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境外的傣泐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泐人又叫泐人(Lue),是傣族中的一支。在我国,傣泐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此外,思茅和红河地区也有少量分布。除了云南以外,境外的几个国家也居住有一些傣泐人。居住在境外各国的傣泐人,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在文化、习俗等方面与云南的傣泐人已有了一些不同,在政治上也分别认同他们居住的国家。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仍然保持着对他们的故土西双版纳和他们傣泐人身份的认同。由于保持着这种认同,这个群体也就成为联系云南乃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一条天然纽带。  相似文献   

2.
院校新闻     
北理工等三方联合成立傣医药研究室4月27日,傣医药研究室揭牌仪式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据悉,该研究室是由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联合成立的。傣医药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其天然、无污染、地道独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而享誉东南亚,同时与藏、蒙、维医药并称我国四大民族药物,但目前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傣文(含德宏傣文和西双版纳傣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涉及傣文编码字符集、傣文字型、傣文键盘布局等基础标准的制订和傣文电子出版系统、傣文网站、傣文移动客户端、傣文识别系统、傣文分词系统、傣文语料库、傣文电子词典、傣文机器翻译等应用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的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佛教,随佛经而来的大量的巴利语借词对傣语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傣语中增加了多音节词;充实了傣语的常用词汇;巴利语借词深入到傣语的俗语谚语中;巴利语借词加深了傣语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的分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西双版纳曼底傣泐寨人类学田野研究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的视角,揭示曼底傣泐人在勐神、村寨神及家户神日常宗教实践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认为在曼底,村民们通过想象社区的构建来确定他们的族群认同,而对社区的想象却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神灵赕和竜仪式来增强。  相似文献   

6.
自称“傣端”的白傣系一个跨中国、越南、老挝等国而居的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有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主体分布在越南,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金平县中越边境一带。老挝也有部分分布。白傣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的文字。白傣语亲属称谓是白傣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其他傣族族群的亲属称谓不尽相同,透过这些亲属称谓可以映射出白傣族群的亲属制度及基本婚姻形态。文章着重讨论白傣语的“九族”制亲属称谓系统,并对称谓中“对称与引称”“专称与通称”“敬称与谦称”“从属称与扩展称”等类型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罗爱东 《大自然》2012,(6):52-54
20多年前,怀着对雨林的热爱和向往,我只身一人远离家乡,毅然来到西双版纳工作。刚到保护区,我就听单位的老职工说: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生活着一种神奇的鸟——大嘴雀。关于这种鸟,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在当地傣族人中流传。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6,(6)
正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西南地区的物种宝库。看,大名鼎鼎的黄猄蚁、外表靓丽的三斑阳鼻蟌、蝴蝶树奇观、声鸣远播的大姬蛙和奇妙的各类树蛙,都在这里上演着自己的精彩故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这里生活着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最早的傣语中,西双版纳被称为"勐巴拉娜西",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的确,西双版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可以说,西双版纳是西南地区的物种宝库,吸引着无数生物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前往  相似文献   

9.
案情:安徽芜湖的房老板,他先于2000年10月28日以店名注册了“傣妹”商标,明确该商标使用于餐馆类别。我国新修改的商标法规定自然人可以拥有商标权,房老板为方便商标外出投资扩张,又于2002年10月14日将“傣妹”商标转让到自己名下。房老板准备将“傣妹”火锅引入无锡。不料,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傣泰编年史认为洛人是东南亚大陆傣泰王国的原住民。傣泰人定居于肥沃的河谷低地以后,政治上控制了洛人原住民。为了彻底统治洛人,傣泰统治阶级认同洛人的存在并融入他们的文化,祭拜洛人守护神、让洛人参加重要的王室仪式等,这都反映了洛人对傣泰王国的特殊意义。洛人和傣泰人生活在一起,资源与文化共享。洛人的历史正是景栋历史与清迈历史的发端。无人知晓傣泰人历史上从何迁徙而来,但洛人却在这里安居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傣族群众有一个可贵的优良传统——爱护森林,不砍森林里的树当柴烧.他们当柴烧的,是一种傣语叫“埋黑哩”,即铁刀木的树.傣族人民栽种铁刀木,少说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了.铁刀木又叫铁心树或黑心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南亚和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省均有分布. 铁刀木是一种很理想的薪柴树,它树身高大,生长迅速,提供的薪柴量多.一棵成年的铁刀木,树高可达二十米.五年生的幼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金龙布傣人的丧葬习俗为对象,通过应用"过渡仪式"理论阐述布傣人的人生观,认为丧葬仪式反映了布傣人的祖先崇拜信仰,具有解决社会冲突、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巩固家族、宗族凝聚力;加强姻亲关系;强化族群认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交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而经济交往是族群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云南永平镇"傣人"为研究对象,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多族群日常经济交往实践中,当地"傣人"族群认同是何以达成的。"赶集"是当地特有的经济交往形式,在这个交往过程中,"傣人"通过语言、村落和饮食习俗等实践认同来区分"我者"与"他者"。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种植物叫做“黑心树”,它长得很难看,枝条弯曲,矮小粗壮,当地人无法取材。只有把它砍来当作柴火烧。“黑心树”每年长,每年砍,在农家的锅底燃烧,烧熟了糍耙,烧热了迎客茶。它就是那么无言地活着,毫无尊严地活着。  相似文献   

15.
那安壮语第一人称单数tan6属于当地壮语的特征词,极具地方特色。其来源有两个层面:在共时层面上由那安壮语内部非三身代词tan6转化而来;第二个层面是历时层面,那安壮语第一人称单数tan6与西双版纳傣语taan6、泰国泰语thaan6具有一定的语音对应规律,可能共同来源于古台语非三身代词*daanB。  相似文献   

16.
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傣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干栏”是其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傣族很早就从岭南向南迁徙,两个民族分化后分别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此,其“干栏”式建筑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组织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但“一群人”却不一定就是个组织。只有当“一群人”具备了明确的制度规章,才称其为正式组织,否则就称其为“一盘散沙”  相似文献   

18.
人间的佛花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漫游,经常会听到关于佛教的“五树六花”的故事。它们究竟是哪些植物,又跟佛教有哪些渊源呢?  相似文献   

19.
雨林拓荒者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一座名为“树海行”的群雕,站在中间的长者目光坚毅,远眺前方,一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向着密林深处进发,去探寻雨林的秘密。这位长者就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始人—蔡希陶先生。  相似文献   

20.
棕榈风情     
在西双版纳植物园宁静的湖水边,矗立着壮观的“导弹基地”。其实,它们都是爱好和平的植物—王棕。王棕的树形十分独特,两头细,中间粗,基部又膨大,就像直指蓝天的导弹,只不过这些“导弹”将永远固定在发射架上。看到身形旖旎的棕榈,总会让人联想到热带风情。高大笔直的棕榈树,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城市绿化和景观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