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湛江市遂溪县产藿香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藿香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共分离出90种化学成分,鉴定了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2.53%,主要成分有广霍香醇(24.88%)、δ-愈创木烯(16.05%)、α-广藿香烯(7.61%)、α-愈创木烯(7.36%)、丁香烯(3.63%)、β-广藿香烯(3.38%)、β-榄香烯(1.5%)和γ-丁香烯(1.0%).  相似文献   

2.
药用植物广藿香的品种分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栽培在广东省3个地区的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 Benth.的形态特征,药材特性和采用超薄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得出的蛋白质电泳图谱,把广东省栽培的广藿香分为3个栽培品种(cultivas),即(1)石牌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shipaiensis),(2)高要广藿香(P.cablin (Blanco)Benth.cv.gaoyaoensis),(3)湛江广藿香(P.cablin(Blanco) Benth.cv.zhanjiangensis)。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广藿香商品药材按产地分为“石牌广藿香”(枝香)、“高要广藿香”(肇香)、“海南广藿香”(包括湛江广藿香)三大类.因历史渊源与产区的生态环境、种植条件、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等的不同,不同产地广藿香的性状和品质有所不同.三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在植株的长势、叶形、叶色上有一定的差异;茎、叶的内部结构也有差异.通过比较外部和内部特征,能够鉴别和确认不同产地广藿香.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和挥发油的分布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藿香根的成熟结构组成类似其它植物的根,但纤细的根中有发达的木质部,其他部分相对较弱。印证了广藿香纤细根来支撑相对庞大地上部分的原因;韧皮部以外部分所含挥发油滴极少,韧皮薄壁组织细胞中含许多小油滴,挥发油主要分布于木薄壁细胞中。因此,在评价和选育广藿香的优良品种时,可以把根内木质部的粗细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离鉴定藿香正气丸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筛选固相微萃取纤维,优化固相微萃取操作条件,并采用GC-MS对解析物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3种组分,主要为烃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广藿香醇含量最高,为17.6%.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适用于藿香正气丸中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药用植物的栽培中十分普遍,镉作为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且毒性较强的重金属之一,其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广藿香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以广藿香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下,通过对广藿香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表明镉胁迫下广藿香株高和鲜重增长受到抑制;高浓度胁迫会抑制抗氧化酶活性,但较低浓度胁迫反而会激活广藿香抗氧化反应;广藿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镉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浓度处理组在第30天时过氧化氢含量达到峰值,增幅最大;同时,镉对广藿香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P<0.05)减少作用;此外,广藿香的次生代谢产物也会受到镉影响,实验组百秋李醇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增量明显减少;广藿香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处理30 d后,实验组广藿香酮含量减少了40.46%。可见,镉胁迫会对广藿香生理状态造成影响,且在低浓度短时间镉胁迫下,广藿香生理状态被激活,高浓度长时间的镉胁迫下,广藿香生理状态受到抑制。研究结果将为降低土壤重金属污...  相似文献   

7.
广藿香叶的发育及不同发育期挥发油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半薄切片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广藿香叶的发育及发育过程中挥发油分布部位的变化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藿香叶的发育可划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结构形成3个阶段,在叶的原分生组织中,未见有挥发油滴;在初生分生组织和叶初生结构形成早期,叶表皮上着生大量腺毛(其中盾状腺毛比较多),此时腺毛是挥发油的主要分布部位;叶的初生结构形成后,叶肉组织、尤其是栅栏组织成了挥发油的主要分布部位.  相似文献   

8.
β-环糊精超声包合广藿香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作为评价指标,选择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超声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广藿香挥发油包合物的工艺条件.同时将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之比为1∶5、超声时间为45 m in、包合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广藿香挥发油包合物的包合率可达80.9%.表征结果表明,广藿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因此,超声法制备广藿香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对广藿香水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glien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的磷酸(B),梯度洗脱(0~30 min,5%~19%A;30~40 min,19%~20%A;40~50 min,20%~29%A;50~85 min,29%~54%A),体积流量1 m 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30℃。采用指纹图谱软件中的相似度评价、SPSS二维聚类分析和SIMCA主成分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确定了广藿香提取物中11个共有峰,鉴定出香草酸、原儿茶酸两种物质,并且将10个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分成了2类。结论:不同产地之间的广藿香水提取物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可以方便、快捷的对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水提取物质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广藿香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研究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用相对保留值和相对峰面积2个参数以及指纹图谱八强峰和指纹图谱分区2种方法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品种广藿香的指纹图谱既有一定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指纹图谱各区出峰稳定,峰数一致,有5个共有峰在12个样品中均进入指纹图谱八强峰,参考峰均为指纹图谱八强峰中的最强峰.差异性则表现为:各区特征峰的峰形、相对峰面积值亦有不同,19和20号峰是湛江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而14和17号峰却为石牌广藿香特有的指纹图谱八强峰.指纹图谱分区比较与指纹图谱八强峰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对变压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的原理,给出了训练样本,在对典型样本进行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对误差曲线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测试样本为例,说明了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选用长2m,内径为2.7mm 的不锈钢柱,用6201担体为载体,三乙醇胺为固定液,碘化钾为去尾剂,三者重量配比为100:28:4.5制成色谱柱.在103型气相层析仪上,选用热导检测器,对乙醇胺化产物(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氨、乙醇、水混合物体系)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定量因子,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完成乙醇胺化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此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
InP-H_2-KBH_4体系中磷的热力学分析、检测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力学计算了InP-H_2-KBH_4体系中磷的组分与温度的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用气相色谱分析固相中磷的可能性。建立了不经化学预处理,用气相色谱直接测定固、液、气相样品中的磷及其磷化物的方法,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用逆向喷淋的方法对半导体工艺尾气中的磷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色谱分析系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利于色谱分析系统的智能化与计算机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带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微量噻吩溶液及其浓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根据各组分的色谱峰面积,得出噻吩浓度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计算微量噻吩浓度基本上可以消除进样量不同所引起的分析误差,即使其分析误差小于3.75%.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TLC)与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FT-Raman)联用,获得了中草药钩藤中的钩藤碱光谱研究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2.5ug多心藤总碱,即可很好的分离出多心藤碱等多种钩藤生物碱。应用薄层原位表面增强(TLC-FT-SERS)技术,获得钩藤碱分子的特征振动谱带,进而阐述了样品分子在表面增强基底银胶表面的吸附模式,钩藤碱以分子中甲氧基O原子的孤电子对吸附于银晶  相似文献   

17.
GC-PID测定大气中痕量烃类化合物及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气相色谱仪( GC) 与自行研制的光离子化检测器( PID) 联用,实现了大气中痕量烃类化合物的直接测定, 给出了仪器的构成、性能指标、测量结果并分析了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反相纸层析法分析油菜籽脂肪酸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纸层析法分析油菜籽脂肪酸过程中染色方法(以醋酸铜一红氨酸染色为对照)的研究,结果表明:O.001MKMnO4溶液及Ⅰ2熏蒸法等四种染色方法均可染色。但KMnO4溶液染色时间最短;Ⅰ2熏蒸法可操作性强。用这两种染色方法分析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及芥酸的高低,与对照结果一致,操作更加简便,可以代替对照染色,满足快速筛选的需要。用1.O%K3[Fe(CN)6]和2.O%FeCl3等体积混合液、Cu(Ac)2—1.0%K3[Fe(CN)6]和2.0%FeCl3等体积混合液染色;与对照分析油菜脂肪酸组成及芥酸的高低,结果一致,但与背景颜色反差小,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自行研制的简易气提-浓缩装置,与气相色谱仪联用,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对造纸污冷凝水中微量低沸点挥发醇的混合物进行了有效的测定。检测下限为~10μg/L,变异系数<10%,加标回收率>81%。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挥发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