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自交不亲和的两种类型: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及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并综述了这两种类型的遗传控制机理以及近年来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花粉量/胚珠数比(P/O)检测、杂交指数(OCI)估算和人工授粉实验,对草果药(Hedychium spicatum Smith)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且草果药繁育系统的自交亲合性以及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能够维持较长时间保证了其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  相似文献   

3.
雌雄异型异熟是植物从雌雄同花向雌雄异株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目前发现存在于13个科20个属植物中。其群体中包括雌先型和雄先型两种交配类型,两种交配类型植株的同步性和互不干扰性可有效地避免自交。一般认为雌雄异型异熟植株的交配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但也在一些植物中发现了彼此间的转化; 植株内雌雄花开放时间有的完全错开,有的部分重叠。经典遗传学认为交配类型受1对显/隐性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当群体达到平衡时两种交配类型的比例可达平衡状态(1:1),这在胡桃属和山核桃属上得到了验证,但在其他同类植物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雌雄异型异熟植物的性别决定为饰变型,其性别分化不仅受性别决定基因的遗传控制,而且还受植物激素的诱导调控,但不同植物上激素诱导性别分化的作用存在差异。解剖学研究表明同一交配类型上的雌雄花发育和成熟时间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殖系统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和总结了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育系统的基本特点,并对其特别功能及其进化与适应意义进行了讨论。嵩草属植物具有两个显著的繁殖特点: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和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各类杂交、突变与染色体各种型式的变化在蒿草属植物中总是同营养繁殖同时存在的;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不仅具有繁殖、传播扩散、占领新生态位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使高度适应性的类群或杂种复合类群保持高度纯系性和稳定性,使其优越的遗传基因组合型不至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被破坏或丢失的优势。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使高度适应性和进化性的单纯群在次级遗传生态学过程中转变为有性可育,进一步加强了筛选和甑别适应与进化优秀基因的良性循环。蒿草属植物的繁殖系统蕴藏着极大的居群生态学、遗传生态学和环境适应机制,使蒿草属植物的进化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嵩草属植物具有的这种特殊繁育系统是在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基因枪法获得可育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基因枪法对两个春小麦品种进行了遗传转化,获得19株独立转化的,抗除草剂Basta的小麦植株,其中15株自交可育,PCR和DNA印迹检测证实了该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表达,转基因及其表达已遗传到子三代,在已检测的7个转基因后代中,有4个植株其抗除草剂性状以单位点,显性性状的孟德尔方式遗传。  相似文献   

6.
青饲玉米幼胚的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植株的开花结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青饲玉米为材料,对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植株再生、再生苗培养和移栽、生长及开花结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28种基因型中获得愈伤组织并进行分类,获得的再生植株,移栽后,生长正常并花,经多次重复授粉后获得了自交和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7.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广泛存在于显花植物中,是防止近亲繁殖和促进开花植物遗传多样性和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机制。关于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S基因上。该文结合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Hiscite、Citespace和Vos Viewer分析了基于S位点的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研究的年代趋势、重点国家、重要机构、重要作者、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对蛋白质磷酸化、S-RNase泛素化和拟南芥属的演化作了简要论述,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凤丹(Paeonia 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树种,了解其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有助于成功繁殖凤丹。【方法】分别采用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凤丹的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进行检测,利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控制授粉等检测繁育系统,同时野外观测昆虫访花习性。【结果】凤丹单花期4 d,群体花期17~19 d,呈现集中开花模式。花粉不具黏附性,柱头为湿型,雄蕊与柱头存在一定的空间分离。花粉寿命4 d,花粉活力第1天最高(65.21%),第2天略微下降,第3~4天急剧下降;柱头可授性在第1天较强,第2~3天最强,第4~5天开始减弱,随后逐渐失去可授性,至第8天完全失去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期重叠。单花具雄蕊(211±10)枚,总花粉量为159.7×10~4~576.3×10~4粒,单花胚珠数(67±3)枚,花粉胚珠比为58 940,杂交指数为4。人工控制授粉试验表明异交结果率与单果种子数量显著高于自交,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花自动授粉和风媒传粉。传粉昆虫有蜂类、蚁类、甲虫与蝇类,其中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与黄熊蜂为主要传粉昆虫。【结论】凤丹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自交部分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  相似文献   

9.
毛茛科植物交配系统的特征与花期资源分配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毛茛科为对象,研究处于进化树不同位置8个种(6个属)的交配系统的差异对资源分配对策的影响,发现随着自交率的提高,植物对性分配的投入减小,对花的吸引结构(如花被)的资源分配也减小,表明在个体水平上的结论同样符合性分配理论的预测(指花的水平);花期繁殖分配随自交率的增加而降低;并且揭示了物种的系统起源与交配系统的进化、资源分配对策之间的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10.
植物繁育系统是影响生殖后代遗传组成和适合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优势短命植物-倒披针叶虫实(C.lehmannianum)为材料,研究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等探究其交配系统,揭示该物种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广布的原因。结果表明:倒披针叶虫实的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结实率所分别对应的交配系统结果不完全一致。花粉-胚珠比表明该物种为兼性异交;而OCI值表明为兼性自交。授粉试验发现其自交率极其罕见的高达54.75%,自交作用大于异交,即兼性自交。开花期为5-6月,花序开放自下而上。1 d中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09:30-10:30出现重叠的高峰期。除了常见的1-3枚雄蕊,还发现具有4枚雄蕊的小花。综合研究表明,该物种为适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流动活化沙丘等特殊环境,拥有较高自交结实率;另一方面产生更多花粉,提高了异交的机率,达到更高结实率的同时,提高了个体间遗传多样性,以适应沙漠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厂环境下系统改造升级、信息系统与实时系统集成、信息系统中不同厂商的软件集成的数据集成需求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多种数据接口ODBC ,ADO ,BDE ,DDE的通用数据转换软件 ,并利用该软件实现了通用性强、简单、实用的电厂信息系统数据集成方案 .最后对方案进行了分析 .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PLC系统在太原煤气化焦化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PLC系统在使用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个中国湿地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个中国湿地植物资源分类系统,并将我国湿地植物资源分为3大类24小类,这个系统根据湿地植物用途建立系统框架,将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分布广的植物,生物量大的植物,湿地特有植物和与水禽,野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隐蔽地相关的植物作为选择资源植物类别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脂氧合酶--植物抗胁迫响应的关键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抗胁迫响应中。脂氧合酶途径在抗性机制中非常重要.脂氧合酶是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催化含有顺,顺-1,4-戊二烯结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加合氧分子,生成具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物及其一系列次生产物,如C3-,C6-,C9-和C12-醛、酮、醇、酸、酯等低分子量易挥发产物。它们和茉莉酸(茉莉酸甲酯)等构成植物抗性系统的信号分子诱导抗性蛋白合成及一系列抗胁迫反应.本文详述了脂氧合酶的结构、特性、作用机理、生理作用、活性测定方法和人工模拟。  相似文献   

15.
植物蛋白质激酶和MAPK信号传递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植物蛋白激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概括,并对MARK系统的有关蛋白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GE 9F级联循环机组运行特点和M ark V I控制系统特点,对运行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仿真机培训,该文开发了一套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基于完全模拟仿真的技术方案,为保证模拟的控制系统的精确度,采用“翻译”技术和“虚拟”技术,逼真复现了参考机组的O vation控制系统、M ark V I控制系统;电厂过程模型则基于具备工程分析精度的P roTRAX图形化建模系统开发。仿真计算机系统全部由微机构成,配置灵活。配备了和电厂完全相同的DCS工程师站和M ark V I工程师站,精确仿真参考机组的运行,具有对热控人员培训、工程分析等多种用途。  相似文献   

17.
植物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保守的分子,开启第一层次免疫屏障,以此实现对各种微生物的非寄主抗性和产生基础防御。第一个被鉴定的植物模式识别受体是识别细菌鞭毛蛋白的拟南芥FLS2,围绕FLS2的大量研究为其他模式识别受体的研究提供了范例,促进了植物免疫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通过介绍FLS2的发现过程、命名过程的插曲、结构与功能、激活步骤与相关元件、调控的分子机制、FLS2与病原微生物效应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及FLS2在被子植物中的系统发生关系,对FLS2研究中显现的蛋白污染和C末端标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依靠遗传转化植物模式识别受体基因,培育广谱耐久抗病植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场总线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现场总线组网,主控级采用双主机热备用方式,现地控制单元以高可靠性的可编程微机控制器PCC为核心,使系统通用性,扩展性,可靠性大为提高,特别适合于在大中型水电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厂发电机组DCS控制系统一些故障原因的分析,介绍了预防DCS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的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火电厂供水设备监控系统应用软件。利用C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可方便地进行软件开发 ,显示了面向对象技术在分析、设计和开发复杂系统软件方面的较大优越性。本监控系统可降低电厂的能耗 ,可对各分散供水设备进行保护、监控 ,进一步提高了电厂供水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