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以往防护堤坝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滹沱河河道治理堤防所采用的6种断面形式及护岸控导工程布置原则,并对滹沱河上游治理堤防及护岸工程措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兰琴 《科技资讯》2010,(3):119-119
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址勘测是个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工程,其涉及到很多工科的理论和实践技术操作问题。把GIS引入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影响渗流形成的因素主要和洪水水位历时、堤防填筑材料的渗流特性、堤防断面形式、堤基透水性等因素有关,同时在堤防稳定渗流计算时,典型洪水过程的选取与水库等工程的选取原则有不同之处,并初步提出一套确定能否形成稳定渗流形成的方法和思路,以及稳定渗流计算水位的确定,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汾河上游干流的河床演变进行了分析,回顾了河道治理情况,并从堤防工程、滚水坝工程出发,分析了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的任务与原则。  相似文献   

5.
水泥搅拌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土体抗剪强度.为此,将搅拌桩应用于堤防地基加固.工程实践表明,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堤防地基,不仅施工快捷,而且应用效果较好,工程投资较省.  相似文献   

6.
荆江大堤安全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荆江大堤工程管理现状和国内外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成果的研究,并综合考虑大堤的工程地质条件、河势稳定性、渗流稳定性、滑动稳定性、应力分布及应力水平、附加位移变形、地震液化可能状态等影响堤防安全度的主要因素,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堤防工程安全评判的理论框架,构建了堤防工程综合评判的体系和综合评判模型,得出了荆江大堤安全性综合评判结果.结果表明,52个堤段的综合评判结论与大堤现状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针对堤防管涌的评价涉及多种变量且各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非线性关系,应用统计学习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理论的堤防管涌发生可能性识别方法。将影响管涌演化、发生和导致破坏的因素进行归纳,选取坝高H、坝前水深Hp、下游边坡m、土的有效凝聚力c、有效内摩擦角ψ、饱和单位容重γ、渗透系数K、最大有效粒径疏db和下游滤层倾角δ共9种代表性的优势参数作为模型的输入,将堤坝管涌发生的可能性因子λ作为模型的输出,以16个堤防管涌工程实例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采用RBF核函数,建立堤防管涌发生可能性识别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为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利用网格搜索寻优方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7组待判实例进行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对堤防管涌发生可能性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正确率达95%,可考虑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速公路滑坡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速公路滑坡的分类、原因、勘测、防治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滑坡是岩土工程中的特殊地质现象,高速公路上的滑坡必须彻底根治,不留隐患。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于边坡分类,大多是按分类原则就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分类,对于未变形边坡则很少进行分类,为高速公路工程服务的边坡分类还没有。在总结高速公路工程边坡勘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工程的边坡工程地质分类,并将未变形边坡统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对岩质边坡按边坡体岩性和结构进行了细致分类,而对变形边坡则按其变形特征进行简要分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沿江、沿海一带广泛分布着粉砂土,而且在这些场地上修建着大量的堤防工程,其中不少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由于这些工程场地主要由粉土及细砂构成,而且堤防工程的填土层也由粉砂土吹填而成,在地震过程中容易产生液化现象而危及堤防工程的整体安全。因此研究粉砂土地基上的堤防工程在地震作用下抗震稳定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结合钱塘江城市防洪堤工程进行了大量现场及室内试验,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防洪堤在7级地馒作用和3种不同水位工况组合时的3个典型地质断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对长江堤防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重点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堤防的特点和破坏机理,分析了与堤防安全有关的基本因素;针对堤防安全评价的层次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初步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堤防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堤防安全评价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入世后,法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急需改革,本文提出了法学教学改革的原则为:树立国际化意识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尽可能借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原则、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原则,只有遵照这些原则,我们的法学教学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软土地基上堤防工程地震破坏的严重性以及土性参数变异性大的特性,将风险分析理论引入堤防工程当中,建立堤防工程地震风险评价方法.针对液化和滑坡两种主要破坏形式结合可靠度理论确定了相应的破坏概率计算模型,并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易损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堤防地震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拟定了堤防地震风险评价标准.将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长阳段)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为工程背景,研究探讨了基于GPS的山区土地勘测定界方法,分析了山区土地勘测定界的整个技术流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的社会发展的目标、原则、途径及一般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仍然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才能够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我们党提出的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系统论述当前国内外隧道围岩分类的基本原则,对当前国内外深埋、长、大隧道工程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几种围岩分类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对比,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的各自特点和应用条件,以及各种分类方案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当今国内外隧道工程的规模、性质和作者实践,对当前深埋、长、大隧道的围岩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堤防工程问题众多,为此我国的相关部门积累了很多相关的技术经验,针对不同的堤防问题,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该文针对我国的堤防工程现状,提出堤防除险加固技术,以期能够确保我国堤防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张龙 《科技信息》2012,(32):154-155
“土力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强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我校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土力学教学改革模式。该模式紧紧围绕土力学课程能力培养大纲,结合工程地质勘测,让学生身处土力学项目逐步实现的真实情景中,进行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9.
意思表示理论中。解释原则是个非常重要的备题,它直接影响着合同法上对合同解释所采取的态度。通过对各国关于意思表示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探求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释原则,并挖掘其对合同效力、合同履行等问题具有的重要意义。可对我国司法实践活动产生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相应的堤防工程处理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而格宾笼近年来的广泛应用也在堤防工程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格宾笼在堤防工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其施工时的设备、材料准备及其组装方式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网箱组间连接绑扎要点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