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李丽 《科技资讯》2007,(35):242-243
现代商业建筑在城市空间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理论探讨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顺序展开,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并结合具体国情,对其公共空间环境进行深层剖析,提出了在现代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中应考虑的原则,以期为今后的设计提出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恒  王文婷 《科技资讯》2011,(35):249-249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尤显其独特和重要之处。季梁公园位于随州市迎宾大道两侧,城东新区的中心位置,对整个新区起到了主要的环境景观协调作用,是随州市对外良好形象构建的门户位置。故本文将季梁公园为载体,分别以滨水轮廓线、建筑退让线及建筑高度的把握为设计要点,制作出随州市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设计方案,为随州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地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以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三期地下空间规划为例,详细探讨了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从如何促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引出地下空间设计导则的编制,以城市设计导则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从人的角度和活动入手,为营造"近人尺度"的地下空间环境提出引导性建议,同时又从城市层面,深入研究地下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广场、道路、绿地、城市市政工程及商业开发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刚性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地下空间设计导则被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环节,成为地块出让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初步构建了控规和地下空间设计导则共同控制地区建设的精细化编制体系,以期为建立成熟的城市立体化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蕊 《科技资讯》2011,(32):125-126
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在城市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绿地的概述,澄清了城市滨水绿地的现状和特点,重点对于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进行阐述,从生态规划的由来、模式入手,继而重点阐述了其原则。并在第三部分突出了生态规划的绿色设计理念,最后描绘了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规划愿景。  相似文献   

5.
邬蒙 《科技资讯》2011,(6):85-86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而后分别探讨了通道系统设计、边界设计、节点空间设计、区域系统设计、标志物设计及标示系统设计的相关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婿 《科技资讯》2013,(26):64-6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象,而后分别探讨了通道系统设计、边界设计、节点空间设计、区域系统设计、标志物设计及标示系统设计的相关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一个休闲时代,城市休闲功能的打造将成为城市经营与城市定位的一个重要方向,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成为了现代生活和城市空间设计所关注的热点。本文运用增长极理论,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布局"太空"模型,以泉州市为例,采用实地调研、Coerldraw绘图等方法,对泉州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在上述模型的理论指导下,构建泉州市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其意义在于,不断满足泉州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优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泉州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琨 《甘肃科技》2022,(4):14-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开始提升,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人们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的要求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城市住宅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居住要求,因此需要对公共空间建筑从户型、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保证建筑公共空间的合理性。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设计意义,分析了城市住宅公共空间建筑设计现状,并从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角度提出公共空间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超 《科技资讯》2007,(29):71-71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在用地上的矛盾,探索新的生存空间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地下空间因自身特点,对空间设计,尤其是公共空间的设计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面对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文琴  周煦 《江西科学》2012,30(5):646-651
通过分析城市滨水空间的需求、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根据实例分析湖滨公园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开发中存在共性的问题,提出湖滨公园的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或建议。在滨水空间的设计中应把握设计原则,理论指导实际,促进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滨水地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策略:突出滨水区在城市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营造亲水空间,重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新城滨水带建设中进行生态规划,并在保护、修复生态大环境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功能,对于整个新城的生态循环和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意在探寻适宜城市滨水带全方位复合型发展的生态规划手法与空间形态,达到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的融合。通过相关文献查阅、现场调研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以宿迁湖滨新区骆马湖滨湖风光带规划为例,针对不同的场地特质(现状自然环境、现状建设情况、外围建设等),划分并整理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定位及其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生态功能,并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要求结合相关的理论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推演出有利于实现城市功能与生态功能统一的骆马湖滨湖带空间手法,从而总结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滨水带空间格局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其涉及的要素众多,服务对象也复杂多样,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本文将安全工程的理论引入到景观设计中,通过对环境景观利用鱼刺图(FBF)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进而有效的分析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中的危险隐患系统,并针对不同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韧性城市"的理念,建构了韧性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及特征;结合各国在新冠疫情中的防疫措施,总结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制度韧性"体系.研究表明,城市公共空间的技术韧性依赖于健康精明的规划干预,包括规划全过程纳入健康影响评估、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使用者的心理感知,定量评估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城市滨水景观质量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研究对象,运用语义分析(SD)法从使用者的心理角度出发,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观进行质量评价。从景观、生态、人文3个方面制定评价因子,针对各评价因子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观美感度、环境整洁度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对视域宽广度、环境视觉趣味性、植被覆盖率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基于评价结果认为,影响滨水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为公众参与度、植物多样性和河流水质,结合秦淮河中华门段景观现状,提出:①提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融合,突出秦淮河景观的独特性,增强游人的归属感;②重视公共参与度,加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秦淮河中华门段的空间功能,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③进一步加强对秦淮河水质的保护与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来营造滨水生态景观,给游人近自然的生态体验。【结论】通过对感知对象的评价,引入SD法分析游人心理感知为评价城市滨水景观质量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有助于聚焦城市滨水景观效能的科学分析,推动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未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更新、韧性城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2021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滨水空间作为城乡"三生"协同发展的重要空间要素,对城乡建设的品质、环境、生态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滨水空间的城市空间、景观建设、水生态修复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互相促进.回顾了2021年滨水空间生态修复研究、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充分考虑到绿地系统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常州市新北区濒临长江,位于其南岸.在新北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首先分析并指出了新北区的现状绿地存在的景观生态格局和过程缺乏连续性、绿地斑块的面积和数量偏少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确立了整体性与连续性、自然优先、地方精神等五条规划原则;然后确立本区域的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效应原理,根据研究需要,将新北区复杂的景观系统分成区域宏观尺度、分区中观尺度以及具体规划设计的微观尺度这三个尺度层次,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到绿地系统的景观和生态两种效应,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并能指导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首先分析评价了新北区的绿地现状,进而提出了本区域的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结构.借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尺度原理,将整个新北区分成“区域宏观尺度、分区中观尺度以及具体规划设计的微观尺度”这3个尺度层次,并且对每个尺度层次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分别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绿地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