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3年4月,"工业4.0"战略由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此后,"工业4.0"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为了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新的优势,各国围绕"工业4.0"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工业4.0"不仅仅是新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随着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全球价值链也将面临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竞争更加激烈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工业4.0"持续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德国抛出以CPS为核心的工业4.0、美国推行"软"服务为主的工业互联网、日本提出以人工智能为突破口的工业4.1J,或是中国实施两化融合为主线的中国制造2025,都充分说明各主要经济体均聚焦再工业化,并展开激烈的竞争。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如何充分借鉴先进国家工业4.0战略的理念与做法,加快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将决定广东能否顺利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  相似文献   

3.
德国工业4.0掀起了全球性的制造业转型,但是社会各界对工业4.0的认识仍存在偏颇,企业仍没有形成清晰的转型路径。2017年4月,德国国家科学和工程研究院发布了《工业4.0成熟度指数——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了由6个阶段构成的acatech工业4.0成熟度模型,绘制了工业4.0发展路径,研究以该模型为基础,从企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方面分析总结了制造企业向工业4.0转型的关键,并提出我国制造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需要补充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4.
工业4.0     
晚上散步,听见一群大妈正围着讨论工业4.0,惊愕,询问后了解了是在讨论股票,现在有工业4.0概念股了。从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到中德关于工业4.0开展合作,这个新名词一下成为中国制造、甚至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方向。我们要肯定德国工业4.0代表着制造业全球先进制造的方向,与我国提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从战略上看是方向一致的,与许多省、市在推动的智能制造、机器联网、工业互联网工程从战术上看也是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列车还正奔驰,智能化动车又呼啸而来。工业4.0,这个新鲜的名词最近俨然成为工业界和IT业最热的名词,掀起了新一轮"智造"新革命的热潮。借鉴德国工业4.0,师夷以求胜工业4.0是德国率先举国实施的全球市场运动,对全球未来工业走向影响深远,作用明显。因此对于德国工业4.0,我们应全面深入研究,参考借鉴,然后师夷以求胜。  相似文献   

6.
从"工业4.0"的整体发展脉络中,探寻新的变化对工业设计创新人才教育影响。通过对"工业4.0"研究与发展的回顾与思考,分析和梳理了"工业4.0"的核心与本质,直面"工业4.0"对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与严峻挑战,指出了工业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正是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工业4.0"最早由德国提出,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目的是促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随后"工业4.0"的大潮席卷了全世界,尤其船舶业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制造业,在这个大潮中既面临机遇,也面对挑战.该文首先对"工业4.0"做出了解析,就"工业4.0"大潮中各国的应对做出了详细探讨,并进一步就我国船舶设计业应做出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以期"工业4.0"能更好地指引中国船舶设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4.0背景下,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成为当代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核心.文章系统研究了无锡产业规划及工业4.0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制造业转型升级突破点,提出德国工业4.0对无锡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若干启示,包括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变,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调整中小企业政策思路等.  相似文献   

9.
杨碧霞 《安徽科技》2015,(11):54-56
<正>为了推动国内工业技术不断创新,德国政府2013年4月制定了一项名为"工业4.0"(Industrie 4.0)的发展战略。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让机械制造、电器以及信息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在物联网以及制造业方面展开,这就是"工业4.0"。在制造业方面主要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德国推行的工业4.0战略,把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与网络虚拟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最终建立一种新型的智能化制造体系,把现有的制造业推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4.0背景下,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成为当代制造业和现代工业的核心。文章系统研究了无锡产业规划及工业4.0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制造业转型升级突破点,提出德国工业4.0对无锡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若干启示,包括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变,拓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及调整中小企业政策思路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以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为特征的工业4.0,指出信息物理系统在引领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业4.0必定改变现有的工业结构,智能制造业将又一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2日,201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在展会上,人们到处都能看到"工业4.0"和智能工厂的相关内容。14日,联邦政府宣布,正式启动升级版"工业4.0平台"。"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制定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它强调"智能制造",因此数字技术在其中至关重要,物联网、数据网等将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智能化工业装备已经成为全球  相似文献   

13.
<正>无论是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还是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泥潭之中,德国经济的表现都可以用抢眼二字形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内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与"工业4.0"战略的纵深推进。"工业4.0"概念诞生于德国并非偶然。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占据全球信息技术的显著地位。德国提出并推动"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打造智能制造的新标准,稳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地位。包括西门子、菲尼克斯电气、倍福和库卡机器人等在内的多家德国企业都在"工业4.0"时代全速前进,抢占行业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其专业设置相对普通高校更具针对性、专门性。伴随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产业变革进程加快,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工业4.0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培养的人才促进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进一步革新。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根据社会需要,满足工业4.0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建设了符合工业4.0目标的自动化综合实验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4.0新型模式,构建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室设备以生产现场使用的工业元器件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生产流水线,挖掘和利用工业4.0实验室的资源。针对多个年级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独立设课,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远程进行部分的实验内容。在上课前使用测试和预约系统,通过教师制作好的网上资源进行预习,通过网上测试后即可预约上课时间。  相似文献   

16.
图解工业4.0     
《信息化建设》2015,(1):8-9
2014年10月初,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中德两国签订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工业4.0)合作。那么,工业4.0究竟为什么受到如此重视?中国政府和企业又该如何借鉴呢?要想用好它,就先来了解它。  相似文献   

17.
刘娟 《杭州科技》2016,(6):51-53
正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热点,发达国家正在全力推动再工业化,并直指高端产业链条,如美国2012年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德国在2013年推出了《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日本政府在2015年通过了《制造业白皮书》,提出要转型为利用大数据的"下一代"制造业。为了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国务院发  相似文献   

18.
陆颖 《华东科技》2014,(2):28-31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兴起。为进一步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德国政府于2012年10月研究制订了《未来项目"工业4.0"落实建议》,重点支持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本文基于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对德国《未来项目"工业4.0"落实建议》进行了解读,以期对上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23~24日,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联合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KIT)科技未来研究所在同济大学举办主题为"社会科学视角下的数字化进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的国际学术会议。"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都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但是,与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德国工业4.0"计划不同,"中国制造2025"计划还涉及规模更为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整个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工业4.0的演进,全球竞争态势明显加剧。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工作成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对研发人员实施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已成为企业绩效考核工作的一项重点。一、企业研发绩效考核现状以某公司为例,绩效考核方式为:每年年初,根据公司的年度运营计划及新产品研发战略规划,形成关键绩效指标(KPI)并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