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半微积分算符推导出线性扫描伏安法的电流方程,并用G1-算法编程解这电流函数,得到的结果与Oldham的结果一致,同为当前测得最准确的值;还用一个式子综合表示各阶导数,较准确地得到常规和各阶(一、二、三阶)导数的理论图形及其峰电流和峰电势方程。  相似文献   

2.
超微盘电极上聚邻甲基苯胺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微盘电极,对聚邻甲苯胺的电化学 性质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聚合电量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首次扫描和后续扫描过程中,峰电流闰的改变,盐酸浓度对聚合物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以及这样变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0.01mol/dm~3 NaOH溶液中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在汞电极上的吸附性、吸附量与吸附富集时间、吸附物浓废的关系。发现表面反应是可逆地进行的,峰电流与富集时间、扫描速度、浓度、吸附量的关系与理论一致,实验得到反应电子数与氢离子数是2。得出的反应机理是分子中偶氮基的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4.
对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的络合吸附催化体系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的特性.发现无论是正向扫描或逆向扫描、是正脉冲还是负脉冲,电流都是同方向,叠式循环电流相当于将单向脉冲电流叠加4次,因而灵敏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的络合吸附催化体系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的特性,发现无论是正向扫描或逆扫描、是正脉冲还是负脉冲,电流都是同方向,叠式循环电流打当于将单向脉冲电流叠加4次,因而灵敏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在多晶铂电极上吸附氢原子间的排斥能估算方案,并导出氢吸(脱)附过程的I-η曲线。结果表明,氢在面心立方金属一类的电极上,吸(脱)附过程由于晶面特性而分阶段进行,在I-η曲线上出现几个相应的电流峰。铂电极实验结果与理论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0个体系约100种不同条件下茜素紫的极谱行为,在不同体系、不同条件下,茜素紫表现出来的极谱峰数目不同。在较高酸度下,一般表现为一个一阶导数波,峰电位较正;在较低酸度下,一般表现为多个一阶导数波,峰电位较负。极谱峰是茜素紫在汞电极上吸附还原产生的,而且峰电流与茜素紫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测定秋水仙碱的方法.以 BR 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pH=9.91),秋水仙碱有一灵敏的导数还原峰,峰形稳定,易于准确测量.峰电位为-1.46V(vs.SCE).峰电流与秋水仙碱的浓度在0.01~1.0μmol·L~(-1)成正比,检出下限为0.01μmol·L~(-1).并以多种电化学方法确证了该极谱波为不可逆的吸附波.  相似文献   

9.
导出了强吸附条件下静止溶液中吸附富集时对称球状电极上的吸附量及线性变势吸附伏安法中不可逆过程的电流方程式。结果指出,在所应用的条件下,球状电极曲率对吸附量及吸附电流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吸附量及吸附电流与吸附富集时间呈非简单的幂函数关系,但与被吸附物溶液中的浓度有线性关系。用悬汞电极以 Ni(Ⅱ)—丁二肟体系对方程进行了验证,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电化学原位石英晶体微天平方法,研究了0.1mol/L H2SO4溶液中甲酸在Pt电极上的吸附和氧化过程。结果表明:甲酸电氧化行为与电极表面氧物种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向电位扫描中甲酸在Pt电极上氧化产生3个氧化电流峰,与有机小分子醇类的氧化特征不同;负向电位扫描中出现甲酸氧化电流峰,表明甲酸在Pt电极上氧化遵循双途径过程。从表面质量定量变化的角度,提供了甲酸反应机理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11.
给出三阶线性脉冲微分方程非振动解与其各阶导数的符号关系,得到2个新的判别该方程振动性与渐近性的准则,并用实例来验证其有效性.新准则改进了一些已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了Cu(Ⅱ)-Phen体系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测定微量铜的方法。以NH_3-NH_4Cl为底液,pH9.05,Cu(Ⅱ)-Phen络合物有一灵敏导数极谱波。峰电位-0.74V(对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5.0×10~(-7)~8.0×10~(-6)mol/L范围成正比。以该法测定了电镀厂排放污水,获得满意结果。应用循环伏安、脉冲极谱等方法确证了该极谱波为络合吸附波。采用理论计算与条件实验结果相比较的方法,对其电极反应过程做了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脉冲电压与半峰宽之间关系的方程式,并用Tl~ ,Cd~(2 ),I_n~(3 ),0.1M KCl的可逆反应体系成功地进行验证,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还对电压改变速率对极谱波形和电流的性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伏安法对腺嘌呤、次黄嘌呤和6-巯基嘌呤在磷酸缓冲液中,热解石墨电极上的氧化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6-取代嘌呤的电极过程均为有两个质子参与的、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腺嘌呤、次黄嘌呤峰电位接近,发生的氧化部位相似,而6-巯基嘌呤峰电位与它们有明显差异,氧化部位发生在巯基上。应用微分脉冲法考察了三种6-取代嘌呤的峰电流与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峰电流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使用微分脉冲法、线性扫描法和logi-E实验测量了三种嘌呤电极反应速度控制步骤的动力学参数βn。  相似文献   

15.
微机化断续电位扫描伏安仪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能够适应于多种控电位/控电流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微机化硬件系统,编制了“电位扫描伏安法软件系统”,可进行“断续”电位扫描,使重叠伏安峰得到较好的定量分辨.仪器能够进行多次采样的数据平均,以及重复实验的信号平均,有利于信噪比的提高;还具有丰富的软件功能,如平滑、滤波、导数、卷积、图形编辑、峰检测、浓度计算等,操作灵活、方便.文中讨论了断续扫描参数的选择原则,并把本仪器应用于Cd、In的断续电位扫描溶出伏安法研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C40/4吸附甲苯和丙酮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活性炭吸附C40/4有机蒸汽的性能曲线规律,在不同温度288.15K,293.15K和298.15K下实验测试了活性炭C40/4吸附有机气体甲苯和丙酮的吸附性能,基于langmuir等温吸附理论,从吸附动态平衡的角度,理论分析了吸附性能曲线中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经验的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模型,它能很好地描述不同温度下的有机蒸汽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性能曲线,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之间的误差小于6%,为确定活性炭吸附有机蒸汽的吸附量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模式,从而为有机蒸汽吸附过程的设计、预测和优化提供有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二次导数伏安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苋菜红、胭脂红色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研究了Tris-醋酸底液中(pH8.7),食用色素苋菜红,胭脂红在悬汞电极上的伏安特性,两色素分别在-0.51V和-0.67V(vs.SCE)产生强吸附还原峰,导数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5.0×10(-10)~5.0×10(-7)及5.0×10(-9)~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本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食品、药物胶囊中两色素各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在PH6,34的柠檬酸三钠-盐酸介质中,铜(Ⅱ)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形成络合物,在线性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吸附波,一阶导数峰电位Ep=0.56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0.005~0.315μg/m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1μg/m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铜(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Cu(Ⅱ):Ferron=1:1,表现稳定常数β=1.52×104。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应用于生铁和硅钢标样中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9.
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了碱性介质中正丙醇在Pt电极和以Sb,S吸附原子修饰的Pt(Pt/Sbad和Pt/Sad)电极上电催化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正丙醇的氧化与溶液酸碱性关系密切。酸性介质中正丙醇在Pt电极上的CV曲线有两个正向氧化峰,而碱性介质中只有一个正向氧化峰,第二个氧化峰的消失可能是由于碱性介质中电极钝化引起的。与Pt电极相比较,饱和Sb吸附原子修饰的Pt电极使碱性介质中正丙醇氧化的峰电位负移了0.10V,峰电流增加了2.2倍,表现出显著的电催化活性。相反,Pt电极表面S吸附原子抑制了正丙醇的电氧化。还从表面质量变化提供了吸附原子电催化作用的新数据。  相似文献   

20.
铜在浓碱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循环伏安不研究了铜电极在浓碱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对浓碱溶液中的电流峰的归属进行了指认,并进行了动力学特征的分析,探索了扫描速度与温度对峰电流和峰电位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