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运行安全,正确认识高地下水位带来的危害,结合郑州高地下水位渠段运行情况,采取工程和调度相结合措施,减小地下水位抬升产生顶托力对衬砌面板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工隧洞断层大量涌水无法开挖的情况,结合地质探孔取得的成果,采用高性能HSC超细水泥全断面超前预注浆技术进行处理,达到了阻水效果。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应用从注浆材料性能、主要技术指标、超前预注浆工艺等方面进行阐述超前预注浆技术在水工隧洞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某过街隧道施工开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提出了两种隧道开挖方法:一种是中导洞+CRD法;一种是中导洞+CD法。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两种开挖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沉降位移控制和应力控制计算分析得出,中导洞+CRD法和中导洞+CD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调蓄工程能够解决需水来水过程不匹配、用水引水不协调的局面。在开挖调蓄水库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土方作业,如何有效处置好大量土方的开挖回填弃运等工作是决定调蓄工程设计成败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以周口市东新区引黄调蓄工程为例,分析介绍合理经济的土方处置方案,通过比选,调蓄工程采用排水开挖方案进行成湖施工,弃土方案采用集中堆放与回填周边洼地相结合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黄河标准化堤段背河堤肩和堤坡纵向裂缝情况的调查研究,采用测量、开挖勘探、地质雷达探测等方法,揭示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分析了堤顶裂缝的形成机理,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治理对策。提出了采用锥探灌浆充填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塌方是水工隧洞施工中常见事故,造成塌方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等都是有可能造成隧洞塌方的原因。本文结合隧洞塌方处理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洞塌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并顺利通过塌方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事故的处理提供了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明贵州某地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现场地质背景及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塌陷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充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其不良地质体进行勘查。【结果】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清了地表覆盖层厚度及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清了塌陷区的节理裂隙发育带;通过充电法大致查清了地下水径流方向及位置。【结论】该地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某隧道开挖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平衡,地表形成“土洞”,最终导致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8.
齐宁 《河南科技》2015,(2):95-97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采用注浆技术对铁路路基采空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物探及钻探确定采空区注浆治理范围,确定治理方案,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充填了采空区空洞,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张祥辉 《河南科技》2013,(19):62-64
本工程以全寿命周期理念,指导杆塔基础及电缆排管优化。结合电缆走径通道环境,根据地质条件和电缆构筑物受力特点,合理选择本工程杆塔基础和电缆构筑物型式。钢管杆采用C30灌注桩基础,电缆构筑物采用电缆排管直埋、电缆拉管穿越及电缆工井。非过路段电缆,采用排管直埋方式,安全适用、降低投资。过路段电缆,采用拉管穿越方式,技术先进、安全适用,避免路面开挖对交通影响。合理优化拉管埋深,确保拉管与其它地下管线相互安全、互不影响。根据电缆容量、拉管埋深以及方便工井内作业等要素优选电缆工井体积。桩基础根据地质报告优化设计,减少工程材料量。通过对杆塔基础和电缆构筑物优化及创新,节约工程材料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节省投资。避免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洞口围岩常年裸露,受自然风化作用,隧道洞口围岩较为破碎,而且洞口段往往含水量较大,因此隧道进、出洞是较易发生塌方等安全事故的地段,隧道施工应予以重视,隧道洞口塌方的处理方案及适用工程地质和围岩是应该研究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具体的依托工程,对隧道出口塌方处理方案进行初步探讨,为施工处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青岛地区某暗挖车站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典型的土岩组合地层条件,得出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左右导洞开挖所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纵向上,随着掌子面的不断推进,地表沉降可分为微弱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和变形稳定阶段;横向上,左导洞的先行开挖会在隧道中线左侧上方形成单侧地表沉降槽,待左右导洞完全开挖后则会在隧道中线两边形成双侧地表沉降槽,其影响范围为隧道中线两侧10m左右。进一步对引发地表沉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旨在控制地表沉降的相应技术方案,这对后续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青岛地区某暗挖车站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对施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地区典型的土岩组合地层条件,得出拱盖法施工过程中左右导洞开挖所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纵向上,随着掌子面的不断推进,地表沉降可分为微弱变形阶段、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变形阶段和变形稳定阶段;横向上,左导洞的先行开挖会在隧道中线左侧上方形成单侧地表沉降槽,待左右导洞完全开挖后则会在隧道中线两边形成双侧地表沉降槽,其影响范围为隧道中线两侧10m左右。进一步对引发地表沉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旨在控制地表沉降的相应技术方案,这对后续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地铁施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平定向钻机在非开挖领域相关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地质条件、地下环境等日趋复杂,非开挖规模越来越大,大型水平定向钻机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水平定向钻的大部分作业都要靠动力头完成,所以它的强度和使用寿命都是整机能否持续正常运作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的国内外水平定向钻机结构,对水平定向钻机动力头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动力头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特别地,本文分别以"同轴双动力驱动"方案和"扇形双动力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对比分析,权衡利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九龙峡隧道的塌方段工程地质环境情况、设计支护、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塌方具体情况,分析主要为岩石强度低和节理裂隙发育原因和施工原因,并总结了施工处理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提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东洲  凌涛 《河南科技》2013,(9):122-123
近年来我国隧道工程事故不断,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地质复杂的明月山特长隧道为例,对该隧道施工时可能会出现的涌水突泥事故编制了应急救援预案,并用以指导现场,确保隧道施工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能够有效应对处理,降低事故灾害给施工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支护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兰州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五里铺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内支撑"围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周围土体的沉降规律及范围,桩后土体的水平位移等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施设不同位置钢支撑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和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原方案在控制变形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且桩体最大水平位移减小0.36mm.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2021,(2):115-117
我国地质类型复杂多样,大开挖埋管施工技术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长,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一项新型的管道非开挖定向钻进技术应用而生,其具有环境破坏小、施工效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优势。但是,该作业属于隐蔽工程施工,存在作业环境不明、风险因素错综复杂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杭州三堡排涝工程的场地土质较差,地层为冲(吹)填土,填土以下为软弱原状砂质粉土,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单位必须在堤脚防冲、箱涵基础加固上采用高压旋喷桩方案。该文通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的高压旋喷桩试验,分析高压旋喷桩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21,(1):92-94
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会迅速被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如何避免或消除地基的湿陷或因少量湿陷对结构造成的危害是该复杂地质工程施工的一大难题。本文结合太原市双塔北路道路改造工程,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顺利完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通道深基坑工程施工,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地质地下通道深基坑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某小学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FLAC~(3D)建立了基坑开挖的三维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及土钉墙支护进行模拟,分析了水平位移及土钉墙受力特点,水平位移随开挖过程不断增大,沿基坑深度呈"C"型分布,最大位移达18mm;土钉最大应力在靠近坡面位置,混凝土面层弯矩沿深度逐渐增大。研究表明,土钉墙支护方案是可行,能够有效地抑制基坑变形,保证基坑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