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目前我国对于NOx的污染排放问题也更为重视,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兰州石化公司化肥厂动力车间3台锅炉实施烟气脱硝工程改造,采用低氮燃烧、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SCR)联合脱硝技术,分三段脱除烟气中NOx,使NOx排放含量不高于100mg/Nm3。脱硝项目投运后,经联合调试达到了锅炉煤粉专烧时NOx含量达标排放。介绍了低氮燃烧+SNCR+SCR脱硝技术在固态排渣、平衡通风、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的应用,简述其改造技术特点和工艺流程,并通过实际运行调节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2.
林友强  甘同昌 《科技资讯》2009,(20):106-106
氮氧化物(以下简称NOx)是造成城市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电厂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文章结合城市地区电厂特点,分别介绍了国内主流的低氮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不同的技术特点,并对城市地区电厂实施脱硝改造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张林 《科技信息》2012,(12):370-371
本文介绍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原理及控制技术,并以广州发电厂为例,详细阐述了低氮燃烧+SCR技术在220T/H燃煤锅炉上的工程应用以及双尺度燃烧技术要点。分析了应用低氮燃烧+SCR脱硝技术来减少NOx排放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为同类锅炉提供了借鉴,该方法适合对NOx排放标准严格的地区锅炉的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蓄热式辐射管可将助燃空气预热到接近1 000℃,如果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烟气中NOx含量会很高。文中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降低天然气蓄热式辐射管的NOx含量的措施,指出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强化辐射管内传热等技术可有效的控制辐射管中NOx的生成。研究认为,进一步降低NOx含量,有两种方式可选择:一是在辐射管设置内衬管,同时通过加插入件,强化辐射管内燃烧的高温气体与管壁的传热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含量,并且该方法还有降低排烟温度的好处;二是在设置内衬管的基础上,通过烟气再循环,降低辐射管燃烧区的O2含量,减少NOx含量,且烟气再循环还有改善辐射管表面温度均匀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W火焰锅炉炉膛温度高、NOx排放量非常大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W火焰锅炉的低氮燃烧、SNCR、SCR宽负荷联合脱硝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将改造方案应用于湖南大唐某电厂600MW锅炉机组。改造效果表明,低氮燃烧、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结合了LNB、SNCR、SCR各自的优点,在保证烟气中NOx排放达标的前提下,能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性。故它非常适用于W火焰锅炉机组。  相似文献   

6.
王纲 《科技资讯》2011,(19):79-80
根据NOx生成原理及控制技术,拟定了低氮燃烧加SNCR的脱硝工艺路线。并结合某220t/h普通煤粉锅炉脱硝项目,分析了具体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并根据投运效果证明该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数据表明,SNCR+SCR联合脱硝系统,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使进入SCR催化剂入口截面的NH3、NOx浓度分布尽量均匀,达到提高SCR催化剂的使用功效,即试验目的是提高SNCR+SCR整体脱硝效率,而不是单独提高的SNCR或SCR脱硝效率,SCR充分利用SNCR的没有反应的逃逸氨气,进一步提高了脱硝效率。这种SNCR+SCR联合的脱硝工艺的成功应用,给我国脱硝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环境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火力发电厂的烟气排放中NOx的危害越来越大。本文列举了影响燃料分级燃烧技术的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origin软件对该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对降低火力发电厂NOx排放,提高低NOx分级燃烧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阐述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单阐述了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从布置方式、工艺流程、主要系统和催化剂类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SCR法烟气脱硝的技术特点,以供国内电力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电厂建设和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CFD计算软件FLUENT6.1,对煤粉炉天然气再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再燃烧工况下,NOx、CO2、CO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飞灰含碳量与煤粉炉热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气再燃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NOx的排放量,且燃料燃烧充分,煤粉炉热效率较高.给出了在保证煤粉炉较高热效率前提下,有效降低NOx排放的天然气再燃量、天然气投射位置以及再燃烧区过量空气系数.NOx排放浓度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表明计算方法可用于工程实际.对现有锅炉进行一定的结构改造,通过天然气再燃可达到高效降低NOx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更严格的电厂燃煤锅炉NOx排放标准,须采用多种脱硝技术或进行优化升级。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4种脱硝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表明:FeⅡEDTA湿法络合脱硝技术的综合评价最好,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吸收液的再生和利用;电子束照射法脱硝技术的关键在于降低自身耗电量;杂多酸法脱硝技术适合搭配其他脱硝工艺使用;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脱硝技术中脉冲电源的性能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75t/h旋风炉NOx排放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低氮燃烧、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对锅炉进行脱硝改造。分析了NOx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运行时的控制策略。讨论了锅炉因脱硝改造出现的二次室结焦、积灰严重等现象,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粉的高效、低污染燃烧一直都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煤粉在炉膛内燃烧过程氮氧化物(NOx)的生成,分析比较了燃烧温度对热力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炉内的组分以及煤粉颗粒在炉膛中的停留时间等的影响,并对NOx控制技术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得出结论。随着燃烧温度增高,热力型NOx成指数关系增长,燃料型NOx的生成速率是降低的,还原速率是升高的。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勇 《太原科技》2007,164(9):73-74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烟气脱硝技术在国外的广泛应用,介绍了NOx的危害、脱硝工艺、脱硝控制系统和脱硝业绩等,展望了SCR法脱硝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甲烷含量天然气在实际发动机中燃烧温度过高、NOx排放过高的问题,利用定容燃烧弹实验和Chemkin软件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预混层流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稀释比和稀释气种类(N2和CO2)对混合气的层流火焰速度、NOx摩尔分数、燃烧压力和燃烧期等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层流火焰速度、质量燃烧率和热释放率均随稀释比的增加而减小,稀释气添加导致火焰温度下降,从而降低了NOx摩尔分数。Markstein长度和火焰厚度都随稀释比的增加而增加,火焰流动不稳定性得到抑制。添加稀释气导致燃烧压力峰值和压力升高率降低、燃烧期延长,与N2相比,CO2对混合气燃烧特性的稀释效果更加显著,从而为通过废气再循环技术路径降低高甲烷含量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温度,控制NOx排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注入烟气脱硝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羟基自由基烟气脱硝效率,采用强电离电场放电方法制取高浓度羟基自由基,并直接注入烟气中氧化NOx生成硝酸,整个过程无催化剂、吸收剂.研究了·OH注入量和气体温度的变化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O及NOx的脱除率随·OH注入量的增大明显上升,烟气温度为70℃,流量1.2 m3/h,NO被完全脱除,NOx脱除率可达92%以上.温度是影响脱硝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温度每升高10℃,NOx脱除率降低约13.3%.在一定范围内,NOx初始浓度对于脱硝率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7.
煤制气再燃降低NOx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作为气体再燃燃料降低NOx的排放.选取了两种典型的空气气化和纯氧气化的煤制气作为再燃燃料,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讨了再燃区温度、再燃区停留时间及再燃燃料比例等因素对降低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制气的再燃脱硝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在高温时,煤制气的脱硝能力比较强;随着再燃区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加强;随着再燃量的增加而增强,在相同再燃量的情况下,两种煤制气的还原效果大约相差5%,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18.
吴载群 《科技资讯》2008,(30):74-74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是电厂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主要手段。本文以黄埔发电厂6号锅炉燃烧系统改造为例,介绍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缸内直喷汽油机(GDI)存在的主要排放未燃HC和NOx问题,提出了燃烧理论空燃比的复合喷射燃烧技术,运用了废气再循环(EGR)分层技术.复合喷射通过稳压腔辅助喷射燃油和缸内直接喷射燃油,使缸内形成准均质混合气,以满足各种工况下GDI对混合气的要求.在负荷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的范围内都可避免出现过稀区、过浓区,这利于燃烧并减少HC排放;利用在进气管上设计的独特的废气通道,通过滚流分层充气方法,将进气冲程再循环的废气和油气分层,以形成废气-油气-废气馅饼状分层,从而提高了废气再循环率,降低了NOx排放.两种技术的结合,可以解决GDI发动机存在的主要排放问题.实验证明:复合燃烧系统与EGR分层充气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各种工况下降低NOx排放,降低量为61%;可以降低冷启动时的HC排放,降低量至少为50%.  相似文献   

20.
车珊珊  邓辽 《广东科技》2014,(10):93-94
在煤能源发电的过程中,优化烟气脱硝方案,减少大气污染成为研究重点。结合广东云浮电厂的脱硝实例,介绍了燃烧过程及炉后烟气脱硝技术,对于脱硝系统的优化、其附属设备的改进、产生的经济效益展开了分析,旨在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