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学习效应:跨国公司行为新解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全球学习理论对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和竞争优势来源提出新的解释。全球学习是跨国公司应对复杂动态国际竞争环境作出的行为上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通过其遍布全球的海外单位角色的转变得以显现。从全球各个区位获取知识,并实现在整个公司的传递和分享,是跨国公司这一组织形式所具有的优势,并可促进跨国公司的知识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普遍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运作实现在全球的管理。跨国公司在进入我国时,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运作对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文章首先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所采取的攻势种类入手,分析其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其次探讨了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受影响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此从国家宏观和企业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有效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林  张潇日 《科技资讯》2008,(6):213-214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挑战,为了实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经营单位之间的协作,跨国公司必须有能力整合来自不同单位的知识,并不断发展组织知识资源以供各业务单位使用和共享。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跨国公司的企业组织行为,探讨了企业组织行为在跨国公司经营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乃军 《科技潮》2001,(7):70-71
不管我们是否自愿,不管是属于新经济领域,还是传统行业,我们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因素,以企业的知识资本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知识管理已经在全球兴起,微软、IBM、通用电气等跨国巨头已经成为我们树立了知识管理成功的典范。在垒球化的知识管理浪潮中,中国企业处于的困境是:一方面电子化水平较低,员工计算机使用能力差;一方面,我们的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不高,却不得不应对网络化技术和知识管理武装起来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另一方面,成功的知识管理必须采用先  相似文献   

5.
从跨国公司新理论界面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学习的战略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学习与战略”视角,探索跨国公司理论创新的内涵、方向和重点,分析跨国公司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关系,并结合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提出“全球学习战略是中国企业在当今形势下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的新思路。然后以此为界面,从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双向路径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构建及展开,为国内企业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提供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源是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控制是跨国公司控制合资企业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跨国公司通过对合资企业的知识转移与知识管理实现了对合资企业的知识控制,由于不同的知识其可转移性有较大差异,通过知识流运动机理的阐述分析知识的转移和积累过程,探析母公司在两个层面上对合资企业的知识控制过程,并通过反馈系统监控企业的运营状况,这对于进一步调整母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知识转移、控制力的强弱和控制幅度的大小,分析跨国合资企业中的知识控制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毅 《世界博览》2009,(22):42-43,46
跨国公司在管理上具有明显的"全球战略"特色,他们放眼全球资源和市场,优化价值链、创造企业内部的国际化分工。互惠与协调,是跨国公司和东道国都必须考虑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并不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而是寻求一种全球布局。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巨额资产、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更是将其触角伸展至全球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受到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企业吸收知识的能力,企业转化知识的能力,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以及所在区域资源环境的影响。通过探讨这些因素,界定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并归纳其主要特点,整理出分析框架。最后,将评价因子分为五类指标,进而建立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的测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为视角,选择2009~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跨国公司OFDI事件为研究样本,基于高阶理论探索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CEO管理认知异质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维度)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CEO风险忍受对CEO管理认知异质性与跨国公司OFDI政治风险区位偏好之间U型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母子公司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关系,与外部市场机制相比,更有效的知识传递是母子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母子公司可以看成是在跨国公司不同单元之间进行的资源交易的网络关系.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企业战略性资源,作为知识最直接载体的人,已成为跨国公司最为核心的资源,从而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显得重要.通过母子公司内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构建跨国公司知识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11.
马思聪 《科技信息》2007,(16):143-14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在加入WTO后,将直接面临跨国公司的竞争与挑战,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正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当今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的竞争。建立有效的供应链战略,成为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企业必须加强供应链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随着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内的角色和地位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韩江  杨琳 《科技信息》2010,(33):I0224-I0225
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采用知识管理战略以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而作为知识管理关键环节的知识共享对跨国组织行为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知识共享的主体是人,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能促进跨国公司的知识共享和传播,克服知识管理所面临跨越国界这一巨大困难。本文围绕“人”这一因素,分析了“人”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知识共享的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确定跨国公司全球利润及转让价格变动对跨国公司全球利润影响的模型,模型中包含:母国所得税税率;国外所得税税率;预提税税率;子公司收益留存率;进出口关税税率等变量,建立模型的目的在于帮助跨国公司管理者制定转让定价政策.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战略意图 ,增强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将生产制造、研发和运营销售与其全球网络接轨 ,实现一体化运营。研发活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和全球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阐述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现状和趋势 ,分析了中国面临R&D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研发全球化环境下中国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回任人员国际知识转移是跨国公司打造全球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际知识定义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社会互动的角度提出了跨国公司回任人员国际知识转移的互动模型,分析了模型中的4个基本要素的特性,包括回任人员特性、母公司特性、国际知识特性和转移机会,探讨了这些特性的影响因素与回任人员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版图进行新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也在重新调整。管理运营中心、制造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等是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的主要环节,中国进一步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制造业转移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苟小芹 《甘肃科技》2013,29(1):86-87,24
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图书馆管理过程中推行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从知识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以及知识管理系统,论述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加大了在华的投资力度,跨国公司进行战略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其战略的形态、特征还要根据理论和现实选择合适的战略结构以适应中国本土化的市场,对中国经济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分析最终决定了跨国公司的调整和动向.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全球化与新型国际分工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国公司生产和营销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设在其他国家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所控制和管理的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国际生产和营销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推动跨国公司生产和营销全球化的动力是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和利用各国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20.
1、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化和知识化,一个普遍的共识已经形成,即21世纪将是跨国公司的时代。据统计,在世界10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有51个属于跨国公司。这就雄辩地说明,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并仍将成为世界经济运动中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甚至是主宰力的成份。2、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是三大关键。而其中,研发中心是跨国公司的“大脑”与“灵魂”。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花落何处,既表明其对当地投资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对当地人力资源及研发环境品质的垂青。也表明当地利用外资达到了更高更新的水平。3、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必然地引发了跨国公司战略模式的相应变化,因此。在积极引进国际资本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必须敏感地关注其发展战略中某些非常重要的变异,如近几年出现的研发活动本土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