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1994年以来,多次专家论证均认为,建轮轨式京沪高速铁路是可行的。1999年有三位院士提出,中国不宜发展轮轨列车,而应大力发展磁悬浮列车。文章介绍了三位院士的基本观点。为什么世界上已有近10个国家和地区已建、在建或计划近期建设轮轨式高速铁路运营线,却至今还没有建设一条磁悬浮的运营线?特别是为什么连有长期试验研究经验的日本、德国国内,对发展磁悬浮系统还有不小的争议呢?笔者以为,要害在于磁浮系统的经济效益太差,技术也不完全成熟,这才是决定的因素;磁浮系统除速度比轮轨式较高之外,无论技术上、经济上,与民航及轮轨式高速铁路相比,几乎没有任何优越之处,因此称之为"技术跨越"难以成立。建议:把磁浮系统应用于高速铁路,只宜做跟踪性、可行性研究,不宜花若干亿去建试验线,关键是要尽快批准轮轨式京沪高速铁路立项上马。  相似文献   

2.
60年代,日本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以时速210公里投入运营,开创了高速铁路新纪元。1981年法国铁路TGV以时速260公里投入运营,1989年大西洋线TGV开通,使铁路速度进入时速300公里的时代。法国TGV继1989年大西洋线最高试验时速381公里和482公里的成功,于1990年5月又创造了当今世界铁路试验速度的最高记录——每小时515.3公里。这一速度,使世界各国为之震惊。首先,它冲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路网规划的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有很多新建铁路与既有高速铁路运营线处于并行状况,而紧邻既有线的新建铁路路基工程施工会对既有线运营产生影响和制约,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问题尤为突出,这就增加了现场的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因此,针对紧邻既有线的路基工程安全防护设计与施工组织对于确保既有线的运营安全显得极其重要。以遂渝铁路增建二线中一处紧邻既有线扩挖地段的路堑高边坡工点为典型案例,对紧邻高速铁路运营线增建二线路基工程的安全防护设计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轮轨相互作用力的长期监测对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而传统的轮轨作用力检测手段,如车载检测及地面测试等,均难以满足长期实时监测的需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轮轨力长期监测方法,通过在钢轨跨中断面的3处不同部位粘贴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列车通过时的钢轨修正应变,结合现场标定的轮轨力-钢轨应变线性关系,可长期实时获取轮轨相互作用力.布设了室外监测试验平台,对该测试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于北京地铁14号线构建了轮轨力长期监测示范工点,为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了指导.监测结果表明,在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条件下,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很好地捕捉轮轨间相互作用力的动态变化趋势,且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轮轨力测试幅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轮轨滚动接触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轮轨滚动接触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且较为复杂,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轮轨的疲劳损伤和波浪形磨损等破坏形式。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着重对轮轨滚动接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综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和钢轨波浪形磨损的研究现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已相对较为完善,而对于高速铁路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形成机理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轮轨滚动接触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倍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轮轨滚动接触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且较为复杂,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轮轨的疲劳损伤和波浪形磨损等破坏形式。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着重对轮轨滚动接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综述了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和钢轨波浪形磨损的研究现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已相对较为完善,而对于高速铁路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的形成机理研究仍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保成  韩锋 《甘肃科技》2004,20(1):20-21
发展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针对京沪高速铁路采用轮轨和磁悬浮争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修进高速铁路在选线设计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30日《文汇报》载文“京沪高速铁路方案仍在比选中” ,文中引铁道部“权威人士”语 :“按照3亿元/公里的造价 ,预计磁悬浮方案的造价将达4000亿元 ,按照1亿元/公里的造价 ,轮轨方案的造价将达1300亿元”。但这一“权威”论断是值得置疑探讨的。查1998年7月27日《经济参考报》载文“京沪高速 ,专家倾向否定磁悬浮” ,文中说 :“磁悬浮线路的造价是高速铁路的3倍以上 ;京沪高速原设计投资1300亿元 ,目前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这里被访问者在渲染磁浮线的高造价时 ,却也透露了轮轨高速的真实底价。应该指出的是 ,当年国务院领导指示…  相似文献   

9.
北京—上海通道修建高速铁路采用什么技术制式 ,一直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 ,也是科技界和运输产业界多年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最近几年对高速轮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这两种技术制式选择争论颇多、分歧较大 ,很难达到认识上的统一 ,从而也影响到技术方案的选择和建设的决策。应该说 ,对这样一项规模特别宏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建设项目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有不同的认识 ,有激烈的争论 ,也是正常的。在这种讨论的同时 ,在北方修建了秦皇岛—沈阳轮轨客运专线 ,运行速度200公里/小时以上 ;在南方 ,修建了上海浦东机场磁悬浮列车线 ,最高运行速度432…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发展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105-106,71
通过大量的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合理预见了21世纪的铁路运输业将会面临的形势:轮轨系高速铁路的全面发展,全球性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时期已经到来。纵观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追求高速,已成为铁路部门改革的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