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建林教授,男,生于1962年10月,陕西省杨凌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8月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8月-2006年2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系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中轨迹方程的求法杨永刚(宝鸡县县功高中)阎恩让(宝鸡文理学院数学系,陕西·宝鸡,721007)根据形成曲线的几何条件,在适当的坐标系下求出曲线的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也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现列举常用的几种求法如下,并结合一...  相似文献   

3.
1964年6月出生,四川西充人。1985年毕业于四川南充师院(现西华师范大学)数学系。1987年至1990年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攻读李代数方向,获硕士学位。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南开大学做访问学者。1999年考入南开大学,攻读李群李代数方向博士研究生,2002年获搏士学位。2002年12月进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做搏士后,2005年出站。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应用数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4.
张谋成教授     
张谋成教授,男,广东省潮州市人,1935年生,195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81年至1983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数学系学习和研究二年。曾任华南师大数学系代数教研室副主任,数学系副主任;现任数学系主任,兼任广东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欧美同学会副秘书长,《中学数学研究》月刊社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陆洪文,男,1939年10月22日出生于浙江义乌,汉族,民革党员。陆洪文教授于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华罗庚教授的研究生,于1966年毕业。1966年10月至1995年3月任教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代数教研室主任、数  相似文献   

6.
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宝鸡文理学院学者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宝鸡文理学院学者论文的状况,了解在陕西高校中的排位。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陕西地区高校以及宝鸡文理学院学者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及结论宝鸡文理学院物理系杨子元教授2000年发表在《无机材料学报》上的一篇论文是Ei Compendex数据库最早收录的宝鸡文理学院学者的论文;物理系是宝鸡文理学院最多的论文来源单位,累计收录21篇,其次化学化工系8篇,数学系5篇,机电工程系4篇。宝鸡文理学院收录最多作者是杨子元教授(5篇),其次是张亚妮博士,被收录了4篇。收录3篇的有王润轩教授、赵天绪教授、魏群博士和张林博士。就总体收录量而言,宝鸡文理学院在入选Ei Compendex数据库的24所陕西高校中排名第17位。  相似文献   

7.
文理学人     
韩玉强,男,1962年生于陕西省扶风县。1984年7月于西北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1984-1985年在解放军第7226工厂任技术员,1985-1992年在原宝鸡大学任教,1992年至今在宝鸡文理学院任教。2000~2001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修研究生课程。2012年12月晋升教授。现为宝鸡文理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宝鸡文理学院"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我校数学系于1978年組成一个孤立子問題討論班。討論班成員来自数学系的計算、几何、代数、数理方法、高等数学、函数論、微分方程等教研室,近代物理系也有两位老师参加;此外,北京大学数学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也曾各有一位同志参加了討論班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7月23~26日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了"量子代数与物理国际会议"。本次活动主要由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所主办,主要组织者有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葛墨林院士、白承铭教授与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数学系景乃桓教授。  相似文献   

10.
陈承东 ,男 ,1 940年 1 2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 95 5年初中毕业于上海市钱业中学(现为上海新中中学 ) ,1 95 8年高中毕业于同济中学 ,1 967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数学系 ,1 967年到 1 968年在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中学任教 ,1 968年到 1 973年下放到江西省武宁县罗坪公社 ,1 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并取得硕士学位 ,1 981年到仿在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任教。 1 987年被评为副教授 ,1 993年被评为教授 ,1 999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陈承东教授 1 981年开始致力于基础数学代数学科代数群方向的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主要是代数群的表示 ,李…  相似文献   

11.
祝家贵,男,中共党员,1961年 12月出生。1980年毕业于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同年留校任教。1984年考取北京师大首届助教进修班。1995年考取首都师大硕士研究生,于1998年毕业。现为数学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Hopf代数、环的同调与代数K-理论。执教以来,先后独立讲授《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实变函数》、《高等数学》和《近世代数》等课程。1990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3年荣获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赛一等奖。 现已公开发表十余篇论文。主持省教委立项项目《关于 …  相似文献   

12.
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的游宏教授,1948年1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代数方向的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晋升为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历任数学系副主任,系主任;并于1987~1989、1992~1993年先后两次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乃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修学习。1994年11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底,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任教,先后担任数学系副主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1995年于吉林大学获…  相似文献   

13.
湖南理工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系(以下简称数学系)创建于1972年。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设有分析、代数几何、信息技术、计算数学、高等数学等5个教研室;已建成数学实验室1个,下设信息与计算科学、  相似文献   

14.
对高等代数方法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作了探讨,初步揭示大学数学系各专业的两门重要的基础课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之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公布结果,宝鸡文理学院有5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批准经费167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分别是,哲学系王红梅博士申报的"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20万)",化学化工学院陈虎魁教授申报的"含氟气体中MgF2的高温氧化及镁和其合金元素对该氧化的影响及机制(75万)",数学系杜红珍副教授申报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技术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  相似文献   

16.
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的游宏教授,1948年1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7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数学系,1978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代数方向的研究生,1981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0晋升为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历任数学系副主任,系主任;并于1987~1989、1992~1993年先后两次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乃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修学习.……  相似文献   

17.
文理学人     
正王参军,男,1979年生于陕西省礼泉县。2001年7月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物理系,后留校任教,2003年9月~2009年7月在云南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分别于2008年、2011年赴台湾中原大学物理系访问交流。2014年被评定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0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1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宝鸡文理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陕西省物  相似文献   

18.
山东代数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2002年12月6~8日在聊城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代数学会秘书长德州学院李玉文教授主持会议。聊城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系副主任赵建立教授、山东代数学会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李师正教授在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会议讨论了以下问题:(1)本科用高等代数教材及习题课讲义的编写问题。(2)关于明年暑期召开的《全国代数数学研讨会及2003年山东代数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学系是宝鸡文理学院建系较早的系部之一,建立于1975年。30余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科研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数学系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本科专业和“数学教育”高职专业,截止2007年底在校学生1360余人。“基础数学”学科于2001年5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省级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06年7月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9月数学系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联合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数学系设有函数论、几何、代数、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五个教研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和…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数学系是中国第一个大学数学系。在数学门时期,没有严格落实1913年教育部《大学规程》规定的课程,所设专门科目较少,但分析、代数、几何方面的基本科目形成一定规模。1919年之后,至迟自1923年起,课程发生大规模扩张,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对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数学系的课程设置可能具有示范性影响。1931年江泽涵主持系务后,课程再次变革,即注重设置数学专业必备的基本科目与20世纪纯粹数学扩张以后新涌现的或重要的专门科目,删减一批长期设置的科目,使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这次变革体现了江泽涵、冯祖荀和胡濬济主张的大学数学教育"惟宜与以普遍智识"的精神,也受到美国数学家奥斯古德的影响,是进入20世纪30年代北京大学数学系专门人才培养成效渐趋显著的主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