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空旷的太空极度寒冷,但"寒冷之最"的桂冠可能很快就将让位于国际空间站。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冷原子实验室,科学家们计划在空间站上创造出温度几乎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从而使他们可以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开展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冷原子实验室的项目科学家,美  相似文献   

2.
据《新科学家》报道,这将是一次载入高尔夫球历史的击球:俄罗斯计划由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里将一个高尔夫球击入地球轨道。如果美国宇航局同意这一计划,将这个球击出的宇航员将是自有高尔夫球诞生以来击球距离最远的“长打王”。但一些专家也警告,如果不小心发生失误,就会对国际空间站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这一计划是俄罗斯航天局与加拿大多伦多“元素21高尔夫公司”商业协议的一部分。根据这一计划,3月29日发射升空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下一批宇航员将进行这一历史性的活动。这一批宇航员将于2006年9月进行3次太空行走,其中有一次将进行创纪录…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遵照之前的承诺,已经为一场商业竞赛发出了正式邀请,目的是寻找新的商业载人飞船,负责宇航员在地球和国际空间站之间的往返运输。NASA希望在竞赛的最后阶段——称为商业载人运输计划,简称为CCtCAP——能找到一个获得认证的商业飞船船队,并在2017年之前开始进行运输业务。NASA比较倾向于与多家提供载人航天的供应商合作,不过这得取决于其可用资金的多少。在发布的征求建议书中,商业飞船计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24,(7):28-29
<正>为什么要建设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今天,我们一起探访这座“地面空间站”。我国首个“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于2月27日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很多网友将这一装置称作“地面空间站”(我国第二个“空间站”),从全世界范围来讲,世界仅仅只有两个“太空空间站”,一个是国际空间站,还有一个是中国空间站。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0,(5):32-33
<正>以下是国外媒体报道的正在建设的世界七大工程。1.国际空间站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开始在外太空进行建设,该项目将于2011年竣工。工程完成后,这个由16个国家联合建设的轨道实验室将拥有3065.80平方米工作、生活空间,重达41.96万千克,从一端到另一端长110.03米。美国宇航局认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又名“阿尔法”空间站,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的11个成员国共16个国家联手筹建的,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的空间工程。国际空间站的结构非常复杂、体积庞大,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630多亿美元,由6个实验舱、一个居住舱、两个连接舱、服务系统及运输系统等组成,是一个长88米,重约430吨的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7.
超大空间站将拥有艺术级科研室国际空间站计划2010年完成,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年份是2007年。美国计划进行14次飞行任务来完成空间站的建设,2007年将有5次飞行任务。如果这5次飞行任务都顺利实现,到12月,此惟一的太空前哨质量将增加30%,空间将增大5000多立方英尺,空调和供电系统将完成改造,并拥有4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  相似文献   

8.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06,(20):73-75
“神舟”飞船可能被国际空间站租用吗?在探月热潮中,国际航天领域的棋局正在悄然演变。美国转向合作今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将正式访问中国。预计到2006年底,NASA将制定出具体的月球探索战略。5月25日,俄罗斯宣布:宇航员维诺格拉多夫原定6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太空高尔夫球”表演推迟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6,(19):35-36
美宇航局“发现”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21任务的7名宇航员已经平安归来,可你了解每位宇航员都随身携带了哪些物品吗?“发现”号是美宇航局第115次发射的航天飞机,也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第二次航天飞机飞行。这次飞行,除了将7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还向国际空间站提供了5100吨补给和设备,同时还测试了航天飞机的安全技术,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了修复。另外,与“发现”号太空英雄们同行的还有数千只果蝇,它们被用于从事了解人类免疫系统的实验。在航天飞机一个角落处放着一个柜子,被称为“正式飞行用具箱”,里面装着美宇航局及其合作伙…  相似文献   

10.
新宇 《科学大观园》2011,(20):76-76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一个穹顶观测台和“宁静”号节点舱送抵国际空间站,经过紧张的工作,穹顶观测台和“宁静”号节点舱都已安装完毕,而“奋进”号航天飞机也已脱离空间站启程返航。  相似文献   

11.
你不必成为宇航员,就能够体验太空行走。你需要付出的,是3500万美元和敢于以身试险的勇气。美联社的报道说,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花费2000万美元到国际空间站旅游的太空游客只要再添加1500万美元,就可以享受一次太空行走的美妙感觉。太空游客将行走90分钟负责开展太空旅游业务的太空冒险公司宣布,该公司推出一项太空旅游新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太空行走。太空冒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说,这一项目已得到其合作者俄罗斯航天局批准,全球首名“太空行走游客”有望一年后“成行”。届时,这名特殊游客将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在那…  相似文献   

12.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4,(14):70-71
<正>美国SpaceX公司2014年5月30日发布了第二代龙飞船,这艘由私营公司首驾推出的载人飞船,计划在2017年正式开始执行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任务,在运输过程中可同运送7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根据SpaceX合作创始人伊隆·马斯克介绍,第二代龙飞船不但可以快速重复返回地球与国际空间站之间,还能"像直升机一样精确地降落在任何地面。只需要重新注入推进剂就可以再次使用……想象一下,如果每次任务结束之后,航  相似文献   

13.
进军空间站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迎来了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飞行任务的"开门红"。按计划,我国空间站将在2022年前后建成,成为国家级的太空科学实验室。网红的"胖五"火箭及其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有哪些"黑科技"?中国空间站的建造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已在轨运行20余年的国际空间站又是如何建成并运行的?人类在对太空的探索上还在进行哪些尝试?  相似文献   

14.
E先生申请上空间站据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介绍,我国自行研制的太空机器人已慢慢“长大”,正日趋“成熟”。目前,此中心正在向国际空间站申请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20,(11):30-35
正国际空间站作为一个轨道实验室,用于生命、物理、地球和材料科学的实验,这是地面上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特殊科研环境。空间站,通俗叫太空站,是一种可供人类长期居住的航天器,作为一种微重力和太空环境中从事科研的实验室,在这儿进行生物学、人体生命学、物理、天文、气象等科学研究实验,这是地面上无法复制、无法替代的特殊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上的实验室比比皆是,为何要费大力气将20吨级的问天舱送到空间站去做实验?植物的种子,到了太空能萌发、生长、开花,进而产生种子吗?在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里,一项饶有趣味的植物生长实验正在进行。自7月28日实验单元安装完成、7月29日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启动实验,一个月来,随舱发射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微重力条件下都已萌发,目前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7.
新知 《科学大观园》2013,(12):68-69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按照目前的计划,2014年将会有一台3D打印机被送往国际空间站,它将有望实现首个在太空生产机械部件的打印工具。一家名为"太空生产"的公司与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合作,开展在零重力环境下的3D打印尝试。这将为未来实现载人  相似文献   

18.
据国外媒体报道,想象一下在遥远的系外行星上度假是怎样一番体验.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推出的这一系列海报中,就有一张题目是“感受HD40307g星球的重力”.对于热爱日出日落景观的朋友,开普勒-16b行星将是不错的选择,在那里你不再会“形单影只”. 被昵称为“塔图因”的开普勒-16b是一颗环绕联星的太阳系外行星,因为在《星球大战四部曲:曙光乍现》中,卢克天行者所居住的虚拟行星塔图因以两个太阳同时落下的场景而闻名.  相似文献   

19.
中国SCHeREX计划——2007~2009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我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计划)由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实施,局长郑国光博士出任野外试验总指挥兼领导小组组长。此次试验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日联合华南暴雨野外科学试验与研究”,联合中国气象局所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0多个科研、  相似文献   

20.
正科幻大片《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中的"死星"空间站引起了科幻爱好者的兴趣。这个直径约120千米的巨大战斗空间站可容纳200万人,其威力也强大到可以摧毁行星。但是,这种强大的战斗空间站在现实世界里是否可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太空物理学家马丁·阿切尔对"死星"的工作原理、制造可行性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说,在《星球大战》中,这个直径约120千米的空间站由一种被称为"quadanium"钢(科幻作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