变.  相似文献   

10.
魏之国相李悝搜集春秋末期以来各国的法律条文,汇编成<法经>六篇,使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他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把防范和惩罚盗贼看作保障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法律问题.作为李悝法制思想的核心--<法经>影响极为久远.<法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法治历史序幕的正式拉开,也对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法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片者"规则实际上是要解决影视作品版权的原始取得问题。为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保障投资人利益,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规定,影视作品的版权由投资人(法律上称为"制片者")原始取得,此即所谓"雇佣原则"。考虑到我国存在着严格的影视剧行政管理制度,投资人只有遵守这一制度才能获得影视剧市场准入,因此,在认定制片者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保护善意第三人角度出发,重视许可证记载内容的权属证据效力,不能仅仅因为许可证制度具有行政管理性质就否定其效力。  相似文献   

12.
影视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是影视业和旅游业"联姻"的产物.目前我国影视旅游还处于以影视主题公园为主要载体的发展阶段.影视主题公园是为迎合现代人多变的消费口味而调理出来的一种富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了解游客的实际消费体验质量是决定影视主题公园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选取横店影视城为例,以驴评网发表的游客网络游记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的体验质量进行分析,基于游客体验找出制约横店影视城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影《断臂山》的成功离不开影片鲜明的叙述技巧。影片创作者在同一叙述层次和不同叙述层次中营建了多个虚构世界,这些虚构世界的存在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清楚各个虚构世界间的关系对影片叙述意图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影片《三峡好人》讲述了在三峡拆迁的真实历史影像中两个虚构的故事,采用独特而新颖的表现方法与叙事视角,纪录了三峡拆迁过程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追求.文章从叙事结构、主题阐释、电影语言、结尾叙事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影片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电影艺术成为众多电影评论家、文学批评家的评论焦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张艺谋最早走了一条“跨国的中国电影”新模式.运用艺术化电影技术结合本土化的小说进行再创造,完美地体现了其艺术审美情趣,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电影的“东方魅力”,并使之走向了世界,文章以此为契机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当代先锋电影和底层的关系作逻辑和历史的梳理,对"先锋的底层转向"以及"先锋底层转向之后"、中国当代新生代电影"底层泛化"的外部语境、表现及其内在原因和规律等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力图通过建构"泛底层"这个概念,来表述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底层"悖论.  相似文献   

17.
张莹 《科技信息》2008,(12):244-245
电影已经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大量的海外影片被引进到中国之后,就需要翻译人员将电影的内容汉化,这其中就包括电影片名。电影的商业性决定了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而貌似雕虫小技的电影片名的汉译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复杂的翻译行为,其中包含了几对重要的互动关系,译者在这个翻译过程中也不仅仅只是做文字上的翻译工作,相反,例如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还要与电影公司沟通,商讨,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致最终翻译出能吸引广大观众的,并且给电影公司带来满意票房的成功地电影译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简述影视主题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的意义,结合对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地域文化表达实例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其设计手法和原则,最后探讨了影视主题公园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建设思考,旨在为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类型的影视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创作更多的是讲述与自己一样移民海外的华人的遭遇,描述华人的边缘地位和对中国的思念,描写他们的坚强和美好人性,反映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和歧视。严歌苓在对边缘人物的刻画中,在对移民美国的命运的转达中,完成了对祖国文化的深刻反省和对西方文化的敏锐剖析。  相似文献   

20.
《集结号》的成功上演,对处于困境之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对入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的契合,使冯小刚的电影展现了一个全新视景,也是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尝试,预示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诉求,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