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在更新最优权值时存在时间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holesky分解的矩阵求逆算法实现架构。该实现架构主要包括协方差矩阵计算模块、Cholesky分解模块、计算下三角矩阵的逆矩阵模块、三角矩阵相乘和权值计算模块。本设计可完成在最短权值更新时间的前提下,对高阶采样矩阵进行求逆运算。仿真结果表明,在FPGA的硬件平台上,一次权值的更新时间只需要1.2 ms。本设计为自适应抗干扰快速求解权值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存在类似需求的权值求解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雷达数字波束形成器性能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原理、组成和实现方法 ,给出了实验结果 ,验证了一些关键技术 ,表明数字波束形成 ( DBF)是提高雷达天线性能强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限采样数据样本中含有期望信号时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任何参数设定的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利用收缩方法得到一个增强的协方差矩阵估计值,替代传统的采样协方差矩阵,提高了算法的性能.为了克服信号导向矢量存在误差时对波束形成器性能的影响,对算法进行进一步的扩充,使其既能改善小快拍时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值又能克服期望信号导向矢量的失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改善小快拍情况下波束形成器的性能,而且还能克服期望信号导向矢量失配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WL-SMILMS)。该算法采用小波函数将夹杂干扰噪声的来波信号变换在多尺度频域,对高频部分采用采样矩阵求逆算法(SMI)进行权矢量更新,对低频部分采用最小均方误差算法(LMS)进行权矢量更新,用两部分融合后的权矢量更新滤波器抽头权值,实现数字波束形成。该算法克服了SMI算法计算复杂度高、旁瓣偏高的缺点,比LMS算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实现了收敛率和计算复杂度的高度兼顾。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系统中多处理器协同工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多处理器共享资源和数据传输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可以用多个普通处理器代替一个性能较高的处理器。通过对单总线、IIC总线、异步串行数据传输以及并行数据传输的分析和比较,根据其优缺点和应用场合,设计出一个比较适合单片机系统的数据传输协议,以降低应用系统开发成本和周期。  相似文献   

6.
基于LCMV的IQRD-SMI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QR分解采样矩阵求逆算法(QRD-SMI算法)是一种较流行的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但其需要前向和后向代入才能得到自适应权向量w,从而导致其实时性和并行性能欠佳.在QRD-SMI算法的基础上,采用逆QR分解方法,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前向和后向代入而能全速/并行得到实时权向量w的一种逆QR分解SMI算法(IQRD-SMI算法),给出其易于硬件并行实现的Systolic阵结构.该算法能克服QRD-SMI算法并行性和实时性欠佳的缺点,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并行权向量抽取.仿真结果和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和智能天线技术来克服限制系统容量的符号间干扰(ISI)和同信道干扰(CCI).在OFDM调制技术下,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传输中最主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误比特率(BER),研究了基于最小误比特率(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与现有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相比,MBER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直接最小化OFDM系统的BER,保证了信号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基于MBER准则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比基于MMSE准则的波束形成器能更好地接收期望用户的信号,系统的BER更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并行多处理器系统的任务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并行多处理器系统的任务调度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混合遗传算法(HGA).HGA使用拓扑排序表的交叉来保证下代的合法性和搜索空间的全局性,为了提高HGA的收敛速度,根据拉马克进化理论,在交叉算子中使用贪婪策略来提高个体的适应值,模拟结果显示HGA的调度结果和算法的时间复杂性都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当有源干扰进入主瓣时,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方向图会在主瓣内出现严重波形失真,主瓣内形成零陷,旁瓣电平陡增等问题。为此,利用泰勒估计获得真实协方差矩阵的估计,通过特征分解构建特征投影矩阵,构造旁瓣零陷加深的凸优化模型求解自适应阵列权值矢量,最后将此抑制干扰的方法和基于阻塞矩阵预处理与基于特征投影预处理等两类预处理方法进行实验仿真及性能对比,从而证明了基于泰勒估计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F240的新型电网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同时完成对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检测,消除了电压和电流相位差的测量误差;给出了相关监控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中的关键部分进行了讨论.插值FFT算法的引入使该系统的测量精度进一步提高.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完成对电网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基于LCMV的MQRD-SMI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QRD-SM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前向和后向代入而能全速/并行得到实时权向量W的一种混合型QRD-SMI算法(MQRD-SMI),并给出其易于硬件并行实现的Sys-tolic阵结构.该算法能完全克服QRD-SMI算法并行性和实时性欠佳的缺点,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并行权向量抽取.仿真结果和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多处理机系统在访问共享数据时产生的假共享问题, 在分析多处理机系统高速缓存中假共享的产 生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克服多处理机系统高速缓存中假共享方法。 在 UNIX 系统的 UNIX 进程中采用临界段 技术, 将所有计算分割成若干部分, 并将每个部分都安排在一个进程中, 每个进程都将自己的结果加到累加结 果中, 产生最后结果。 存放最后结果的存储器单元由若干个进程共享, 并由锁机制保护访问。 通过仿真实验表 明, 该方法能消除多处理机系统的乒乓效应, 提高整个系统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3.
实时多处理器容错算法是实时系统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了一个动态处理非周期实时任务的容错算法.提出了对待实时任务的基、副版本采用不同的处理器分配策略.对于基版本,尽量提前任务的开始时间;对于副版本,尽量延迟任务的开始时间.通过实验模拟研究了算法的性能.实验表明,算法调度的成功率跟处理器个数、任务数以及任务计算时间有关.与采用单一处理器分配策略相比,具有较高的调度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NP(Non-Polynomial)完全问题,现有的算法主要是启发式算法,性能还有待提高。基于粒子群优化智能算法,提出一种新的任务调度算法,目标是在满足任务之间优先关系的条件下,使所有任务整体完成时间最小。算法将粒子位置和任务高度作为任务的优先级,通过表调度技术生成有效的调度方案,并将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长度作为粒子的适应值。首先随机产生一群粒子,然后通过使用全局模型的粒子状态更新策略不断迭代,获得可以接受的任务调度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相比,调度长度提高14.7%,运行时间缩短近一半,特别适合于求解规模较大的多处理器任务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处理器系统上的最优任务分配的研究是有效利用系统资源处理实际问题的热点课题,文章在考虑任务可分和任务不可分的两种多处理器最优任务分配问题上,首次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在处理器的个数大于1时都是NP-完全问题,其次给出了一个有效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16.
王晓燕 《科技信息》2012,(21):41+75-41,75
针对现代信号处理的数据量大和实时性高的特点,要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及其他高速逻辑器件配合进行处理,硬件平台以6片TS201和一片FPGA为核心,通过连路口,广播方式等实现点对点的通信,实现了可在多种模式下运行的高速信号处理电路。  相似文献   

17.
多微处理机系统处理机数的一种选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继雄  朱燕子 《贵州科学》1999,17(2):100-104
通过对一个SIMD/MIMD型多微处理机系统PAX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算法分析,得到一种确定最优处理梵数的方法,该方法因PAX广泛适应而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多处理机实时系统中周期任务可调度性的充要条件和非周期任务的分布函数,并进行了任务调度模型设计。通过处理器利用率实现对实时任务的动态分类,并根据这些分类进行处理器分派。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实时任务的调度成功率;在处理器达到5个时,调度率可达98%以上,基本属于最优调度,平均负载达到最小且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9.
采用ADSP-TS201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数字中频通信侦察系统的设计,利用DSP超高性能的处理能力以及由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支持的高速接口数据交换能力,实现了通用的通信侦察信号接收处理平台。利用该系统平台开发了通信侦察中的信号搜索及调制识别功能,并通过试验表明该系统能达到对信号实时处理和快速准确识别的目标。该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满足通信侦察高性能、多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P的全数字直流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全数字直流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充分利用DSP周边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采用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对象参数大范围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良好, 定位误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