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际上,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表明机器人有任何“觉醒”的迹象。因此,与以往劳动安全问题相比,机器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可夸大机器人安全问题。近日,美国特斯拉得州超级工厂的一名工程师在维修机器人时被抓伤。与以往类似的机器人安全事故一样,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甚至用“机器人暴起伤人”“机器人突然袭击”之类的标题吸引公众眼球。实际上,所有的劳动场所尤其是现代化工厂,均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管理方历来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天,儿童陪护机器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但同时它也可能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正常社会交流、生命的真实性认识、安全依恋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各种争议也因此而生。以"中道"的观点看待人机共处,则能直面机器人与人共处的事实,从而避免对儿童陪护机器人的各种偏见,并从儿童陪护机器人自身的应用、发展出发,探寻出其伦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西班牙科学家性爱机器人开发者塞尔吉·桑托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内,不会仅看到性爱玩偶,还会看到它们走在路上,并会向人类爱侣说出"我愿意",人类与机器人的婚姻只是个时间问题。此外,更令人震惊的是,桑托斯还宣称自己已经制定了与机器人伴侣"萨曼莎"生一个孩子的计划。萨曼莎是一个重约45千克的性爱机器人,运行着8个程序的她能够发出"逼  相似文献   

4.
<正>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写稿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当年只在电影中呈现的智能机器人,如今变身武艺高强、不知疲倦的"超人类"登堂入室,全面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在2015年9月,无论是新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还是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机器人技术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从医疗服务到远程传感操控,智能机器人井喷时代的到来,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深潜入家庭在整个智能机器人产业,扫地机器人只是很小的一个物  相似文献   

5.
将人工情感作为社交机器人的典型特征之一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由于人工情感的不真实性和人类情感的真实性之间的失衡性关系,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风险问题,其中主要体现于社交机器人对人类同理心的"操控性"和其"欺骗性"。人类需要从法律、伦理监管,社交机器人的优化设计,以及人类对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调整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应对相关伦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4,(20):71-71
<正>不久前,在美国伯克利召开了"2014年度机器人技术:科学与系统大会",在此次科学与系统大会上,美国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未来"机器人大脑"将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并教会机器人其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和所拥有的所有技能。目前,"机器人大脑"正在从互联网上下载和处理大约10亿幅图片、12万段视频、1亿份说  相似文献   

7.
医疗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创新了现代医疗形态,在临床应用、功能康复和智能陪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在人机交互安全性、患者医疗信息隐私保护、医疗责任归属及社会公平等方面产生了相应的伦理风险。反思医疗机器人的伦理风险并最大限度降低和规避风险是正确处理机器人技术与人类发展的解决之道。在大力提倡机器人应用的时代背景中,需要对医疗机器人在负责任创新、主体权利保护、机器人道德能力建构等方面进行伦理设计和伦理反思。  相似文献   

8.
东晨 《科学大观园》2012,(20):77-77
团队讲究的是资源互补而杜绝资源重叠,只有资源互补的时候才是成本最低的时候,否则即使实现了团队目标,由于成本过高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一个成熟团队,它分别具备精神层次与功能层次的内容。一个优秀团队更多的不是因为功能层次而结合,而是因为精神层次而结合,正所谓"道不同,不相谋"。功能是硬件或硬体,而精神是软件或软体,软件或软体是没法打分的,因为它们缺乏标准,更多地就是靠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布里斯托尔机器人实验室的专家们研制了一种拥有"嘴"和"肠"的机器人,这种神奇的软体机器人在"吃"掉有机物质后,能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电能。研究人员介绍说,虽然这种不能呼吸的新型机器人还算不上真正的"活机器人",但已经很接近"活"的状态了,它能够将吃下的有机物消化后转化为电能。这款模拟樽海鞘类海洋生物的机器人,采用柔软的聚合物膜当作"嘴",通过过滤水生植物为食来  相似文献   

10.
文洁 《科学大观园》2012,(20):79-80
生病时,不用忍受打针、手术之苦,只要服下一粒小药丸,里面的微型医疗机器人就会在患者体内四处游走,消灭病菌;外科手术,不用轻易切肉换骨,医疗机器人会为你"微创"治疗,大大减轻传统手术痛苦;突发疾病,不怕身边没有名医,远程手术机器人会在医生的数字虚拟指挥下为病人治疗……这些从前仅存在于科幻世界的梦想,如今正被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向现实:医疗领域中的医用机器人,已经  相似文献   

11.
正你还沉浸在机器人更新换代的技术原理和与生俱来的伦理悖论中摸不准方向吗?那就快醒醒吧,新一代"性机器人"将在可预见的日子里横空出世。人工智能科学家道格拉斯·海因斯(Douglas ines)在不久前宣称,他发明了世界上首个"性机器人"洛克茜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潮,冲击了人们的想象力:机器人来抢人类的饭碗怎么办?许多媒体更是引用某些预测一一未来20年内,美国约47%的工作岗位有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而“世界工厂”中国则面临自动化“高度风险”的工作岗位比例为77%。这会不会意味着中国将迎失业狂潮?没那么简单。因为没人千机器人才有机会世界车间的模板——富士康近两年引入6万机器人替代工  相似文献   

13.
<正>谷歌公司正与牛津大学的两支人工智能研究小组合作,研制先进的类人机器人。第一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帮助机器人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想法和意图,第二支研究小组的任务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谷歌正在研制一种模拟人类大脑的超快量子芯片,这让搜索和软件更加直观。被谷歌收购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Deep Mind联合创始人、谷歌工程部副总裁杰米斯·哈萨比斯在博客中表示:"对于当前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时刻。我们在很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其中包括图像识别和语言理解能力。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与牛津大学展  相似文献   

14.
<正>"C-H-I-N-A",电脑屏幕上,英文单词"中国"被精准打出,但电脑前的测试员却没有敲击键盘,而是通过头上戴的与屏幕相连的"黑头罩",运用"脑电波"打字;电动轮椅上的测试员也戴着黑色脑电帽,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只凭"意念"就完成了轮椅的行进、转弯操控……日前召开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脑控机器人"展示的场景令人惊叹。近年来,人工智能的概念越来越受关注。而神奇的人类大脑,被称为"三磅宇宙",蕴含着巨大的复杂性与丰富的未解之  相似文献   

15.
"柳树车库"是一家雄心勃勃的机器人研究公司。2009年,公司完成了第二代个人机器人PR2的原型设计,并自带一套"柳树车库"的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ROS,PR2定价为40万美元。《福布斯》杂志称其为"机器人中的iPhone":"将个人机器人变为一种全能产品,就像iPhone一样,能够符合软件开发者的意志。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设计出有软件大脑的机器人,这样它们能做的就不仅仅是清洁地板了。"  相似文献   

16.
正青藏高原水域被一些文艺作品称为"地球眼泪"。"地球眼泪"有多咸?智能水下机器人可以回答。近日,哈工程、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三方组成联合科考队,奔赴青藏高原唐蕃古道要冲,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苦拔海(豆错)、河厉桥(龙羊峡)水质信息探测与采集,对三江源区水道与路网的变迁特征进行研究,这是国内首次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高原地区水域进行水质信息探测与采集,具有开拓性意义。由于青藏  相似文献   

17.
<正>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记者深入探究,疑点重重。专家建议体检、看病去正规医院。无独有偶,山西卫视、《中国消费者报》、《海口日报》、《海南特区报》、金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2分钟就测出70余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特指那些在外观、行为方式和智力、情绪反应等方面全方位类人的机器。机器"人"引发了广泛的伦理问题,却很少有人追问为什么非得制造类人机器人。人类自我追问的执念,"功能性替代"的社会需求以及技术体系自生长的内在要求三者协同驱动,造就了人类制造类人机器人的历史图景。虽然机器"人"制造蕴含着人类求真、求善的意志驱动,但是由于其"非一般性技术产品"的特性,其市场化的趋势将带来巨大的伦理风险,需要卓有成效的伦理反思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我,机器人     
剧情简介: 公元2035年,智能型机器人已被人类广泛利用.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机器人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由于众所周知的机器人"三大安全法则"的限制,人类对这些能够胜任各种工作且毫无怨言的伙伴充满信任,它们中的很多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总部位于芝加哥的USR公司开发出更先进的NS-5型超能机器人,并计划达到平均每5人便可拥有1个.然而就在新产品上市前夕,机器人的创造者阿尔弗莱德·朗宁博士却在公司内离奇自杀.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当哨兵 这台担当哨兵的机器人名叫"水星",由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在飓风来临前部署在新泽西州附近海域.它的设计者是加州的"液体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研发了一系列被称为"海浪滑翔者"的海上作业机器人,"水星"即是其中一款.从外形上看,水星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工作时始终位于海面上"浮器"组成;还有一个是装有水翼的"潜器",它位于海平面以下.浮器和潜器之间由一根长约6米的缆线相连.这台机器人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装备马达,上下分离的设计使它能够将海浪中的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