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对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和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程的对比分析,课题尝试与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课程融合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设置学习情境,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化课程开发方法;在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以完整的工作任务,穿插理论知识于实践技能训练中组织实施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目的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高职汽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高职院校开设该课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等原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而这种检测维修专业能力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很难进行检验和评价。采用教考分离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的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进行客观的检验和评价,并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从而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岗位能力。  相似文献   

3.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式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颖 《科技信息》2008,(19):169-169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高素质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给高校汽修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组织好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迅速掌握汽车维修技能,是高职高专汽修专业教学所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我院汽修专业利用参加福建省汽车检测技能竞赛的机会,在“模块式”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采用模块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调研数据,探讨了当前江苏地区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汽车服务行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素质要求,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如何适应市场人才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余黎煌 《科技信息》2013,(8):341-341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日益缺乏,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但仍有部分院校受到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缺乏的约束,汽修专业教学面临着"纸上谈兵和在黑板上修车"的尴尬局面。本文巧妙合理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目前高职高专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现状,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对汽车维修专业应用多媒体教学谈几点观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教学互动交叉进行,课堂教学与课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逐步形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专业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开发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已成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的开发、设计、管理、应用多种汽车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进一步推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最终促进学生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职汽车专业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利探索,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该文通过项目教学与现行教学模式的比较,给出了汽车维修专业采用的项目模块,及实施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宋飞 《科技资讯》2013,(26):232-232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及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为了使汽车维修专业的率业生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适应现代汽车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就针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学生就业相应的策略.本文首先时中国汽车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情况,最后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应对策略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
贾会星 《科技信息》2013,(22):39-40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克服目前高职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几点不足,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专业知识的同时,精通汽车维修几个专项,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汽车维修相应的工作岗位,同时,职业技能鉴定和学校教学相结合,做到了真正的针对职业岗位设置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