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太空里,宇航员的生存面临着几个严峻挑战——失重、物资支持和空间有限,这让解决宇航员的长期生存问题变得尤其棘手。如果在短时间里有各种不便,宇航员也可以忍耐一下:可以吃邮票大小、用糯米纸膜包裹的即食食品,可以用纸尿裤凑合一下解决排泄问题……但是到了累月成年的份上,他们该怎么过?  相似文献   

2.
远方 《小学科技》2009,(12):14-14
宇航员常常要在太空中待好长一段时间,那么他们在太空中可以洗澡吗?  相似文献   

3.
原本为空间站宇航员研发的一种超声波诊断技术,现已从天上回到人间,正在为冰球运动员、前线战士和边远农村的创伤患者带来福音。这项技术就是现在应用日益广泛的医疗诊断工具———手提式超声仪。开发这种机器的初衷是为了让宇航员身在太空也能看病治伤。与宇航员联手开发这种超声波技术的美国亨利·福特医院的外科医生杜尔查夫斯基介绍说:在宇航员进入轨道空间站的前6个月,对他们进行几小时训练,宇航员就能学会使用这种机器。因为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宇航员有可能出现外伤或生病。手持这种超声仪的宇航员可以在空间站里借助“扫描棒”对其…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与航天局的科学家正在推进一项培养学龄前小宇航员的计划。他们认为,现在的成年宇航员由于在地球上受教育和形成了习惯,使他们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很难突破。而学龄前儿童刚刚认识世界,没有传统观念的影响,让他们参加宇航活动,成人后可能会提出成年宇航员想象不到的全新  相似文献   

5.
正借助尖端科技,未来的宇航员或许将拥有额外的超强能力,就像真实版"钢铁侠"。目前,美国宇航局正在研发"X1机械外骨骼系统",这将赋予宇航员一种超人般的力量,从而使他们在执行远赴火星考察的长期任务中得心应手,或者帮助他们开展太空锻炼。这种重量约26公斤的X1外骨骼装置固定于宇航员的腿上,另外还有挽具固定在人体的背部和肩部。系统在臀部和膝盖部位拥有关节传动装置,另外还有6个被动关节,这种灵活的结构让穿着者的关节可以弯曲、伸展或者侧向行走。  相似文献   

6.
宇航员是百里挑一的,个个都体魄强壮,但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也会生病,而且并不少见。医生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负有重大责任。医生可以决定是否中止飞行,或者在地球上为他们远程诊疗。俄罗斯一位著名宇航员回忆说:"我在‘礼炮-6’号空间站上工作时,有一天发烧了,体温38℃,头嗡嗡响,服用了空间站带的药。上帝保佑,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没造成什么麻烦。"  相似文献   

7.
头脑体操     
<正>太空漫步对宇航员来说可不是出舱玩玩那么简单。有时候为了20分钟的太空行走,宇航员要花上一年时间进行训练!而且,宇航员每次都是带着任务出舱的。那么,以下几个关于宇航员太空行走的事实,你觉得都是真的吗?1真真假假1、需要出舱行走的美国宇航员在一个大泳池里进行训练,因为漂浮在水中可以模拟太空的失重环境。2、宇航员的背包里有个可以喷射气体的推进器。如果连接宇航员和飞船的绳索断了,只要按下操作手柄,推进器就能让宇航员飞回船舱。  相似文献   

8.
宇航员不能叫急救车,不能因为牙疼去看医生。宇航员在空间站飞行数月后,却能健康地返回地球。他们是如何办到的呢?  相似文献   

9.
画廊     
《科技潮》1999,(7)
想象的勇气——谈漫画"天堂归来"这是一幅前苏联画家画的关于宇航的漫画。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看来仍颇感新鲜。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人类已由航空走向航天。习惯于在地球城市街头散步的人们竟然可以到太空中去遨游,这是咱们祖先们想也不敢想的事。这幅几十年前的画,画的是一个欢迎宇航员太空归来的场面:胸佩奖章的欢迎者,看来都是老一代的宇航员了,他们正在迎接年轻的宇航员凯旋归来。此画妙在凯旋者的左手还拉着一位美丽的天使小姐。这真是神奇之笔。这可以说是现代的神话。我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神舟”5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那么,宇航员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的训练到底怎样?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吃、穿、住如何解决?为此我们专访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辉,为大家介绍中国首批宇航员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他们吃些什么东西呢?他们怎么进行娱乐活动呢?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个太空生活大揭秘。吃什么?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能吃到大部分地面上的美食,像火腿、炒鸡蛋、煎牛排。在飞行前8个月,宇航员们会品尝每一种太空食品,并选定自己想吃的,经太空营养专家审定后,交给食品厂加工、包装和贮存。在航天飞机上,每个宇  相似文献   

12.
周军 《少儿科技》2021,(5):24-24
在国际空间站里工作和生活的宇航员,其衣物通常由补给航天器定期配送,他们可能几天才会换一次衣服。因为空间站中灰尘很少,宇航员运动后也会沐浴并擦去身体表面的汗水,所以衣服不会很快变脏。  相似文献   

13.
他们不是宇航员,也没有机会参加真正的太空飞行,但他们却经受了非人的体验,为宇航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他们就是———宇宙生存试验者。  相似文献   

14.
《奇闻怪事》2013,(5):58-59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成功登月。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举世闻名的登月行动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险象环生,甚至差一点儿毁于灾难。最惊人的是,当宇航员结束2小时的月球行走之后,竟然发现登月舱引擎开关损坏,他们将因此永远留在月球上。庆幸的是,宇航员用圆珠笔成功化解危机,"逃出"月球。  相似文献   

15.
<正>在电视画面上,许多同学看过宇航员在宇宙飞船中的情景。宇航员们犹如飘在空中的羽毛,又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飘来飘去,还能直接观赏太空景色。假如我们也能体验一把,那多么过瘾!太空游可以有太空游可以有纯粹从技术角度来说,人类航天技术可以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当然也可以把普通人送入太空。所以,只要你身体健康,听从指挥,到太空旅游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太空中有许多流星和太空垃圾,呆在太空中的宇航员随时都会有危险。例如,在2002年10月26日,为了避开一块太空垃圾的碰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面飞行控制人员设法将正在组建中的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提升了约1.6千米。由于太空中的宇航员远离地球,一旦遇到危险,他们往往只能坐以待毙。为了防止这种悲剧的发生,国际空间站的逃生计划成为人们关注和热烈讨论的话题。关于这一问题,现在有3种想法。一种想法是在国际空间站坚固的安全舱里储存足够的空气、食物和医疗用品,出现紧急情况时,宇航员可以呆在那里,等待救援。另一种想法是将一艘俄罗斯的…  相似文献   

17.
正8月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了执行美国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载人航天任务的九名宇航员人选,他们将成为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以来首批从美国本土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美国航天局表示,波音公司的CST-100"星际客机"计划在2019年中试飞,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9,(5):7-7
美国宇航局4月14日宣布,他们2006年发射的两颗“地日关系观测台”(STEREO)卫星拍到了首批太阳风暴的三维图。它可以提前预警太阳风暴何时发生并如何影响地球,尽可能让GPS、电力网、人造卫星和宇航员免受太阳风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奇趣太空服     
太空服,对在宇宙飞行的宇航员来说,其重要性远非我们的想象。据在太空飞行了20多天回到地球上的宇航员说:在宇宙中飞行太长的时间,他们要克服很多在实验室中难以预测到的困难,尤其是失重给人体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造成他们回到地球后的身体状况诸如很长时间抬不起胳膊,吃饭得靠别人喂,而且只能吃流食等。  相似文献   

20.
刘俊 《科技潮》2008,(2):14-16
2003年.“神五”带着全中国人民的航天梦想飞上了太空.这是我国第一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电视新闻里对宇航员的每一个动向都进行了报道,我们甚至可以知道宇航员的每一次心率变化。然而.你知道宇航员们的生理状况是怎么测量的.作为远程监控仪器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又是安装在什么位置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