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1991~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各地区物流业TFP增长情况。研究发现:考察期间中国物流业TFP逐年增长,但近年增幅有所下降;技术进步是TFP增长的动力,技术效率持续下降,阻碍了TFP的增长;东部地区TFP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收敛检验表明:中国物流业TFP存在明显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DEA方法对我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主要结论有:1998~2005年,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显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期间也有所波动;2000年后,东部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纯技术效率较低所致;相对于规模效率,全国及各地区纯技术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高纯技术效率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全国范围内,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呈显著收敛的趋势,落后地区的追赶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全国和中、东、西部地区股票市场的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东部和中部的股票市场呈现出俱乐部收敛,但全域性的β收敛趋势并不存在,并且股票市场仅仅体现了政府指导下的资源配置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市场竞价条件下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东部和西部股票市场的发展分别促进和抑制了本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中部地区股票市场在促进邻域省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本地区经济的贡献十分有限。其政策寓意在于:中西部地区应主动破冰资本流动壁垒,在"新三板"框架下重新审视和规划资本市场发展路径,发挥区域联动作用,共同推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国经济改革转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分布的非参数检验问题。首先,借助统计方法筛选评价指标;然后,测度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检验不同地区效率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较高,但河北和山东则较低;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普遍偏低,但重庆却有较高的技术创新投入效率且较为稳定;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投入与高产出,低投入与低产出的地区,即使技术创新效率相当,它们的效率分布状况也未必一样。  相似文献   

5.
为克服三阶段DEA模型忽略了投入-产出之间统计噪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这一不足,将环境因素细分为员工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两类,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技术的四阶段模型. 通过对比剔除管理环境因素前后的技术效率,得到动态经营管理效率(management efficiency). 进一步,利用四阶段SFA模型对2002-2010 年间我国省际技术效率和政府管理绩效进行了测算. 研究发现:(1) 我国整体、三大地区及各省区综合技术效率均呈现“U型”波动趋势,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实际技术效率呈现单调递增的变动趋势,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 (2) 政策扶持对于地区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贡献率高达71.4%;政府管理绩效呈现“U型”波动趋势(江西,湖北,海南除外),且东部地区高出中西部约8.9% 和3.2%. 作为技术效率和经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的技术基础,四阶段SFA 模型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很好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23个省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东部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由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西部地区则是由技术效率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效率有所下降则是由于技术衰退所导致的。研究还发现,所有制结构、技术市场环境以及劳动力素质与技术创新效率有较强的正向关系,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创新效率未产生影响,政府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呈负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23个省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法和面板Tobit模型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东部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是由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西部地区则是由技术效率作用的结果,东北地区效率有所下降则是由于技术衰退所导致的。研究还发现,所有制结构、技术市场环境以及劳动力素质与技术创新效率有较强的正向关系,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对技术创新效率未产生影响,政府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呈负相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界定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的内涵,在Malmquist指数理论基础上构建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应动态分解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测度2001~2006年中国省际FEEEP系统技术效应及相应分解指教的变动趋势,最后运用收敛模型检验FEEEP系统的技术扩散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省际FEEEP系统综合技术效应的提高是由技术改进推动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下降是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区域FEEEP系统技术效率和综合技术效应均存在β收敛,但各地区的原始条件决定了收敛的稳态水平.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更是推进我国各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以2002~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别应用DEA模型和四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各省域协同创新效率。研究表明:在两种模型的测评结果中,中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周期波动。其中,东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高,西部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最低;全国省域协同创新效率波动较为平稳,西部上升较快;市场化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是提高协同创新效率的有利环境因素,而政府支持力度则为不利的环境因素,对协同创新效率没显著影响的则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结构这两个因素;全国的协同效率值在受到控制环境的影响后会有所下降,其原因是规模效率下降效应大于技术效率上升效应,中西部表现为较大的技术效率和较小的规模效率,而东部两个指标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区域异质性,首次运用共同前沿考察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并定量测算创新的技术差距。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总体创新效率偏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不同的技术集合,三大区域工业企业在群组前沿和共同前沿下呈现一致的发展格局,但是东部工业企业和中西部工业企业在两种前沿下创新效率变化有显著的区别;东部工业企业与当前全国最优创新水平非常接近,而中部和西部工业企业创新共同技术率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水平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三大区域工业企业创新共同技术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但是收敛的速度仍然比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