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斯宾塞的《教育论》(1861年)一书由其在杂志发表过的4篇文章组成,曾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教育论著之一,在推动19世纪欧美的科学教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晚清时颜永京翻译了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民国时期任鸿隽又翻译了第一篇和第二篇,到1962年胡毅才翻译了整本书。严复曾大力宣扬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并提出了"三育并举"的主张。本文考察《教育论》一书中文翻译的缘起与传播过程,讨论其与斯宾塞将教育划分为德智体三方面的分类框架在近代中国建立科学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早在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就给出明确答案:毫无疑问,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还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价值,主张通过科学教育,促进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随后,科学教育的价值逐渐被大众认可,人们开始探索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20世纪初期的科学教育重点在于讲授自然科学知识;20世纪60-70年代,科学教育进入新的时期,科学教育重点在让学生理解科学方法,强调儿童通过动手在实验中寻找答案;20世纪末,2061计划影响全球,科学教育的重点在于学生自己动手探究,科学教育进入科学探究和科学素养时代。时间已经进入新的世纪,人们对科学教育的关注和思考仍在继续。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面向全体学生的科学教育应该怎么教和教什么,由韦钰院士翻译、科学普及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斯宾塞(1820—1903)不是“专职”的教育家,但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知识的价值和课程的观点对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作用却不少。所以,有必要对其观点作个探讨。 一、理论构思 斯宾塞生活时代的英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正是在这样的国家里,人们对知识的看却是这样的:“那些受人称赞的知识总放在第一位,而那些增进个人福利的知识倒放在第二位。”人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看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勃兴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认识到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的价值和科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向传统的古典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挑战,他提出了一个注重科学和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新课程、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结合目前的中等专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该理论的指导,再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中伟  刘向南 《科技信息》2007,(29):182-182
关于严复思想的理论渊源,学术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源自达尔文、斯宾塞和赫胥黎。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严复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为此,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西式教育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等三个角度较为深入地分析严复的国民素质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1989年,美国专业教师标准全国委员会提出了对美国第一次全国教师资格证书申请者的四条要求,其中一条是:"创造有兴趣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家斯宾塞则鲜明地提出了:"把获得知识当作一件愉快而不是苦恼的事."他强调:"作为品判任何培养计划的最后经验,应该提出这个问题:"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斯宾塞认为,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快乐,是检验一种教学的方法、内容、程序等方面的"稳当的方法",甚至比教育者的推理更可贵.国外有识之士早巳把是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母先友 《科技信息》2012,(21):326-326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  相似文献   

9.
纵观世界教育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随着近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教学论思想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从近代夸美纽斯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论”以来,有斯宾塞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思想,有赫尔巴特的“逻辑课程论”,现代又有杜威的“一切学习来自经验”的“经验课程论”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教育重心也从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转到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确如恩格斯所说:“任何领域的发展不可能不否定自己以前的存在形式。”教学论思想经历了从一个否定到另一个否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史上第一部理论与实践著作,19世纪末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所提倡和建构的方法论特点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由于主张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学并受到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为核心的科学思潮影响,波氏比较文学研究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并集中于对文学发展进化历程的梳理和建构。其追求宏观演进与综合比较的史学思维模式和科学原则方法在发生学意义上独成开创性学术渊源,而所奠定的方法论原则也为其后的比较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学科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成长主题一直是西方文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斯宾塞的《仙后》第一卷描写了红十字骑士所经历的一系列冒险活动,透过这些冒险活动,我们可以看到红十字骑士的心智成长历程,这是一个“堕落—再生”的过程.文章以成长小说作为议题,通过分析红十字骑士的成长历程,认为斯宾塞的《仙后》可以被视为英国成长小说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情商指的是非智力因素的测定,非智力因素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主要由兴趣、动机、信念、情感(情绪)、理想、意志、性格等要素组成。一直以来,由于受斯宾塞的“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影响,学校教育普遍重视对学生智商的培养,而忽视对情商的培养,从而导致所培养的人在人文、精神、理想、人格、个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欠缺。心理学最新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普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新人为己任的。作为课堂教学这种基本的教学形式,无疑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但仅靠课堂教学是难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还需借助一些非课堂教育途经实现教育目的。这即是我们常说的“两个课堂”,“两条渠道”或“两条腿走路”。斯宾塞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主张儿童应当以自己为教师,其目的也是要学生除课堂外,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开发智力、活跃思维、发展志趣、健全身心、陶冶情操,拓宽知识领域,增大信息容量的一种最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斯宾塞哲学促进了自然主义作家们的新的世界观的形成 ,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在从其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入手 ,详细分析其哲学观点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科学>杂志在西方科学教育方面的传播贡献,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起源和发展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 原始期刊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 <科学>1~15卷传播的科学教育文章篇目共计62篇,关于国外大学、科学教育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插图60余幅.从博硕士教育、大学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与留学教育等多层次全面传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从师资培训、学生选科、教材编写、科学教学法、设备购建、实验室建设及其使用,科学实习、电化教育手段运用等要素全面传播西方科学教育体系.结论 <科学>及其主办者任鸿隽明确倡导和践行科学教育救国,首次较为系统地引入西方科学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职工教育等,注入中国传统教育新的元素,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教育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科学教育体制的基本架构,从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车耳 《世界知识》2013,(3):64-65
看过沃德斯登庄园后,感觉那里的陈列品比我去过的许多古堡和王宫的还多。一个懂得保护传统的家族一定会保护文化,当晚造访斯宾塞宫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在参加了英国 2 0 0 0年国际科学教育会议和对英国一些主要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后 ,概括介绍了实施中学科学教育近一个世纪的英国目前中学的科学教育体制、发展概况 ,以及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发展前景。介绍和探讨了英国在科学教育理念、要求、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科学调查研究、教学评价及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特色 ,旨在为更好地发展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萌  胡美 《科技信息》2012,(22):64-64
科学教育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才,提高全面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教育所具有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提出学校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的切入口是科技教育。探讨了学校在科技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校进行科技教育应从宣传、师资、培育学生、建立特色等方面入手,通过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张宁 《科技信息》2012,(11):333-333
本文从科学知识的教育、科学方法的教育、科学思想的教育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高职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