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结构的不规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高层建筑中不规则建筑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建筑业中不规则的结构类型,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2)
本文采用SAP2000建立了两种模型:模型1(钢框架结构,不加支撑)和模型2(钢框架-支撑结构,加X形支撑)。对两种模型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得出两模型的基本动力性能、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等一些重要结果。比较分析数据,得出钢框架-支撑结构能够很好地增加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减少高层平面不规则框架结构的位移。从而提高了高层平面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一个H型平面不规则钢框架结构,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以及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和时程分析,得出其自振周期以及层间位移角,通过对比分析上述数值变化,根据其基本动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分析得出钢结构能提供一定的抗扭刚度,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钢框架和中心支撑钢框架两类结构,利用非线性静力分析程序计算得到结构在弹性状态和弹塑性状态下的侧移刚度.输入地震波,调整加速度峰值,对结构分别进行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讨论两类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能量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心支撑钢框架的受力性能优于钢框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退化三线性恢复力模型,建立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分析程序IDARC2D 6.1对三个典型的10层不同剪力墙数量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探讨了结构在几种侧向分布力下的推覆反应和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荷载分布模式对结构的推覆曲线影响较大,同时表明剪力墙数量的不同对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针对高烈度区L型平面不规则多层框架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ETABS软件对我国高烈度区L型平面不规则多层框架结构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提出该结构基础隔震设计目标.对L型平面不规则多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叠层橡胶支座的布置与选型.基于时程分析法,研究基础隔震效果.结果表明:L型平面不规则多层框架采用基础隔震技术能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单向或者双向地震作用对该L型平面不规则多层框架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影响基本一致;双向地震作用与单向地震作用对比下,隔震层位移、叠层橡胶支座极大面压和极小面压均有所增加,但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耗能支撑框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类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根据“强柱——中梁——弱腹杆”的设计原则,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分析,将平面杆系结构——桁架与框架相结合,解决了多层建筑中大空间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结构整体地震响应、材料应变、主要受力构件变形作为抗震性能评估指标,从结构整体和局部的地震响应层面上,综合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体型不规则、高度超限的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Perform3D非线性软件对该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各主要受力构件变形性能处于基本完好状态,仅位于结构平面缩进处的剪力墙和框架梁发生较大弹塑性变形,但其平均变形仍处于基本完好状态.基于结构整体与局部构件抗震性能评估可知,该框架-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满足抗震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杨效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1(1):78
<正>应用结构矩阵分析进行结构计算,早几年已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实现,但由于大中型计算机价格昂贵,设备和管理条件的要求较高,使得计算机分析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全国设计单位除少数大型工程结构应用电算分析,大多数的中小型结构,仍然采用手算。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采用较简单的BASIC语言编程的结构分析方法,对缩短设计时间和推广微机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有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冀华萍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0):141-144
山西省图书馆新楼为不规则框架结构,为了抵抗平面扭转,在楼梯及转角部位设置了防屈曲耗能支撑,替代了混凝土支撑与钢支撑,提供同样的刚度,耗能性能与抗震稳定性大大提高,而且起到提高结构阻尼的效果。介绍了防屈曲耗能支撑原理、布置原则、材料要求、连接方法、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 相似文献
12.
王玉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6):791-793
应用结构计算通用软件,对一平立面均不规则的L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斜交L形结构以及正交L形结构设抗震缝和不设抗震缝两种情况在不同抗震设防烈度下的计算分析,得到相应各种情况下结构构件内力。通过对比分析,对平立面均不规则的框架结构的抗震缝设置及结构内力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平立面均不规则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设计实践,分析单榀钢筋混凝土竖向非规则框架的受力机理:传力路线长,受力构件多;刚度变化:水平刚度沿着高度方向有突变,应力集中现象严重;变形特点:各柱的竖向变形差异较大,必须考虑对结构整体内力的计算影响;抗震设防要求:采用强柱弱梁设计,形成延性结构。通过与规则框架的比较,提出竖向非规则框架属于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实际问题的处理应从结构布置、内力与配筋计算、构造措施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15.
设计制作了3跨单箱单室变截面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试验模型,结合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变截面波纹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拟平截面假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波纹钢腹板箱梁受弯矩作用时,波纹腹板的轴向抗力可以忽略不计,弯矩基本都由顶底板共同承担;试验梁中跨3/8、1/4截面沿梁高度纵向应变分布趋势与中跨1/2截面基本一致;中跨支座截面沿梁高度纵向应变方向与中跨1/2、3/8、1/4截面相反,且顶底板应变基本相同;中跨1/2截面和中跨支座截面应变分布满足"拟平截面假定",中跨3/8、1/4截面不符合该假定,但从中跨1/4截面到1/2截面的应变分布趋于吻合该假定.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阻尼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并将该阻尼器安装在两层单跨的钢框架模型结构上.通过对比无控状态、传统TMD控制状态、变阻尼式TMD控制状态下钢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变阻尼式TMD在Kobe波、Taft波和兰州波激励下的减震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变阻尼式TMD可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并延长周期,采用变阻尼式TMD减震装置后,加速度响应最大可降低41.32%,位移响应最大可降低62.07%,最大减震效果较传统TMD提高了9%,且随着地震动峰值的增加,减震装置的控制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了对实际钢结构工程进行损伤识别,提出了两阶段损伤诊断方法:第一阶段在随机少量布置测点的情况下,识别出损伤发生最大概率区域;第二阶段在损伤可能区域重新布置测点,准确识别损伤部位及其损伤程度.通过对一个3层钢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测点位置、模态数量、测试噪声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不完备测试信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半刚性连接由于全部采用螺栓连接,不需要现场施焊,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国内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钢框架的性能研究方面,而对其他类型的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试验研究几乎没有。为了对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受力性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T型钢连接空间钢框架进行拟动力试验,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T型钢连接空间钢框架的节点区应变、位移和荷载反馈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等级地震作用下T型钢连接空间钢框架的动力反应并进行对比。试验表明:随地震作用的增大,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的动力响应增大、变形能力良好、具有很好的耗能性能,从而表明T型钢连接钢框架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