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跨境克木人的母语使用及保存情况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成因除了民族聚居、心理认同感、族内婚姻等外,还受国家因素的制约。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不同国家克木人母语使用的特点及其演变走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克木人7项群体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我国克木人285例(男为141例,女为144例)的鼻梁侧面观、鼻孔形状、下颏类型、拇指类型、环食指长、卷舌、扣手共7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经典指标.研究结果显示:(1)凸型鼻梁率、过伸型拇指率存在性别间差异.突型下颏率、鼻孔形状、拇指类型、扣手右型率、卷舌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2)与我国其他族群相比,克木人突型鼻梁率较低、宽鼻孔率高、突型下颏率低、拇指过伸型率低、食指长率较高、扣手右型率高、卷舌率低.这表明我国克木人有较独特的遗传特征.(3)我国克木人7项遗传学指标之间彼此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克木人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Heath-Carter法对中国克木人285例(男141例,女144例)成人的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克木人男性、女性均属于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男性体型点靠近中因子正轴,体型点随年龄增长移动范围相对较小,女性体型点靠近外因子负轴,除50-组体型点沿外因子负轴移动范围较大外,其余体型点位置相对集中;(3)除50-组外,性别间体型存在极显著性差异;(4)与其他群体相比,中国克木人内因子值较低(男)或居中(女),中因子值较高,外因子值居中,与布依族体型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张金香  甘茂德 《科技信息》2010,(8):I0261-I0261
新疆维吾尔族纹饰题材丰富多样,新疆维吾尔族纹饰不但有自身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与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进行碰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青铜器纹饰盛行于商周时期,其发展轨迹是商代为幻想动物纹,西周早期为写实动物纹,西周中晚期为几何纹。可见,西周中晚期青铜纹饰发生了较大转变,究其原因,应当受当时社会的礼制、文化等因素影响。而目前学界对于青铜纹饰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尚浅,且对于纹饰发展演变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由此,从青铜纹饰研究着手,探讨西周礼制对青铜纹饰发展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对老挝克木鼓进行了调查,共搜集到64面克木鼓的资料,对这些铜鼓实物进行了铸造技术的分析,并实地调查了失蜡法铸造铜鼓的工艺.认为克木鼓属黑格尔Ⅲ型鼓,其铸造工艺为失蜡法.鼓面立体蛙饰、鼓耳和鼓面中心的光体先制成蜡模,然后粘贴到铜鼓蜡模上,再与铜鼓一起浇注而成,浇注口可能设在鼓足处.其他纹饰则采用了印痕法和滚压法,雕刻法只用于修补鼓上模糊的纹饰.制造纹饰精美、鼓壁薄且较均匀的铜鼓,铸造者在造型设计、合金配比和金属熔炼等方面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农业对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阐明中华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从儒家文化、释家文化、道家文化三者的有机组成进一步探讨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并以贵州省贵定县多元文化发展为例来深入探讨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鹏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2):30-31,54
通过对陶瓷纹样的整理和总结,发现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时代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影响着纹饰的基本型式;通过对纹饰的内容、类型与种类的分析,甄别其美学特征,并用于现代瓷器纹饰设计之中,可以更好地继承及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伴随工业化的推进,传统农耕文化经历了一条从繁盛主流到冲击削弱、重拾自信的曲折发展道路。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的自强精神,“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人本精神等价值观契合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需要。传承并创新发展农耕文化需要着重传承农耕文化的价值要义,着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强化现实体验,以农耕文化的复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乡村农耕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青睐,但很多区域农耕文化资源集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及利用。为进一步挖掘这一类资源的开发价值,从实地调研、理论方面对皖北农耕旅游资源现状、衍生价值等进行研究。通过对皖北农耕资源的开发价值与问题进行评价,就互联网背景下开发皖北农耕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相关整合,探求对策与建议,寻求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新机遇,为旅游消费实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青铜器在商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众多青铜器中纹饰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纹饰装饰着各种青铜器,起到不同的社会作用。在众多纹饰中主要的有饕餮纹、夔龙纹等,还有云雷纹、涡纹等其他纹饰,这些纹饰在各种场合中起到重要的主要,服务于商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汉唐铜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丰富的艺术内涵。汉镜注重画面意境的体现、神韵的表达和视觉艺术语言的运用,在虚与实、有与无、似与不似的意象感悟中,展现了丰富的汉文化蕴藏;唐镜纹饰布局清新明朗,饱满丰腴,流畅华丽,其图式的完美性和特有的高浮雕技法,突破了此前的程式规范。可见,汉唐铜镜不乏亟待开采的艺术文化元素,若将其纹饰艺术内涵的研究纳入设计教学和艺术设计,将会有可观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青铜器修复对于缺失部位的补配,一般采取铸造补配件后再将其焊接在器物上的方法,焊接方法往往会对文物造成新的损伤,而且其中使用的氯化锌钎剂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对青铜文物的长期保存带来不利影响,不符合现代修复理念要求。现代的西方修复往往使用黏接剂将环氧树脂制成的补配件粘接在器物的缺失部位,此种方法虽能满足现代文物修复原则要求,但由于环氧树脂韧性差,所修复文物的补配部位达不到较高的强度和耐久度。本文在遵循文物保护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现有文物修复技术进行创新改进,提出了针对残缺青铜甬钟的新型修复工艺方法——利用失蜡铸造工艺,将补配件的制造和安装同时完成。修复结果表明,新型修复工艺方法替代传统的修复工艺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商周青铜农具是否普遍使用问题的争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新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考察,提出分地域、时间段的来看待青铜农具使用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藏于山西省博物院的牺尊立人盘,把生动活泼的牺尊,身段婀娜、面目清秀的少女和做工精美的镂空盘有机协调地结合在一起,器上纹饰集中体现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纹饰特点。该器充分体现了战国青铜工艺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艺术。  相似文献   

16.
铜鼓是人类步入青铜时代的产物,云南文山是铜鼓的起源地之一。对当地壮族的铜鼓文化及其铜鼓制作工艺进行仔细研究,并通过实践复制出铜鼓,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服务,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及应用前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用国际视野对越南东山铜鼓和东山文化重新考察 ,可以看出 ,东山铜鼓以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作为铜鼓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参与铜鼓分类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18.
浅论青铜礼器与中国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福贞 《开封大学学报》2007,21(1):26-29,48
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不仅十分发达,而且其发展与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使用的突出特点是作为礼器在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礼器是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是贵族的专利。青铜礼器作为维护奴隶制宗法礼制社会的工具被当时的统治者神圣化了。这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青铜文化的显著特点,即与当时国家的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异常发达的青铜礼器折射出青铜时代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9.
民间美术纹饰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承载,寄托着传统文化的脉络。当今设计师应努力从中国传统纹饰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元素,通过简单再创作,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设计法则,创作出中国原生的旅游设计品牌,让旅游产业带动中国民间文化的宣扬和延续。旅游产品设计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形式,民间美术纹饰运用到旅游产品中是将文化以物化的造型表达出来,从而树立中国元素,打造中国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