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高校毕业生任重而道远。研究大学生如何通过自我内外在竞争力的提高达成高质量就业,从而对整个社会完成充分的就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以下将从社会管理创新下就业协同、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的定义及大学生自身如何通过提升内外在竞争力来达成高质量就业的路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路径,主要体现在就业动力的5个方面。基于政府(G)高校(U)学生(S)企业(E)媒体(M)就业协同模型,指明点线面协同在内的16条就业路径及其助推方向。  相似文献   

2.
黄以昭 《科技信息》2009,(16):354-354,357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然而“扩招”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让上百万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问题。尤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整体就业环境相当紧张的当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更是刻不容缓。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三方面因素:政府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第三部分提出解决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若干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只要党和国家重视,政府调配得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学校以及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会得到很好地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刘芳芳 《科技信息》2011,(12):I0044-I00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关注的热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然后分析了当今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从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学生个人等方面提出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炳曦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96-197,200
面对就业难的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我国重大的人才战略转变.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政策,及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剖析,并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难倍受社会关注。究其原由,关涉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就高校自身而言,构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应确立多样化的服务理念和市场导向的服务模式,建立和健全专业化的就业服务机制,设置全程化的就业服务课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的就业服务网络系统,以全力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其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以及高校的进一步扩招,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制约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应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实现政府、高校及个人等多方资源的协同努力,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近些年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断凸显,尤其是大量农村籍大学生无法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给政府和社会造成极大压力,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由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现出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结为高校扩招是个伪问题.目前,许多高校负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组织机构尚未寻求到科学合理的工作路径,尚未健全各部门统一协调的管理工作职责,不能形成完善的、富有针对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研究,形成科学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变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大学生就业难外部原因是主体,内部原因是关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政府应"软硬兼施",高校应"刚柔并济",大学生应"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0.
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其中制度非均衡现象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高校教育体制落后;就业观念陈旧;就业机制更新滞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也应该从不同的制度变迁方式中探求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娅仙 《科技信息》2010,(36):401-401,403
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增长变缓、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使大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不同视角,分析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学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社会就业压力随之剧增。究本溯源,就业政策法规不健全、人才竞争机制不合理、就业指导课程不完善、大学生自身素质较低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宏观保障;市场应构建公平人才竞争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大学生应提升自身整体就业素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四方共同参与,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创新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萌 《科技信息》2008,(2):193-193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分配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并在短期内无好转趋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性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多渠道创新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张爱芳 《科技资讯》2014,(30):231-231
高校就业工作关系着高校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的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解决就业难问题是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该文从辅导员角度,通过拓展大学生对于"学"的正确认知,促使其躬行于"学",引导大学生塑造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提升大学生的求职技能等六个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索出辅导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对高校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艾山江 《科技信息》2012,(12):96-97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与创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目前形势下,从大学生就业工作上存在问题等角度总结分析了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应发挥的作用,认为高校共青团和大学生都应当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解决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实效措施,就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在大学生就业上的作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点和重要环节,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基础上,对高校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吴进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0,(29):211-211,213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高校扩招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这逐步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政府部门也将解决大学生就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成因,提出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个人四方面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与非贫困生相比,高校贫困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甘肃地处中国西部,受地理位置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突出.本论述通过对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以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国家、社会、学校、自身四个方面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和学生忧心的社会性问题,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和高等学府教育的改革,更是对民族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世琼  黎华 《科技信息》2006,(7):331-332
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增长很快,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最重大的环节,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建设。本文将从计算机专业前景入手结合高校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两个方面分析怎样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关系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必由之路,以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系提供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措施和手段的观点。从而使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加具体(就业能力强);为如何培养的问题阐明了策略和措施(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这对促进当前高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问题都是很有意义和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