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7月23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基因研究称,国际科学家团队发起覆盖100万人的调查,发现了与教育水平相关的基因变异。他们在大样本中发现了1200多个相关的基因变异,是此前研究发现的基因位点数量的10倍多。该研究中的候选基因,经证实在大脑发育和神经元信息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基因变异的"地位"举足轻重,会影响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离人工控制大脑又近了一步,虽然这个大脑比沙砾还要小。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制作了一个可以操控线虫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激光刺激培养皿中自由游动的线虫的单个神经元,可以让它们开始或停止游动,还能给它们被抚摸的感觉,甚至可以促使它们产卵。这项技术也许可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动物神经系统如何工作。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曾出现濒死经历。他们在此过程中自称看到来世景象,或者是飘在上空的灵魂看着医护人员抢救他们的生命。尽管听着不可思议,但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濒死经历背后的真相并不复杂。研究指出这种经历由濒死大脑内的活动激增导致。科学家在一项老鼠实验中发现,老鼠大脑的活动在心脏停止跳动后与它们完全清醒时类似,但信号强度提高8倍。因而研究人员表示大脑在心脏停止跳动几秒后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说明濒死经历中出现的幻觉实际上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不是一种精神现象。一些人一直认为濒死大脑不可能产生如此复杂的活动,因此濒死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在对老鼠进行的研究发现,当它们睡眠不足时,大脑中的"清除细胞"变得更加活跃,这些被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就像是微型胡佛电动吸尘器,当大脑连接变得衰弱和分裂时就会清除神经突触细胞。研究报告作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  相似文献   

5.
德国图宾根大学和波恩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在特定的数学运算中被激活.研究结果显示,一些被检测到的神经元只在做加法时活跃,而另一些则在做减法时活跃.相关研究成果2月14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 众所周知,3个苹果加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然而,在这样的计算过程中,大脑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人员成功地在表达DCX蛋白的神经元中检测到了各种标记物。大量的神经元表达DCX蛋白,同时他们还表达代表不同成熟阶段的标记物,表明在成人大脑中,确实存在大量的新生神经元。3月26日,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发现了大量的新生神经元,其中年龄最大的  相似文献   

7.
大脑是如何管理愤怒情绪、精确调控攻击行为的?3月18日,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与虞燕琴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聚焦小鼠大脑杏仁核延伸区域——后侧无名质,发现激活后侧无名质可触发情绪性攻击,揭示了多种攻击行为的梯度式编码方式,揭开了愤怒情绪的面纱. 该无名质纵贯人类大脑前后脑区,其后半部分属于杏仁核延伸区的一部分.在小鼠大脑中,它比外侧下丘脑的体积更大,比中央杏仁核有更多细胞数量.研究团队通过记录无名质细胞活动,发现两只小鼠在碰面并打斗后,无名质会变得异常活跃,类似于动员和调用“大脑中的武装力量”,甚至在战斗前就响起“冲锋号”,提示接下来将会发起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个人-人大脑界面,并声称发现了心智操控的秘密。起先科学家们利用电脑将大脑产生的电信号翻译成命令,控制机械臂或者鼠标指针,而后杜克大学的科学家曾演示过两只老鼠之间的脑-脑通迅,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曾演示人与老鼠之间的这种通讯。而今在研究过程中,华盛顿大学的拉杰什·拉奥利用脑电波记录和一种磁刺激向同事安德烈·斯托克传输脑信号,以便达到控制斯托克的手指在键盘上移动。斯托克表示:"互联网是连接电脑的一种方式,现在我们又用这种方式连接大脑。我们希望利用大脑的优势,直接在大脑与大脑之间进行通讯。"斯托克将这项技术形象地比作"瓦  相似文献   

9.
<正>不久前,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大脑的一个关键区域,该区域能够在对话过程中识别某些特殊的声音,从而帮助预测接下来对方要说的是什么单词。未来,类似谷歌、脸书这样的高技术公司或许将有望利用这项技术研发出某种设备,能够直接"阅读"用户的思想。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克里斯·佩  相似文献   

10.
<正>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对肥胖症患者的大脑进行磁刺激或电刺激,或许可以有助于他们减肥。科学家们在研究中测试了两种非侵害性大脑刺激技术发现,不管是电脉冲还是磁脉冲,对于肥胖症患者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被刺激的大脑部分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而该区域与饮食自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语言在大脑皮层后面进行处理,也就是在负责接收声音的听觉皮层后面。这一区域被称之为“韦尼克氏区”,以德国神经学家的名字命名。19世纪晚期,他根据自己有关大脑损伤和中风的研究锁定这一区域。然而,美国科学家对100多项大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和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韦尼克氏区位置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人体一些部位,例如手和嘴唇,会比其他部位更加敏感,这种敏感成为我们辨别周围世界最复杂细微能力的重要工具.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微妙的身体机制,可能是某些皮肤区域更为敏感的原因. 这项实验报告发表在10月11日的《细胞》杂志上,研究表明,大脑对皮肤表面的超敏感反应形成于青春期较早阶段,是在脑干区域产生的.此外,与身体不太敏感部位的神经元相比,分布在皮肤较敏感部位并将信息传递到脑干的感觉神经元形成了更多、更强的连接.  相似文献   

13.
神经元是一种极性细胞,以轴突的起始段为界,可分为轴突和胞体树突两大部分。树突负责接收信息,轴突则负责输出信息。这种不对称的功能,依赖于不同功能的蛋白在轴突和树突上的不对称分布。神经元蛋白的极性分布如何形成以及维持,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轴突/树突分化后的两天内,轴突起始段出现一个由微丝纤维和AnkyrinG构成的分子筛,限制了大分子蛋白在轴突和胞体之间的扩散,但允许某些依赖特定马达蛋白转运的膜蛋白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马达蛋白驱动力的强弱,以及膜蛋白.马达蛋白复合体运输效能的高低,是膜蛋白能否通过该分子筛的决定条件。轴突膜蛋白转运复合体VAMP2-KIF5的运输效能较高,可以穿过分子筛从胞体转运到轴突内,而树突膜蛋白转运复合体NR2B—KIF17和GluR2-KIF5的运输效能较低,不能穿越这个屏障。轴突起始段胞浆屏障这种选择性的滤过功能对维持神经元蛋白的极性转运和分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近期科学家们发现在大约39光年外存在一个温度适宜,但质量稍大于地球的所谓"超级地球",它围绕一颗质量比太阳稍小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4倍,但质量是地球的7倍,这一特点暗示其可能由岩石构成,并且有着很大的金属内核。这个超级地球编号LHS1140b可能是天文学家们搜寻地外生命最佳的候选目的地之一。取得这项发现的国际研究组  相似文献   

15.
许珍 《科学大观园》2011,(24):79-80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有望治疗影响儿童早衰疾病的药物,这种早衰疾病让儿童的衰老速度超过正常水平8倍。在这项研究中首次给出了如何限制并修复细胞DNA损伤的方法,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机体衰老过程的模型。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会缓解老年人某些重要脏器的衰老过程,并为世界各国的国民健康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苗文 《科学大观园》2014,(21):26-27
<正>近日,在中国辽宁地区发现的6具大小与松鼠相当的动物骨骼化石表明,哺乳动物早在2亿多年前的恐龙时代便已活跃在地球上。研究人员指出,这项发现将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时间向前推进了大约4000万年。这些小动物的身型与一些啮齿类接近,这样的信息也将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最早期的哺乳动物是如何逐渐演变的。科学家们相信,这类生物此后逐渐演化成了卵生的单孔类动物,如鸭嘴兽,有袋类动  相似文献   

17.
正瑞士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睡眠和唤醒由大脑同一区域控制,这推翻了现有认知,对寻找新的睡眠疗法具有重要意义。瑞士伯尔尼大学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大脑丘脑中一小组神经元就像控制睡眠和唤醒的"开关",既能通过产生睡眠慢波促进睡眠,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发出警告说,未来9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1.52米,世界各地的很多沿海城市将会洪水泛滥成灾,数百万人被迫逃离家园。这项末日预言是根据对北极气候变化的研究得出的,它预测的海平面上升高度是联合国的正式评估结果的两倍。这项国际性研究发出警告说,北极目前的升温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区都更快。  相似文献   

19.
<正>大脑植入物是人们在科幻电影中经常看到的内容之一,不过科学家已经能将这一情节转化为现实。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新研制一种可注射性大脑网眼结构,直接记录大脑电信号的变化,甚至能探测到单个大脑细胞等级的变化。这种网眼探头具有广泛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3月27日伦敦惠康博物馆的一项展览中,在一个载玻片上可以看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大脑样本。自从1955年他去世后,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进行了异常细致的研究,但是科学家显然并未发现导致他这么聪明的原因。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除了自己的开创性理论和革命性公式以外,也许有关他的一份不朽的遗产,就是他的大脑。自从他于1955年4月8日去世后,科学家一直在对这位现代最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