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定石油中微量硫,库仑法快速灵敏。该法分为氧化法和还原法。Wallace等曾对两法进行过比较。由于氧化法较简便,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此法并用电位法指示终点;进样速度不超过0.2微升/秒,进样体积不超过10微升。如能提高进样速度,加大进样量,将有利于提高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本文在氧化库仑法中采用快速进样(0.5微升/秒)并加大进样量;用电流法指示终点,指示电极使用大面积螺状的双铂电极,用国产的普通笔录式极谱仪观测和记录指示电流的变化也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使用方便,易于推广。该法用于测定含硫量0.5ppm.的石脑油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现有钍(Ⅳ)和铈(Ⅲ)的库仑络合滴定是用电生的EDTA或Fe(Ⅱ)-EDTA来滴定,但选择性不高。本文研究了用电生汞(Ⅱ)滴定被柠檬酸置换出与钍络合的EDTA和用苹果酸置换出铈(Ⅲ)络合的EDTA,实现了铈(Ⅲ)、钍(Ⅳ)连续库仑络合液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用库仑滴定剂三价铊库仑滴定铕的新方法,在3NHClO_40.1MTl~ 底液中,用铂阳极电介产生 Tl~( 3)以滴定经锌汞齐还原得到的二价铕.最低可以测定几十微克的铕,平均误述和平均偏差在±1%左右.在该实验条件下铁、钒、钛均不干扰滴定,其他稀土元素不能被锌汞齐还原为可与三价铊起反应的一二价离子, 也不影响铕的测定。本法比已有的测定铕的电量法干扰小.灵敏度有所提高.而手续颇为简便.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改进了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铊在HC l介质中活性碳吸附铊及草酸胺解吸铊的分离条件,提出了八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的新方法.以八羟基喹啉为配合剂与铊(Ⅲ)形成的配合物,在λ=230 nm处有最大吸收,Tl(Ⅲ)质量浓度在0~24μg.25 mL-1范围符合比耳定律.回收率在96.5%~101.8%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恒电流库仑分析法测定了基准试剂K2Cr2O7的含量,以永停终点法指示库仑滴定终点,结果与国标法相吻合.该方法与国标法相对比具有快速、更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库仑定律为基础,在pH≈8的碘化钾-酒石酸钾钠-盐酸-碳酸氢钠电解质溶液中电生碘滴定锑(Ⅲ),采用死停终点法确定库仑滴定终点.在实验条件下,测定1.00 mL0.100 0 mol/L锑(Ⅲ)标准溶液,相对误差为0.20%;本法用于测定锑(Ⅲ)化合物样品的纯度,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21%.结果表明,与常规滴定分析法(碘量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微乳液介质中,在pH=3.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用硫脲作活化剂,铊(Ⅲ)催化亚铁氰化钾和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之间配体交换反应,从而建立测定痕量铊的新的催化动力方法。在530 nm处,表观摩尔系数为9.07×105L.mol-1.cm-1,铊(Ⅲ)的含量在0~8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对反应各种因素和共存离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用于多种样品中痕量铊的测定,结果满意,其回收率在9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钛的库仑滴定大多是将钛还原为亚钛后进行。显然,未经预先还原钛(Ⅳ)的库仑滴定可简化测定手续,但这方面的研究仅见用电生铬(Ⅱ)滴定钛(Ⅳ)。本文鉴于乳酸对钛(Ⅳ)有较强的络合能力和选择性,提出用汞阳极电生汞(Ⅱ)来滴定经乳酸置换出与钛(Ⅳ)络合的EDTA的库仑络合滴定微量钛(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 Tl(Ⅲ)和 Pb(Ⅱ)、Cd(Ⅱ)、Bi(Ⅲ)、Se(Ⅳ)、Te(Ⅵ)单独存在时和 Tl(Ⅲ)与这些常见的杂质元素分别共存时,用N503的二乙苯溶液从不同浓度的盐酸水溶液中的萃取。根据它们在盐酸水溶液中形成各种络阴离子的分布,讨论了它们在用 N503萃取时的行为.所得结果说明:用 N503从盐酸水溶液中萃取铊时,可以有效地将铊与其他元素分离。铊的存在对铋的萃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铅却不明显。增加盐酸浓度亦难于进一步提高铊铅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亚铊盐的硫酸溶液中用铂阳极电生三份铊离子,可作为库仑滴定中间体。根据氧化亚铊离子的电流~电势曲线,最适当的硫酸浓度为2N左右,电流效率接近100%。毫克量亚钛的库仑滴定,平均误差和平均偏差约为0.2%。大量铁不干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电位法来确定库仑滴定终点,在Pt阴极上电生Fe~(2+)来测定V~(5+)的含量。研究了酸度及硫酸铁铵浓度对测定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V~(5+)的灵敏度为5.19×10~(-5)M。用本法对脱硫液中钒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标准钒的回收实验,回收率良好。把测定结果与吸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相对照,相对误差为6.6%。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反应在分析测定中各方面的应用。(一)测定水溶液中有机物质的总碳、总氮、总磷;(二)测定铁(Ⅲ)、汞(Ⅱ)、砷(Ⅳ)、铊(Ⅲ)、釩(Ⅴ)和铬(Ⅵ)等金属离子;(三)测定草酸、甲酸、和有机砷化物等等;(四)测定某些抗疟药物(氨基喹啉衍生物)、兴奋剂(大麻醇等、麦角碱和不挥发性N—亚硝基化合物等等。由于科学技术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光化学反应,呈现出新的面貌。文末并列出部分有关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以二(2—乙基已基)亚砜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对铊(Ⅲ)盐酸体系的萃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酸度下使用该萃取剂能定量萃取铊(Ⅲ);酸度、氯离子浓度对萃取有较大影响;该萃取剂对铊(Ⅲ)的萃取平衡时间短,易分相;用醋酸铵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作反萃剂时,可使萃取剂反复使用。即二(2—乙基已基)亚砜的煤油溶液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八-羟基喹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八-羟基喹啉与铊的反应,在λ=223nm处具有最大的紫外吸收.TI(Ⅲ)质量浓度在0~12μg.(25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Fe3+、Cu2+、Ag+外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采用F-作掩蔽剂能很好消除Fe3+、Cu2+、Ag+的干扰,因此可直接用于一般水样中铊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把库仑法和卡尔-菲休法有效结合的库仑滴定法测定锂电池电解质中微量水份,对电解质盐六氟磷酸锂(LiPF6)样品的测定表明,该方法灵敏度为1μg,精密度高,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硫氰酸铵-乙基紫-乙醇体系萃取分离Tl(Ⅲ)的行为.研究表明,在磷酸介质中,Tl(Ⅲ)在水相中与SCN-和乙晶紫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能被乙醇相完全萃取.控制一定的条件,Tl(Ⅲ)能与Al(Ⅲ)、Ni(Ⅱ)、Mg(Ⅱ)、Mn(Ⅱ)、Cu(Ⅱ)、Pb(Ⅱ)、Fe(Ⅲ)、Zn(Ⅱ)等完全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进行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确证了新显色剂7—(4.5—二甲基噻唑—2—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铊(Ⅲ)在P~H=4~5及有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的条件下,试剂与T1(Ⅲ)水溶液中形成紫红色的络合物,其摩尔比为1:2(T1:R),表观稳定常数为1.5×10~(11),摩尔吸光系数ε_(560)=1.3×10~5l·m01~(-1)·cm~(-1),并对干扰离子的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个非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用5-Br-PADAP作显色剂,研究在水一乙醇介质中测定铬(Ⅲ)的条件,确定了铬(Ⅲ)与5-Br-PADAP生成暗兰紫色络合物的适宜pH为4.0-6.0,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00nm,摩尔吸光系数为7.93×10~41.mol~(-1)·cm~(-1),遵守比耳定律的浓度为0-15 ug铬(Ⅲ)/25 ml.试验45种共存离子中,仅等量的铁(Ⅲ)、铜(Ⅱ)、钴(Ⅱ)、镍(Ⅱ)、镓(Ⅲ)铟(Ⅲ)和铊(Ⅲ)有干扰.本法用于工业废水中铬(Ⅶ)和总铬的测定,结果良好,其变动系数为2.5%回收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痕量镉或铊的极谱测定方法很多,但对于镍中ppb级的镉,二次导数法和催化法灵敏度不够,阳极溶出法需除去基本元素镍。等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镍中铊,我们的实验证明,镍量不能高于0.03M(约1.7mg/ml),且在酸性条件下易受到镉波干扰。如果用表面活性剂抑制镉波测定铊,铊波在-0.45伏左右(静汞滴电极上),易受铅波干扰。用EDTA掩蔽镉、铅、镍,因其溶解度限制,允许镍浓度不可能太大,且又  相似文献   

20.
在NaCl存在下,丙醇水溶液能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I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I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NaCl、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170 g/L、30%(v/v)和0.28 g/L时,TI(Ⅲ)的萃取率达到97.9%以上,V(Ⅴ)、Ti(Ⅳ)、Rh(Ⅲ)和Ir(Ⅳ)基本不萃取,实现了T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