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泰山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发现,螨类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动物总数量的76.30%;另一优势类群--跳虫仅占13.63%.土壤动物的季节消长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土壤动物的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土壤动物具有表聚性,但不同生境、不同季节有很大变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平均不足最大多样性指数的1/3.两种百分比相似系数(相似性系数和百分比相似性系数)的聚类结果差异明显,优势类群的数量对聚类的结果影响很大,影响群落数量分布的因素均可影响聚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8月、11月对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定量调查,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相似性等生态学特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螨类和弹尾类是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A/C值为2.2,平均密度为15740头/m^2,多样性指数为1.6772,各样点间群落相似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10月,对山东省无棣县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进行分层取样,研究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共获得各类土壤动物标本15 312头,隶属于7纲10目.结果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优势类群为弹尾纲(跳虫)和蜱螨亚纲(螨类),常见类群为膜翅目,其它均为稀有类群.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E>C>B>F>D>A,弹尾纲和蜱螨亚纲动物个体数占该样地动物个体总数的百分比均超过40%,致使各样地的优势度指数普遍较低,最高仅为0.492 7.垂直分布显示中小型土壤动物不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的聚类结果,可将6个样地分成3组,显示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地点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4.
汾河两岸两种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汾地区,对汾河两岸人工杨树林和柳树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群落的垂直分布,群落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在该区两类林型中共获得大、中小型土壤动物13类,756只,分属3门7纲.弹尾类和螨类是两林地共有的优势类群,但它们在两类林地中构成的数量比例不同,而常见和稀有类群组成较为复杂且林地间的差异更为突出.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在土体中的垂直分布表现为A层最多,B层和C层较少的一般规律,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为杨树林大于柳树林,而密度-类群指数(DG)和复杂性指数(Cj)表现为柳树林大于杨树林,DG和Cj比H′更好地反映了群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不同海拔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螨类进行了调查,捕获螨类3 295只,隶属3亚目71科120属,分析了螨类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相似性、甲螨群落MGP和捕食性螨类MI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显示,Achipteria为优势类群,Gamasiphis、Ololaelaps等为常见类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1 700、1 500和1 300m.1 500与1 700m的相似性最大.无翅坚背和有翅孔背甲螨是甲螨群落主体.MI分布由大到小为1 700、1 900、1 300、1 500 m.研究表明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树栖螨类与树生苔藓适应良好,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差异性越大;研究区生态条件较好,螨类在该植被类型上采取了均衡发展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应用陷阱法对西湖山区5种典型森林群落类型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土壤节肢动物6 891个,隶属于24个类群.不同林型间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落叶阔叶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最高,毛竹林最低.不同林型间土壤节肢动物群落Srensen相似性系数变化不大,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变化较大.腐食性类群占个体总数的35.15%.研究结果表明:鞘翅目、膜翅目、弹尾目和啮虫目是西湖山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类群;落叶阔叶林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最复杂,毛竹林中的最简单;Srensen和Morisita-Horn相似性分析说明不同林型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影响不大,但对类群的相对数量影响较大;腐食性类群为研究区的主要功能类群.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北坡土壤螨类调查及其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白山北坡四种林型中土壤螨类的类群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就螨类的分布型,样地间数量差异、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优势类群等进行统计分析,对四种林型中螨类的数量分布与生境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菏泽牡丹园土壤动物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菏泽牡丹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垂直分布等方面进行了首次生态定量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蜱螨(螨类)亚纲和弹尾(跳虫)目是菏泽牡丹园土壤动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动物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土壤动物的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土壤动物具有表聚性,但是在不同季节,由于受气候条件、土壤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帽儿山不同林型土壤动物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帽儿山红松林与红松阔叶混交林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构成,对群落结构,相似性,多样性及年际动态变化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两林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的类群数及组成成份基本相同,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差别不大。在短期(20 ̄30a)内两林型的差异,对土壤动物组成未产生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拉萨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拉萨河流域下游6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节跳虫科、辐螨亚目、革螨亚目和甲螨亚目在6个群落中均为优势类群或常见类群,这些类群不仅数量大,分布也较为均匀,是该地区的广布类群;稀有类群在各群落中分布各异,土壤动物垂直分布具明显的表聚性,个体数表聚性更为突出,2个草场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主要聚集在表层,4个农田垂直分布递减的较为缓慢,这与生境中的食物来源有关.割草场和青稞田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较高;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程度亦不同,其中小麦田与青稞田、割草场与放牧场生境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青山烟煤、合山烟煤、莱阳无烟煤、加福无烟煤、河南贫煤、黄石贫煤和韶关贫煤等七种不同煤样中的As,Cr,Co,Pb,Ni,V,Cu,Cd,Be,Ge等10种痕量元素的含量,并用聚类分析法分别对10种痕量元素和七种煤样进行分类研究,解释了这些痕量元素在煤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稻种亲缘关系分析是生产优质杂交水稻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12条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对8份水稻样品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其归类并计算得出遗传相似系数后,对8份水稻样品的亲缘关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所选取的8份水稻样品中,其相似系数为0.65~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8份水稻样品聚为两大类群,其中5号‘赣迟A04’单独为一类,其他水稻样品聚为一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80处,可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囊括了6种样品,表明这6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其中6号‘赣早A02’与7号‘吉安早A07’疑似同一样品,3号‘井冈山迟A03’与4号‘井冈山早A05’的亲缘关系最近,而6号、7号同时与8号‘吉安迟A09’保持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第二类只含有2号‘迟-2’样品株;第三类则仅有5号稻株‘赣迟A04’,说明其与其他7份水稻样品的亲缘关系最远。本研究结果为杂交水稻的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后缀树的中文网页层次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便于用户浏览搜索引擎产生的搜索结果,结合STC算法和变色龙算法提出了一种中文网页的层次聚类方法-STCC算法。该方法采用雅可比系数修改了STC算法中基本类相似度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基本类相似度矩阵,利用变色龙算法完成网页聚类。实验结果表明:STCC算法与STC算法相比。聚类精度提高将近10%,避免了单链接算法的链式效应,适用于大规模网页聚类。  相似文献   

14.
宁夏哺乳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组平均法对宁夏哺乳动物地理分布区进行聚类,6 个动物地理州在距离系数为0.3870 时聚为4 个类群,在距离系数为0.5149 水平聚合为2 个类群组.聚类结果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宁夏跨2 个动物地理区及宁南、宁中北分属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和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的划分相吻合,而与宁夏西北边缘的贺兰山地和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同属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划分不吻合.文章对聚类结果作了分析,比较了应用不同匹配系数公式对动物地理分布聚类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聚类问题中簇的个数不易确定的难题,提出一种自动化的聚类方法.该方法针对不确定的簇个数,给出了一种新的粒子表示方法,并利用微粒群算法在完成一次聚类后,再利用kmeans算法重新分配数据对象并计算聚类中心.该方法利用结合凝聚度和分离度概念的轮廓系数来确定簇的个数,并用误差平方和来辅助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找到最佳的簇个数,并可以有效的对数据对象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16.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采集自中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新疆的64份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材料共分离出42条带纹,多态率达90.48%,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320~1.000,平均GS值为0.631.说明供试垂穗披碱草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2)对所有材料的聚类分析和主向量分析(PCoA)发现,在GS值为0.59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成六个类群,大部分来自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为一类,即供试材料的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能源系统中能源站选址和管网布局规划是影响区域能源系统经济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能源站选址、管网布局与负荷分布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聚类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站网布局优化方法.首先,将最短路径权重作为聚类相似性度量,建立站网布局结构模型.然后以系统年均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构架优化目标函数.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区域内能源站数量、选址以及管网布局进行综合优化,为区域能源系统站网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改进ROCK算法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荣  王飞戈  吴坤芳 《河南科学》2011,29(11):1346-1349
分析了ROCK算法的优点和缺点,ROCK算法优点是容易聚类Mushroom等分类属性数据集;缺点是这种算法的相似度函式sim是基于领域专家的直觉.改进的ROCK算法采用Jaccard系数计算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的值越大表示对象越相似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从而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推荐.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聚类分析只采用单一相似测度进行刻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组合相似度的聚类分析思路.同时在实际问题中,由于聚类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聚类信息常常是包含精确实数形式、区间数形式、模糊数形式等多种形式的混合型多指标信息,为此利用组合相似度的聚类思想对这种混合多指标信息进行了聚类分析.该聚类分析方法相对于传统单一方法更加全面,并考虑了混合指标信息.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傅立叶形状描述子对建筑群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相似性分析和识别.首先以多边形的质点—中心角度排序构建建筑群的等价多边形;然后利用傅立叶频谱技术提取等价多边形的形状描述子作为建筑群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形状描述子的欧式距离度量建筑群间分布模式的相似性.对一定数量的建筑群进行了人工比对实验,实验结果与人工认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