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民族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生态学研究在民族生态学概念与理论探讨、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我国民族生态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南山地民族生态文化具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保护规则,有着现代生态学价值.然而这些生态伦理观念和规则是靠各民族传统习惯法才得以实现的,有些观念和传统规则还影响到今天.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正>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民族文化形成和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民族传统知识与生物资源利用关系、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是生态学和民族学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两个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民族生态学.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是研究民族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体是民族,其环境包括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相似文献   

4.
农业文化景观对于作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民族生态学和民族植物学等方法对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黔东南地区稻作农业文化景观独具特色、类型丰富,可分为农田自然景观、传统村落景观和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三大类型,(2)传统稻作农业文化景观在维系多样性的糯稻地方品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对稻作农业文化景观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特殊的干旱生态环境条件下,世居的维吾尔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在长期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并在妥善处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族生态学传统经验和知识,包括与不同环境因子有关的坎儿井取水灌溉、防风治沙、新鲜水果制干、沙疗治病、房屋建筑、民居生态系统建设和农田管理等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传统知识的总结分析,加深了对民族生态学内涵、理论与研究思路的认识.民族生态学研究必须注重同多学科的交叉,除众所周知的与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乃至民族植物学、民族生物学、人类生态学等的联系之外,还应注重各个生态环境因子与地理学中许多分支学科的关系.通过更多学科专业交叉研究维吾尔民族生态学的传统经验和知识,才有可能将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水平,总结出有利于干旱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境的破坏和逐渐片断化,越来越多的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保护破碎生境的物种多样性就迫在眉睫.复合种群理论是当今国际数学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一个主要研究前沿,并提供了保护濒危物种及种群的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生境破坏对物种造成的伤害做出预测和度量.本文首先对复合种群的已有概念、理论和模型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其次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作者参与的研究课题,尝试对复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是少数民族在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对于现代社会的馈赠。传统知识的评估和保护,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基于民族生态学视角,结合生态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对黔北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研究及评估。结果表明,现有代表性的黔北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共调查编目220条,种类齐全、内涵丰富,其中传统医药知识最为丰富;通过评估,62.7%的传统知识历史悠久,与少数民族协同发展、活态传承,仅有7.3%的传统知识呈狭域分布,16.4%的传统知识相关遗传资源因受到严重威胁而呈濒危状态,还有39.1%的传统知识目前无任何保护和传承措施;通过构建传统知识价值评估模型,计算出黔北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综合评价值介于0.34~0.91之间,66.3%的传统知识属于Ⅰ、Ⅱ等级,急需或需要保护。本研究将传统知识的理论分析和现象描述转变为量化评估,以期对传统知识在生态资源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应用方面起到实际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神山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合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民族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充分了解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和当地的藏族文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藏族神山在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的数百年的保护下,植被比较原始,状况良好,生物多样性得到很好的保护,其中,建群种为冷杉,其重要值为40.71%.神山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林木产品,发挥了相应的生态功能.藏族神山文化的传承是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力保障,我们应积极探寻神山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机制,使民族传统知识和现代自然资源保护有机结合,使得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瑶族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是当前民族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议题.瑶族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知识.本文以瑶族为例,从传统知识的组成要素如生产方式、宗教、习惯法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知识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是当前城市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对吉林省蛟河市南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当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