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4.
本文作者于1982——1988年,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其内容包括了种群性比结构,种群年龄组成。由于该鸟属珍稀濒危物种,不可从野外采集标本收集有关资料,故种群结构的资料和数据,是通过直接剖检观察人工饲养、野外自然死亡者和争偶斗死者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6.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冬季,银装素裹,蔚为壮观,呈现出一派北国的冬季风光、在这白雪皑皑的森林灌丛间,栖息着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每天下午4点以后,太阳偏西,气温降低,褐马鸡开始选择夜宿地。它们多选择向阳背风的针叶林(油松)和半阳坡阔叶林(辽东栎)的树冠栖息。在树冠上过夜,是为了避敌吗?当地的不少群众反映,夜宿树冠上的褐马鸡用手电照不飞,用枪射击打中者掉下来,没有打中者动也不动,人上树捕捉也不飞;另一种说法是,夜宿于树冠上的褐马鸡,人根本接近不得,只要听到响动或看到光照马上惊飞。说法截然相反,到底谁是谁非?难以断定。为此,我们在保护区的边缘地带郝家沟芦草圪洞对上述两种说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褐马鸡(Crcssoptilon matchuricum)又名鹖、(瞿鸟)鸡、鹤鸡、耳雉、角鸡、山鹅,隶属于雉科、马鸡属。有关褐马鸡的产地古籍中记载颇多,但源出简单,注释混乱。现代文献中也有一些想当然的提法,致使对褐马鸡的真正产地混淆不清、真假难辨。为此,我们查阅了有关古籍和文献,结合我们多年来对褐马鸡现今分布的调查研究,经整理如 相似文献
8.
9.
褐马鸡,体羽以黑褐色为主,头部具裸露红色脸颊,并有白色角状耳羽簇,腰至尾基白色,中央尾羽长而上翘,羽支披散下垂,形似马尾,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琢鹿县和蔚县交界处,整个自然保护区山势陡峻,林深灌密,溪流潺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动物地理分区属 相似文献
10.
褐马鸡是我国的特有珍稀鸟类.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仍在减少.有关研究人员经过探索、研究,在自然繁殖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饲养、繁育,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其养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褐马鸡保护对策,旨在总结出经验和方法,为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及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褐马鸡巢址选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5年-1998年4月-7月,在山西省泉沟,芦芽山,五鹿山自然保护区对褐马鸡的巢址选择作也研究,结果表明,褐马鸡筑巢生境主要为海拔1500米-2840米的针阔叶林小生境中,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均匀分布,巢址坡向主要为NEE和NW向,坡度较大,对巢址1m*1m,10m*10m,植被样方不同层次盖度作统计分析,表明褐马鸡巢址选择更多的依赖于林分郁闭度等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褐马鸡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是地栖生活的大型森林鸟类,为我国特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易危鸟类之一,被我国列为濒危物种.结合近年对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的研究,以及已发表的资料,对其种群分布、种群数量、生态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方面作了综述.通过对其生存现状和受胁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控制当地人口和解决人生存问题等是保护褐马鸡的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作者应用临床诊断、病理解剖、流行病学、细菌学检查及内外寄生虫检查等方法,检出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棚养褐马鸡不仅有传染病——鸡新城疫和雏鸡白痢病,而且有寄生虫——鸡异刺线虫和鸡剌皮螨。 相似文献
15.
褐马鸡源于第三纪暖温气候条件下,经第四纪环境变迁演化获得了新的遗传因子,现为暖温带北部与中温带南部的一种森林留鸟.曾分布在大同盆地、潞安盆地,甚至豫西山地。后来,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生态坏境的渲替超越了它生活所需要的阈值,被迫迁徙到人类活动较微弱的中山地带,可以设想,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恢复,山区植被复盖率达到65%以后,我国海拔1800米以上的华北山地必将有成群的褐马鸡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从分子遗传学角度对采自陕西省黄龙县和河北小五台山两个地区的褐马鸡种群进行了研究,完成了上述两个地区褐马鸡线粒体控制区的全序列测序,并与GenBank中搜索的马鸡属的其它三个种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质历史背景和本研究得到的上述两地区褐马鸡与蓝马鸡的遗传距离分析,研究认为由于0.15 MaBP黄河切穿三门峡后东流入海以及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来连续的褐马鸡分布区域分隔,并逐渐分化成不同的地理种群.研究还指出褐马鸡种群内遗传多样性极低,并建议褐马鸡和蓝马鸡应为同种不同色型. 相似文献
17.
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的雉类,属于一类国家保护动物.为了观察这种动物的生态,我们于1982-1984年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定位工作点.现将褐马鸡的一些生活习性,初步报道于下.啄食我们根据褐马鸡的季节活动规律,选定其三种觅食 相似文献
18.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为国家I级保护鸟类,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及陕西黄龙山3个区域,其中陕西黄龙山地区褐马鸡虽然发现最晚,但有关学者已经对其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从栖息地、觅食地、卧息地的选择及种群起源等方面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岳山脉中段,近二百年来没有褐马鸡分布的记载和报道,2005年首次发现褐马鸡在此栖息。灵空山褐马鸡地理种群的来源和遗传背景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采用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对灵空山褐马鸡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只个体均获得长度为1 238 bp的mtDNA D-loop全序列以及1 458 bp Cyt b的全序列,分别定义了3个和2个单倍型。两条序列D-loop和Cyt b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分别为0. 833和0.5,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π)分别为0.002 83和0.002 06,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和0.002。反映了灵空山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种群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与该地区褐马鸡的资源现状、分布范围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990年的冬季,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豹猫的数量及其危害褐马鸡的严重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查明豹猫主要分布于低山带、中山带和中高山带,分别各占种群数量总数的30.7%,42.1%和27.2%,指出其种群密度每百公顷遇见数为0.031头,对褐马鸡成、幼鸡的危害季节在5-7月;褐马鸡老弱病残者遭受豹猫危害在冬季降雪后甚为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