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完全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方法:2002年2月-2003年4月对25例儿童肽骨髁上完全移位性骨折,男21例,女4例,平均年龄7.5岁(4~12岁),伸直尺偏型14例,伸直桡偏型9例,屈曲型2例,在臂丛麻醉下,经"C"型臂X线机透视,采用闭合整复骨折,然后经皮穿入两枚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本组2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9.5mo(7~16mo),患侧肘关节伸直平均-6°,屈曲平均125°,随访时无一例发生volkmann挛缩,无肘内翻畸形.结论:在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可防止骨折端向尺侧的再移位,消除肘内翻形成的因素,不需为求得折端稳定而过度屈肘外固定,因而能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大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3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均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固定,并对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36例患儿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随访结果:伤肢外观无瘢痕及畸形,骨折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大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损伤小,复位佳,固定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1例儿童肱骨髁伸直型骨折采用蒙医传统整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蒙药治疗.结果:优56例(91.80%),良4例(6.55%),可1例(1.64%),差0例.结论:蒙医传统整骨术对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治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应提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比较本课题组既往研究中建立大鼠骨折模型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性及模型的稳定性,并评价改良后大鼠截骨模型建立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为骨折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造模方式将大鼠分为闭合性骨折模型组以及开放性骨折模型组,闭合性骨折模型组通过自制闭合性骨折造模仪建立股骨中段骨折,砝码500 g,下落高度分别为22、26、30 cm。开放性骨折模型组通过手术制造大鼠股骨中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其中单纯克氏针固定组采用不同型号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克氏针加线固定组在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的基础上,使用可吸收线将两骨折断端进行牵拉固定。结果 闭合性骨折模型组中砝码下落高度为22、26、30 cm,造模成功率依次为33%、50%、17%。开放性骨折模型组中使用1.2 mm克氏针内固定其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明显优于0.8和1.0 mm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加线固定组相比于单纯克氏针固定组骨折断端更稳定。HE染色结果显示克氏针加线固定组其固定稳定,骨折愈合良好且未见可吸收线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结论 开放性骨折模型较闭合性骨折模型更容易控制骨折类型,保证实验对象的同质性。克氏针加...  相似文献   

5.
肱骨下端的髁上骨折,为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约占肘部损伤的70%以上。因儿童时期肾气未充,骨未长成,较为脆弱,此骨折处理不当常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肘内翻畸形及缺血性挛缩等后遗症。 据有关报导国外文献统计,肘内翻发生率高达60%,平均为30%,天津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肘内翻发生率为29.3%。宣桂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肘内翻的发生率为30%。杨恩和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采用了相应的有效措施,肘内翻的发生率降为21.3%。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掌骨、指骨骨折治疗后出现手指屈曲畸形的原因,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128例,其中掌骨骨折25例、近节指骨骨折37例,中节指骨骨折42例,混合性骨折24例.病例中,闭合性骨折38例,开放性骨折90例,均采用不贯穿关节交叉克氏针和斜行克氏针固定骨折,外固定均采用石膏包裹,其中指间关节屈曲位固定者53例,伸直位固定者75例,石膏固定3~4周.克氏针固定时间4~15周.随访3~8个月.出现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畸形,活动受限19例(15%).结果显示,克氏针治疗掌骨和指骨骨折时常因躲避克氏针而采用屈曲手指位外固定,导致伸指肌腱主纤维带松弛位粘连.必然造成伸指时无力或不能伸展;再由于克氏针的贯穿造成韧带损伤,克氏针本身对指背筋膜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关节屈曲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寻求一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好方法,从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克氏针固定加术后中医手法按摩等,探讨治疗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克氏针固定加术后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后的效果。结果:34例中30例获得随访,愈合率达100%,肘关节功能优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3%。有桡神经挫伤的3例,2-3月后恢复。结论: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克氏针固定加中医手法按摩是治疗严重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可供临床参考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创潜行钢板技术在同一型号钢板体表投影对照情况下,对粗隆问骨折应用动力髋(DHS);胫骨近端及平台用高尔夫钢板;股骨髁上,股骨远端、胫骨中段及桡骨中段等处骨折应用限制性接触钢板;胫骨远端骨折应用解剖钢板,骨折均为闭合复位,钢板经皮下隧道插入,经皮螺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人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均获得临床愈合.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符合生物接骨原则,避免了传统方法破坏软组织及骨膜较多,常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弊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踝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后踝骨皮质加压螺钉内固定 ,外踝接骨钢板内固定 ,并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在C1、C2 、C3 型的优良率分别为 88 2 %、83 3%、77 8%。结论 :联合切口、直视下、疤痕组织及畸形愈合骨痂彻底清除、复位恢复解剖结构、坚强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陈旧性C型踝部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下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复杂骨折病人共37例,分析其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经6~36个月随访,37例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2%。结论:AO解剖型髁支持钢板能较好适用于股骨远端各种类型复杂骨折的内固定治疗,尤其在C2C3型骨折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5例,术后进行了8个月~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结果:根据李氏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46例,良5例,可4例.结论:外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操作容易、固定牢靠、可早期活动、不需特别设备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6例。患儿平均年龄7.5岁。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无伴发血管、神经损伤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结果术后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5月,平均11.5月。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根据Flynn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22例(39.3%),良21例(37.5%),可9例(16.1%),差4例(7.1%)。伤后8h内手术的优良率为89.7%,伤后8h后手术的优良率为63.0%。直接手术治疗的优良率为90.1%,曾接受手法复位的优良率为67.7%。结论采用保留伸肘装置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町取得满意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经前外侧入路使用经皮微创技术(MIP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中上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25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同侧肱骨干中上段骨折,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1~72岁,平均为61.5岁.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锁定接骨板与解剖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及解剖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关节功能评分(score)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6例均获随诊,随诊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锁定接骨板组术中出血量(134.55±3...  相似文献   

15.
摘要 为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治疗的桡骨远端前后壁均骨折的患者。最终共收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4.39±4.85岁(范围51岁至74岁)。其中32例患者为自行摔伤,11例患者为交通事故伤。记录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12周,24周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患者并发症,测量患者术后24周X线尺偏角,掌倾角,双手握力,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评定标准(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表明手术时长平均为82.63±9.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0.47±15.42 ml。术后4周VAS评分为3.98±0.8分,术后12周VAS评分为3.07±0.88分,术后24周VAS评分为1.93±1.24分,X线尺偏角为17.23±3.54度,X线掌倾角为11.83±1.35度,DASH评分为7.6±2.32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为5.22±1.73分。握力为健侧38.56±5.96 kg,患侧34.23±6.27度,掌屈患侧70.34±7.49度,健侧79.59±6.16度,背伸患侧65.50±7.78度,健侧66.36±8.02度,桡偏患侧16.84±3.92度,健侧20.60±4.28度,尺偏患侧22.22±6.60度,健侧23.47±6.64度,旋前患侧70.75±7.97度,健侧74.75±8.97度,旋后患侧63.35±9.39度,健侧64.57±8.54。没有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骨折复位丢失,以及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可见掌侧锁定钢板结合背侧经皮克氏针翘拨治疗桡骨远端前后壁骨折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76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与手术复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与手术治疗效果,选取76个病例进行分析,其中64例采取手法复位加小板固定术,12行开放性手术复位加内固定术,12例开放性手术复位另内固定术,64例手法复位,58例骨愈,合,伸屈功能恢复正常;1例并发Volkmann′s缺血性肌挛缩;5例并发肘内翻,12例手术治疗,肘关节伸屈功能不同程度障碍,与手术治疗相比,手法复位缩短了疗程,简化了疗法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全长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24例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60(146.5)min,术中出血量150~320(230.3)m L。住院时间12~24(18.7)d。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5~24(18.5)周。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6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达95.8%。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是治疗肱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组织剥离少、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肿痛轻、骨折愈合快,具有明显的临床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