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呷村银多金属矿水源区地质构遣,水文地质特征及试区地下水赘源分布情况,经过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均衡计算,得出了水濠区地下水资源均衡特征,并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地下水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贡北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喜涛 《甘肃科技》2009,25(9):45-48
通过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控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成矿成因,系统的研究西秦岭贡北金矿区少有的灰质砾岩、砂岩型金矿床。对矿区西部及南部的远景预测和找矿靶区的定位。初步认为贡北金矿具有大型金矿的规模特征。  相似文献   

3.
杨阳  杨波  郭海茸 《科技信息》2014,(10):83+86
陕西省城固县双溪地区位于秦岭褶皱系的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及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南山地区位于地台北缘龙门山—大巴山台缘隆褶带。本区内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分别为华力西期、印支期及燕山期,并于印支期造山。通过分析研究,硅石矿主要产于研究区内广泛出露的长角坝岩群,鸡冠岩岩组、底庄沟岩组是铜、铅、金、铁矿的成矿有利层位,在其与岩浆岩的接触带部位形成铜、铅、金、铁矿等多金属矿。本文主要是对双溪地区的硅石矿,兼顾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化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成矿规律及找矿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辽东裂谷中部青城子矿集区为基础,探讨岩相、矿源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总结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建立辽东中部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为区域成矿靶区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东乡铜矿位于江西省东乡县,是一个以铜为主的中型铜(钨)多金属矿床,为赣东北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结合东乡铜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有关区域成矿学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理论,通过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阐明了东乡铜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建立起了该区铜矿床矿床成因模式与找矿模型,进行了找矿预测,对矿区找矿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其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基底岩系;石炭系地层主要作为赋矿岩石,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区内岩浆活动和深层卤水的运移更是使“初始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得到进一步交代、改造和富集的主要原因;矿体的最后定位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有关.其矿床成因主要为以晚古生代同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为主体,并伴有其它成矿作用为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石湖金矿地质概况的基础上,详述了围岩蚀变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总结出成矿演化规律和矿化空间富集规律及综合找矿标志,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7.
徐世民  王振侠 《科技信息》2013,(13):427-428
寿王坟铜铁钼多金属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地质条件控制,矿床经历了长期多阶段地质过程,岩浆具有明显的同源间歇性活动特征,该矿床除具有一般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外,还具有多期矿化、后期改造、叠加成矿的规律。对成矿模式、港湾成矿、凹部成矿提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安山矿区银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区成矿模型,指出了找矿方向,对安山矿区及外围银金矿的寻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琦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804-3812
铅锌矿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金属矿产。为提高云南地区铅锌矿储量,在保山核桃坪地区进行矿产勘探。通过储量评估、构造分析、样品测试及数据分析,认为岩石(性)控矿十分明显,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此地段内磁异常、化探异常,集中分布于核桃坪组及柳水组地层之上,与已知矿床(点)对应较好。已具备一定远景的矿点有陡崖、上厂、草山等。核桃坪铅锌矿的评价和突破,对整个矿区远景扩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预测整个矿区远景储量可达30—40万吨。  相似文献   

10.
邸西京 《汉中科技》2007,(4):38-40,37
陕西南部包括汉中-安康两地区19县,面积51200km^2,地处秦岭地槽与扬子地台分界线两侧,区内地层齐全,岩浆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贵金属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迄今为止,已探明砂金矿床(点)43处,岩金矿床(点)33处,银矿床(点)9处,铂矿床(点)6处。金、银、铂矿成矿规律明显,成矿潜力较大,勉略宁帚状构造、汉中人字型构造及安康莲花状构造是控制贵金属成矿的主要构造形式,为今后勘查及找矿的主要地区。  相似文献   

11.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产于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群中,通过对矿区内断裂、裂隙、褶皱等构造现象进行构造解析后发现:与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控矿因素为深断裂、裂隙及褶皱,其中深断裂控制着成矿环境,裂隙提供了容矿空间,褶皱的转折端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卫宁北山金场子金矿位于构造活动带与稳定地块的过渡转换部位,矿化热液蚀变明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金多金属矿最具找矿潜力的地区之一。通过对金场子矿区金多金属成矿关键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东西(EW)向和北东(NE)向构造是该区主要控矿构造;金场子金矿体主要赋存在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上泥盆统中宁组,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位于黄石坡沟-金场子背斜两翼地层中的EW向断裂与NE向断裂交汇部位是该区最佳的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认识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本区阶段性勘查成果,综合矿区地层、构造,以及矿体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矿体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的研究,总结找矿标志,对今后在本地区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太湖风场特征、湖流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风场对太湖湖流的影响,在太湖不同区域布设6台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和4座气象站,获取同步流场和风场数据,分析夏季风与湖流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a)风场方面,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各观测点间风速差异较大,各观测点间风向随风速减小而差异扩大化。(b)太湖流场具有明显的风生流特征:空间上,大风(时段平均风速在6.7 m/s以上)情况下,西部湖区出现逆时针环流,湖流分层不明显;小风(时段平均风速在3.8 m/s以下)情况下,没有明显的环流出现,上、下层湖流分层明显,各层流向相对稳定但不相同,补偿流发育。(c)流速方面,10 cm/s以下流速比率90%以上,局部区域水流速度在强风条件下可达20 cm/s。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井网渗流场的流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直观地反映出油藏流体在五点法水平井井网间的运动轨迹,利用压降叠加原理获得水平井井网地层压力公式,给出流线生成方法,研究了水平井井网流线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流线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水平渗透率、水平井长度及生产时间对平井井网流线分布影响很大。在不同的水平渗透率下存在不同的合理井距,使水平井的产能达到最大;水平井长度越长,生产井的泄油面积越大,从而提高水平井的产能;生产时间越长,注入井的波及范围越大,油藏的采出程度越高。利用该方法产生的流线分布图能够为剩余油分析、优化水平井网和注入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利用积分控制可以消除误差的特点,对传统的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在模糊控制系统中增加了积分控制。通过系统仿真和在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得到证实:该控制对具有时间滞后的生产过程加速了动态响应过程,提高了稳态精度。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地面实测光谱的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调查是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和找矿预测的依据,也是矿区可耕种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和恢复的依据。在土壤中羟基官能团与重金属游离态阳离子吸附反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面实测光谱及其数据处理,提取了研究区土壤在500 nm、770 nm、1 340 nm和2 100~2 300 nm波段范围内的特征光谱。通过土壤重金属元素与实测光谱特征(吸收深度、吸收面积、反射率比值、对称度)的皮尔森相关分析,确定了参加不同金属元素回归分析的实测光谱特征,建立了基于地面实测光谱估算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回归方程。由此,成功地提取碾子沟-洛金洼多金属矿区土壤中Cu、Pb、Cd、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与检验样本比较,Cu的均方根误差为0.392 1ω(B)/10-6,平均绝对误差为0.300 6ω(B)/10-6。在试验矿区,根据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分布,发现采矿场东北方向有一高值异常区,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另外,采矿场西北农用地中Pb、Cd元素分布相对较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针对意识障碍患者残余脑功能的检测和预后相关性研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探讨了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失匹配负波(MMN)在预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意识恢复及远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MMN检测,之后长期随访其意识水平变化,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微意识状态(MCS)较植物状态(VS)患者出现MMN的可能性更大,而出现MMN的微意识状态患者远期较恢复意识的可能性更大,未出现MMN的植物状态患者恢复意识可能性最小。因此,作为事件诱发脑电的经典范式,MMN有可能预测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并与长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彭家沟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查新工作同样面临同行竞争的挑战,如何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优化客户体验是科技查新人员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对查新工作中遇到的诸如客户来源、咨询接待、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以及查新工作流程设计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一般查新工作的流程进行了细分,并将服务工作向两端延伸,以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科技查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