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对提高女子举重的成绩的“最高重复六次训练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
运动生理学指出:肌肉训练超负荷,亦即以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的阻力训练.因为肌肉或肌肉群超符合训练时,能最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使用超负荷(超过平常遇到的阻力),可以使肌肉最大限度地收缩,从而刺激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而导致肌肉力量增加.如果只是用对抗平常遇到的阻力练习时(即低负荷),肌肉的力量只能保持在现有的水平而不能增加.运动生理学还指出:运动中人体供能系统有:有氧供能系统,乳酸供能系统,高能磷化合物供能系统.任何项目的运动训练都要利用这三个系统来完成技术动作,只是各系统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举重训练主要是发展无氧供能系统.因此,举重必须坚持超负荷训练,并不断强化巩固,才能提高机体磷酸肌酸的起储备及清除乳酸能力,从而提高肌肉组织的代谢水平.运动生理学再次指出:坚持最大负荷的训练,能使神经冲动传递介质-乙酰胆碱增多,激发更多的肌纤维产生更强的收缩,充分发挥肌肉的潜能,进而收缩力量增大.由于人的力量大小总是通过肌肉收缩和紧张的能力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同一级别内运动员肌肉越发达,力量越大.既然女子与男子相比从根本上说存在着身体构成(肌肉,脂肪,骨骼,内脏)比例的差异,女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除必须遵循生理学的一般规律外,还应该探讨更加适合女子举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全国98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皮脂厚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公斤级前六名运动员各项指标的绝对值均优于后六名运动员;82.5以上公斤级运动员体脂百分率增加明显,去脂体重则无明显增加。结果提示了前六名运动员的皮脂厚度可以作为选材、训练及降体重的参考数据,而82.5以上公斤级运动员体重增加应根据去脂体重增长情况严加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山东省女子手球队员备战全国女子手球冠军杯集训阶段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Wbc变化幅度不大;Hb在第4周后出现显著性降低,Rbc变化幅度不大;BUN第2周时显著降低,第3周有所恢复,第4周又显著降低,第6恢复至初始水平;血清CK前3周测试中有升高趋势,第5周显著性降低,第6周仍显著低于初始水平.结论:赛前集训运动员的免疫机能达到了较好状态;队员可能存在缺铁性贫血,应注意铁及蛋白质的补充;以后的训练应注意调整队员的运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调查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提高女子举重运动员上拉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选手,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对水平较好的选手采用绝对力量与速度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面定点摄像解析法对6名女子举重国家队员进行运动学测试,揭示女子举重技术时序性规律。主要结论:1伸膝提铃、引膝提铃、最大发力、惯性上升、下降定铃五个阶段时间比为33.3%、13.0%、11.2%、19.6%、22.9%。2运动员总是希望铃杆中心越接近人体重心垂线越好,"挂钩"的弯曲程度越小越好。3伸膝提铃、引膝提铃、最大发力三个阶段杠铃垂直速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追踪观察的方法,揭示了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准备期全日尿肌酐的排出量、尿肌酐系数是一个动态指标,其值的变化与运动员瘦体重、机能能力变化有着依赖的关系,与运动成绩的提高呈高度相关.提示:可利用尿肌酐指标评定举重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预测比赛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本文验证了ICP光谱仪在运动员机能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并采用ICP/AES法和原子吸收法对女子举重运动员、体育系女生和普通系女生共44人进行了头发中6种微量元素的检测,对微量元素含量在女子举重运动员、体育系女生和普通系女生之间的差异以及6种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运动员机能的检测与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韩玉柏 《科技信息》2009,(22):I0217-I0218
本文通过对2008年奥运会女子举重6个级别前八名共48名优秀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世界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菜指数置信区间的特点及其身高与体重的回归方程,通过与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各项数据对比,所得结果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选材与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尧祥 《科技信息》2011,(19):I0282-I0282,I0355
1举重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培养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竞赛能力的形成,是全年、多年的训练任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能力的培养,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1合理安排举重专项训练内容的比例举重训练计划中专项训练份额迎应接近黄金分割线率0.618。根据国际举联技术部指定的训练计划,专项训练应占67.5%。所以高水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对女子田径全能运动训练研究的最新动态,全面论述当代国际女子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训练技术、训练原则、训练理论的特征与趋势,进一步总结女子全能的科学训练理论和成功训练经验,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和发展我国女子全能运动、提高全能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的测试,探讨女足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的特点.方法: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女足运动员、体院体教专业和普通系科女大学生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女足运动员的去脂体重、肌肉量、等长去脂体重和等长肌肉量均显著高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教组)和普通院系学生(对照组),三组呈女足组>体教组>对照组,体脂%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体教组.结论:女足运动员身体成分、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江苏网球队一位患有肩伤的专业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网球专项训练理论和个性化训练的原则,在分析该运动员肩伤恢复情况、技术打法和风格的基础上,为其专门设计了肩伤康复期间的技术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恢复效果,可以为专业网球运动员在伤病恢复期的训练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了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应围绕网球的专项耐力、移动的绝对速度、击球速、发球速及反应速度等5个方面来合理安排,且采取体能训练的方式应紧扣网球专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对参加全国游泳冠军赛的15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1)优秀游泳运动员的Hb,RBC,HCT在赛前训练初期没有明显变化,训练中期明显下降,到训练后期逐步回升并且达到整个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2)血清CK在赛前训练中变化幅度较大,训练中期有明显的升高,在训练末期回落到较低水平;男、女运动员BU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T/C比值在训练初期明显降低,在训练末期回升到赛前水平.结论:这种负荷方式的赛前训练既达到了对机体形成刺激作用又能达到适应和恢复的目的.在训练末期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携氧能力、营养状况、内分泌机能状态等均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6.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于普通高校三级跳远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身体训练包括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和协调素质训练等,同时要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个人特点、训练条件等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WPI(分离乳清蛋白)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免疫机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17名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于赛前专项训练阶段,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和服用组(E组,n=9).两组均正常饮食,其中E组额外补充服用WPI,方法为每天1次,补充22g,共4周.测试受试者在试验前、后血液中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相关指标的水平.结果:(1)试验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的蛋白水平E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5,P0.05,P0.05).(2)试验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水平E组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P0.01),而丙二醛(MDA)的水平E组则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1)WPI可能通过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双向调节Th1/Th2免疫平衡细胞因子激活运动员的免疫机能;(2)WPI能够明显提高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的抗氧化系统能力,主要通过增强抗氧化酶,尤其是谷胱甘肽相关酶的活性来减少自由基代谢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柔道运动在青少年体校发展越来越快。青少年正处在人体发育高峰期,身体发育明显加速。如何在这一阶段更好的监测运动训练,提高成绩,预防损伤,对于这项运动的发展及青少年柔道运动员的自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率指标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对运动训练中,心率指标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论述,阐明了心率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选材、负荷控制、训练方法、医务监督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心率指标更加科学、经济、高效地运用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热环境下进行公路训练时,观察运动员血液与尿液中水合状态指标的变化,研究液体补充对运动员机体水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名自行车运动员进行2次试验,2次试验的间隔为2周。第1次运动员参加正常的公路训练(训练时间150min,路程为100km),在训练中不允许补液。第2次参加相同的训练,但在训练中允许补液。在训练前、训练后0.5h以及训练后6h,称量体重收集血样和尿样,测试血浆渗透压(Posm)、尿渗透压(U-osm)和尿比重(Usg)。训练后的6h之内,可自由补充水分和进食。结果:不补液时,训练后0.5h运动员平均脱水2.71±1.15%。和训练前相比,训练后0.5h的Posm(P=0.004<0.05)和Uosm(P=0.035<0.05)都显著上升,Usg值也上升但没有显著性。训练后6h,Posm下降,而Uosm和Usg上升,Uosm和训练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8<0.05)。补液组的运动员训练后0.5h平均脱水0.95±0.51%。和训练前相比,训练后0.5h Posm、Uosm和Usg值虽都有上升,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训练后6h Posm值低于训练前,而Uosm和Usg则继续升高。结论:(1)在运动员训练中Posm是监控运动员机体水合状态的灵敏指标;(2)训练前后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也是反映运动员身体水合状态变化的简单实用指标;(3)摄入含电解质食物后的尿液指标(Uosm、Usg)不能反映运动员身体水合状态的变化;(4)一旦发生运动脱水,在6h内自由补液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