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用一简单直观的金属电子发射物理模型,对热、Schottky、热-场和场致电子发射进行了分析,定义了热隧道电子的新根子度,用数值方法对常用发射材料(W)的热隧道电子电流部分进行了计算,并采用比值拟合的方法,得到了该部分电子的发射电流密度与温度及场强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可求出W的热-场电子发射方程,用该方法能清晰地了解金属的电子发射机理,从而为热-场阴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DC电子枪法经熔融自旋技术制备的Cu_■-Ti_■Pd_(135)-Si_(165)和Pd_(775)-Ni_(60)-Si_(165)三种金属玻璃,在非晶和晶态下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SEEP)和二次电子能量分布(SEED)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前两种在非晶态下的δ_■wfh值比晶态下略大8%和28% 相应的E_(pm)均为200eV:而后者则不同,在非晶态下的δ_m值仅为晶态时的60%相应的E_(pm)在非晶时为900eV。在晶态时为200eV:三种金属的玻璃的SEED在非晶和晶态下也不一样,其峰值在非晶态下比在晶态下低2~3eV;半宽度有的增加有的则减少,表明金属玻璃结构对SEEP和SEED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和电压条件下,对开发出来的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发射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及电压对发射电流均有显著的影响,在高温( > 800 ℃) 条件下,由阴极材料热发射所获得的电流密度,比通过电晕方式所得到的电流密度至少高一个数量级阴极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高温高压下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温度、压力和电压条件下,对开发出来的阴极材料进行了电发射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压力及电压对发射电流均有显著的影响,在高温(〉800℃)条件下,由阴极材料热发射所获得的电流密度,比通过电晕方式所得到的电流密度至少高一个数量级。阴极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在高温高压下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数值方法求解潭移-扩散模型下半导体基本方程组以及耦合的场致发射方程,对硅的场致发射特性进行数值模拟,模型中包含以往输运方程模型中未考虑的碰撞电离现象,模拟结果表明,当发射电流较大时,硅场致发射主要受体内电子向发射表面输运过程的限制,碰撞电离现象对输运过程有显著地影响。该模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硅场致发射阴极内部的物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7.
制成高电子发射效率的稳定可靠的冷阴极是使真空微电子器件得以实现的关键.本文报导了硅超浅PN结雪崩击穿式冷阴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电子发射的测试结果. 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冷阴极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中心P~+N~(++)区是电子发射有源区.N~+环区为接触区.P~+和N~(++)区分别由硼和砷离子注入形成.硼注入条件为25 KeV,1.5 E13cm~(-2)+60 KeV,1.5 E13cm~(-2).硅片在B~+注入后放入900℃氮气中退火1小时,使硼离子得到有效激活.砷注入条件为10~  相似文献   

8.
黄伟明 《科技信息》2009,(11):59-60
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摩尔分数镧的PZT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从表面介质层理论和相变发射理论两方面探讨了获得优异发射性能的阴极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激光以不同入射角入射时快电子前向发射的分布,并用2DPIC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快电子主要集中于靶背法线附近区域发射,这与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20°入射时,快电子数目和最大动能达到极大,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显示此时共振吸收最强,快电子最大动能达2MeV;60°入射时,发现快电子沿靶面方向发射,这是由于靶面准静态电磁场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子注入和快速退火法可制备Si浅p-n结阵列,通过真空清洁处理和铯氧激活后制成阵列式Si浅p-n结雪崩冷阴极,其最高电子发射效率为16%。本文介绍阵列式Si雪崩冷阴极的制各方法,给出了Si冷阴极的雪崩电子发射特性,讨论了影响发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包括器壁发射二次电子的等离子体无碰撞鞘层的基本模型,讨论了一维稳态等离子体鞘层中二次电子发射对鞘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器壁电势随着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发射系数小于临界发射系数时,鞘层电势随发射系数增加而增加,鞘层是离子鞘;在发射系数大于临界系数时,电场出现反转,电势在鞘层空间出现一最小值,鞘层不再是离子鞘.并且就稳态等离子体推进器器壁材料不同,简要分析了二次电子发射给其鞘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气体放电电子束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模型提出了的见解,并以此为依据对电子束的能谱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与理论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在350-6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激光烧蚀Ni等离子体中Ni原子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由发射光谱线的强度和STARK展宽分别计算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并由实验结果讨论了激光等离子体的空间演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探针技术,展示了一维纳米材料原位场发射的测量方法和实例。实验以钨针尖为接收极,纳米材料为发射极,通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实时成像功能,纳米探针的精确操纵及电学测量技术以及激光辐照功能,系统研究了极间距离D、形貌变化、吸附气体和激光注入对单根多壁碳纳米管和氧化锌纳米线场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远小于纳米材料长度L的3倍时,D越小,开启场强和阈值场强越大,场发射性能越弱。此外,纳米线尖端曲率半径越大,场增强因子越小,场发射性能越弱。研究还发现O2的脱附和激光辐照有助于纳米材料场发射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纳米Ag/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Ag/TiO2复合材料,研究其抗菌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并以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不需紫外光照射即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产生13~17 mm的透明抑菌圈。n(Ti):n(Ag)=20:1时,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最佳,抑菌圈达到17 mm,同时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复合材料中,银以单质形式存在,形成纳米团簇富集在复合材料表面成为电子积累中心,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抑制粒径的长大,促进复合材料从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移,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调查了700多名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其物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培养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措施,并成功地实施到教改实验中去.  相似文献   

17.
含水原油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庆油田现场实际出发全面研究高含水原油流变特性 ,即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含水率的关系 ,含水原油视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含水原油视粘度与油温的关系等 ,给出了测试的相应曲线并对曲线进行了分析 .该油田油水乳状液转相点在 w( H2 O)为 65 .2 %左右 ,在转相点以前是以油为外相 ,水为内相的 W/O型乳状液 ,视粘度随含水量上升而增加 ,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同时剪切速率影响也相当明显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 ,转相点的视粘度明显下降 .在转相点以后 ,形成水为外相 ,W/O型乳状液为内相的 ( W/O/W)水包油包水型复杂的多重乳状液 ,乳状液视粘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 ,且受温度和剪切速率影响 ,乳状液视粘度进入高含水区后变化趋于平缓 .用曲面拟合方法回归出流变参数方程 .通过现场取样和数据处理分析可知 ,含水原油其流变特性可由幂律本构方程表示 .这一结论为准确计算高含水原油管道工艺参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普通道面混凝土施工后经常出现裂缝的现象,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聚丙烯纤维的新型道面混凝土,采用平板法进行了抗裂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道面混凝土中单掺粉煤灰或聚丙烯纤维,都能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而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双掺的新型道面混凝土更能有效防止裂缝的发生,显著延长道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