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夏君 《科技信息》2011,(30):170-170
佛洛伊德主义作为现代文学和美学的一种思潮,对于西方现代作家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洛伊德对人类的潜意识活动做了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把它应用于文学创作中。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集中体现了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当代西方史学跨学科研究中的一个新思潮,无论是精神分析理论、新行为主义理论还是认知心理学理论,都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王琳 《科技咨询导报》2008,(32):241-241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心理过程理论、心理变态理论和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心理治疗中各种流派方法应用的整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唐慧琳 《科技信息》2010,(1):376-377,172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是心理学发展中的两大流派,它们有关心理治疗的理论在现代心理治疗领域中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该文从它们对人性的看法出发,简要介绍其治疗原理和方法,以期对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历程有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对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詹姆逊吸收了精神分析学的某些观点,认为“辨证的批评”应当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原始经验。同时,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把弗洛伊德的生物性“个体无意识”和拉康的“语言无意识”修正为“政治无意识”,并把政治分析和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他还将精神分析“历史化”,使政治无意识成为一切文本和文本阐释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对20世纪的中国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作品也曾受到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并且对它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接纳吸收到分析批判,再到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作为战斗的武器,用它来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这一转变过程我们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研究了古典精神分析社会理论的心理主义取向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焦虑一直是苔丝的精神特质.焦虑的苔丝不仅反映了托马斯·哈代的焦虑心相,更是投射出一个19世纪末焦虑弥漫的英国社会.文章以双重维度,即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的焦虑理论,全面解读苔丝的焦虑与防御,力图解码其焦虑形成的生理内因与文化外因.  相似文献   

9.
民族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现象,属于社会潜意识的范畴.民族精神分析是关于民族潜意识的形成机制、过程及其对民族精神生活的作用和影响的观点和方法体系.民族精神分析研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以及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民族精神分析旨在以民族潜意识的地位和作用为轴心,通过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探索,把握民族精神形成和演变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与超越、理解与沟通、批判与重建、融合与发展.加强民族精神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屈原的《离骚》进行精神分析。从香草与飞天的症候出发,探察诗人的焦虑轨迹,从而分析出掩藏于史籍的一场“《离骚》诗祸”,并通过对《惜诵》的精神分析作了印证。文章认为,“《离骚》诗祸”是中国第一大诗祸,《离骚》是屈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他的创作的分水岭。《离骚》写出了中国文人最痛苦的灵魂,却成了最动人心魄、最具个性的中国和世界最伟大的抒情诗。  相似文献   

11.
傅山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山在诗、文、书、画、医学和学术思想上皆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对书法审美及书法价值核心的探讨弥足珍贵,他提出的“四宁四毋”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对傅山的研究不仅有学术史上的现实意义,更有书法思想史、书法审美史、书法风格史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审美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读、作及其所知觉的对象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学审美的主体意识。认为:学本是一种具有想象性、情感性、可感性、社会性的本。读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是因人变形、自作多情、超越作。“误读”也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表现,虽在同古人开玩笑,但从中也获得美感。学创作与审美,是太极中的两仪,相依相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的《复印报刊资料·美学》共转载文章107篇,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从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两个方面对这些文章做一详细划分。这其中呈现出五个主要论题: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探讨和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对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研究历程的回顾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西方美学审美现代性问题、以中国美学为资源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及生态一环境一城市美学问题。透过被转载的文章和其中呈现的五个重要论题不难看出2009年美学界研究的趋势:积极探索我国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重视与全球化学术视野的交融与互补并希望建立世界视野中的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扩大研究视野,繁荣部类美举和审美文化研究;保持理论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建筑美的评价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建筑美的产生、发展、意义和原则等评价因素的论述 ,以及对未来建筑美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说明了建筑美学是一种建立在广义基础上的美学观 ,是一个跨越多种专业学科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人们在对建筑的审美过程中 ,只有把握其中的内涵实质 ,并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理解建筑 ,才能对建筑美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对胡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平、学术总体定位、近代史和党史领域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难称系统深入.胡绳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巨大的开拓空间,他在当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6.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是目前各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程对学生三维空间形态理念的构建、三维形态设计观念培养及形态美学设计意识培养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基于此课程学科专业特性、教学案例择取方式、教学过渡环节涉及的问题及多样性设计创造手法和内容教学改革展开论述,以确保此类课程能够在较好融合其他课程内容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形态设计能力,培养形态审美意识,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体系,实践美学具备随现时代的需要和特征发展自己的理论特质,并将随着代表时代主流的生态科学与观念更新自身,在发展中坚持。生态有机整体观的进入将有助于实践美学进一步扩大视野、优化思维、丰富学理、提升境界,再次积极参与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整体建设的现实当中。  相似文献   

18.
足球意识是足球比赛中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足球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足球意识在足球运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足球意识的涵义及我国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培养足球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曹丕的"诗赋欲丽说"学界虽有关注,但都浅尝辄止.曹丕"诗赋欲丽说"主张诗赋要讲究文辞华丽之形式美;它提出的缘由主要有五个方面;它是我国文学进入审美自觉的宣言,引领了魏晋南北朝重形式美的文学风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多校区高校学生在思想认识和行为上的新表现和新特征,进而对多校区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探讨: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