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哲人思想的科学家 ,我们称之为哲人科学家。从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哲人科学家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是他们的思想火花被当作人类精神的瑰宝 ,二是他们在科学上都有着显著的成就。于是他们成为了科学和思想的领路人。当然 ,上述两点并不能完全概括哲人科学家的全部特征 ,他们的人格和人文主义气质同样映衬着他们的光辉。无论是马赫、彭加勒、迪昂 ,还是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或爱因斯坦 ,他们从小就对科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博览群书。他们在具有广博知识的同时 ,更具有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冲破形形…  相似文献   

2.
<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从小就被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脑海里,但如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物理学的框架内重新定义行星,即强调星体内在物理特质,而非外在的环绕特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们指出,月球和木星、土星的卫星一样,拥有行星的特征,为此,他们呼吁学界检讨行星的定义,将月球重新定义为行星。月球做了那么多年的地球卫星后真的要升级?科学家要求重新定义行星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冥王星“新视野”号探测任务主要研究员阿兰·斯特恩及其5名同事撰写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澄清“科学理论的认知结构”一语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哲人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理论的两种认知结构——经验归纳认知结构和假设演绎认知结构,着重论述了对后者中的基本假设的认知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18):66-67
<正>尽管我们时常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外星生命,却从未在宇宙空间内发现它们的踪迹。毕竟,我们尚且连微生物都没有发现,更别提满脸皱纹的克林贡人了。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许多研究者认为外星生命是大量存在的。至少,科学家们用上一代人并不知道的一些天文事实支持着他们乐观的观点,称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可能会在这代人的时间内出现,因为在过去的20年中,在其他恒星的成千上万颗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生命开始于地球的理论有许多,其中一个叫有生源说。根据这个理论,一颗源自太阳系内火星等行星的小行星或彗星上的微生物形式最早把生命带到地球。但反过来是否有可能?我们能否把人类生命发送到宇宙,"种"出另一个世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可行的。2014年5月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史密森尼》杂志举办的一次题为"未来是节日"的谈话中,美国宇航局工程师亚当·瑟尔茨纳尔在谈到未来的太空探索时,除了重申我们继续载  相似文献   

6.
, 《科学大观园》2012,(23):32-33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家克里斯丁·凯亭与菲利普·贝维拉夸近日在地球早期环境RNA分子研究领域取得了新成果。他们使用聚合物的大分子创造了一种由RNA构成的类似原始细胞的结构模型。RNA也是一种带有遗传物质的载体,但要比DNA在地球上出现的更早。这种模型模拟了原始细胞在地球初期是如何对当时的化学环境产生反应的。在现代生物学中,人们认为除了一些病毒之外,所有的生命体都是以DNA作为遗传基因信息载体的。可在  相似文献   

7.
8.
9.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沉积在海洋底部的粘土完全能够担当原始生命(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 孵化器的重任。科学家们称,正是这些最原始的有机物分子后来成为史前遍布全球海洋中的“营养高汤”的基本成份。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170光年的白矮星可能含有某些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这颗白矮星位于牧夫座,其大气层中富含碳和氮以及水的成分。研究者称,这颗白矮星拥有的行星系统很可能与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十分相似,意味着生命形成的某些条件其实并不像以往认为的那么罕有。主持该研究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学家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将一个热气球放飞到了地球高空的大气层中,这个气球搭载有能够检测到外星生物留下痕迹的探测器.这个行星大气微小物种探测器在距离地面32千米的高空运行了超过一个小时,随后借助降落伞安全返回地面.用于实验的探测器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和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的,未来会被送到其他行星上去,这次升空的目的是对探测器进行预先的测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关于现代物理学家眼中的逻辑实证主义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科学家对待哲学的态度,本文认为,科学家对一种哲学的评价,取决于其运用该哲学解决科学问题的具体实践,而且科学家的哲学思考有明显的非体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母爱的定义     
她,洛阳市汝阳县上店乡东街村的一个农妇.1987年,她的儿子出生.儿子从3岁起两腿经常骨折,医院查不出是什么病,6岁起两腿绵软难以行走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1,(6):4-5
一个让想象飞翔的地方只要你的电脑连接上网,就可以很快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各种课程一一生物、物理学、电磁学、遗传、历史、文学,在这些基础学科之外,还有一些更吸引人的题目——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次心灵太空漫游,或者艺术、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15.
柏林的街道宽大,干净,伦敦巴黎都赶不上的在这儿走路,尽可以从容自在地呼吸空气,不用张张望望躲躲闪闪。找路也顶容易,因为街道大概是纵横交切,少有“旁逸斜出”的。最大最阔的一条叫菩提树下,柏林大学、国家图书馆、新国家画院、国家歌剧院都在这条街上。东头接着博物院洲、大教堂:西边到著名的勃朗登堡门为止,长不到二里。过了那座门便是梯尔园,街道还是直伸下去。勃朗登堡门和巴黎凯旋门一样,也是纪功的。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牛顿 有一次,所有的在天堂的科学家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1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相似文献   

17.
我蒙在面纱后面的一双眼睛,好奇地注视着这个神秘而陌生的世界。心里,静静地洋溢着欢欣、激动、惊叹与感喟冬日的阳光,变得祥和而温柔。奥兰德河由南向北,默默地蜿蜒着,流过高山大地,流过原野湖泊,流过数千年古老的文明,流过世世代代的风雨沧桑。这里是叙利亚,是世界最古老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艺术史学家正在探秘一个现代版的《达·芬奇密码》,在此之前,他们在蒙娜丽莎的眼中发现了微小的数字和字母。谜一般的不朽画作《蒙娜丽莎》由达·芬奇在500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创作,即使到了今天,这幅绘画作品仍被层层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是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私立基金会之一,它设立了各种不同资助计划支持美国生物医学顶尖人才开展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性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本文介绍了HHMI的各项资助计划,总结了HHMI资助的主要特点,并依此对我国基础研究管理工作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于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大会上投票通过了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提交的七易其稿并几经修订的《行星定义》决议案。根据新的行星定义我们太阳系共有3类天体族群。它们是行星(planet)、矮行星(dwarf planet)和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太阳系共有八个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经典行星。第一批确认的矮行星中有谷神星(Ceres)、冥王星和2003UB313。太阳系小天体中包括小行星(asteroid)、海外天体(TNO)、彗星等其他小天体。今后全世界的天文机构、天文教学、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都将自觉地遵循这个新颁布的行星定义。IAU是世界各国天文学家和天文学术团体联合组成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成立于1919年。由于天文学是国际性极强的科学,诸如时间标准、时间系统和服务、所有的天文常数、一切天文基本数据和数值、星座界定、各种天体的命名、天文名词和术语的规范等,无一不需天文界协调和一致化。IAU正是全世界天文学家众望所归的天文之家。新行星定义确认的太阳系仅有的八个行星都是1900年前为人所共知。划归矮行星的谷神星是1801年发现的第一个小行星,它是迄今发现的总数超过60万个小行星中最大的一个。谷神星的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中,4.6个地球年公转一周。冥王星于1930年发现。以前,一直被公认为太阳系最外围的行星,按照新的行星定义被归类为矮行星。暂时编号2003UB313并取名“齐娜”(Xena)的天体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发现的总数已超过1000的海外天体中最大的一个。二、认识行星的历程新的行星定义的问世是人类不断深入探索宇宙和认识太阳系的必然结果,也是天文学进展和成就的一个标识。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还有五个在天穹群星中不断穿行的明星,遂称之为“行星”,以别于所有那些在天球上的相互方位看上去似乎永世不变的“恒星”。我国自西汉以来,将五个行星冠以五行之名,称之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16世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确认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都是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从此人们得知,太阳系中共有六个行星。1781年旅英德国天文学家赫歇尔用望远镜发现了土星轨道之外的天王星,使行星成员增加到七个。从1801年起,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区间,不断地观测到为数众多的环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和已知的行星比较,它们的质量都要小得多。遂取名为“asteroid”,意为“小行星”。还称“minor planet”,中文名定为“小行星”。为了区别二者,又将“行星”冠上“大”字。从此就有了“大行星”的名称。随着天文学的进展,1846年和1930年相继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从此就有了众所周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之说。但冥王星的发现对太阳系的行星系统的已有认知造成了困惑和挑战。直到19世纪末,天文学家为太阳系勾画的图像和特征是一个盘结构的外形,太阳居中。八个行星聚集在盘面附近以逆时针方向沿各自的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这个盘面称“黄道面”,投影在天球上称“黄道”,黄道附近天区称“黄道带”。从地球看上去,七个行星都运行在黄道带内,只有水星轨道有所偏离,和黄道有7°倾角。行星共面性是太阳系的一个特征。此外,八个行星分成两群。内围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和体积较小的岩态天体,称为类地行星。外围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质量和体积较大的气态天体,称为类木行星。在两群行星的轨道之间是成员众多的小行星主带。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公转都沿偏心率不大的近圆轨道。近圆轨道是太阳系行星另一特征。19世纪末启动的海王星之外的未知行星的搜索起因是鉴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观测数据与理论计算预期值有残存的、但又不能忽略的不相符,从而预期在海王星轨道之外,理应还存在一个具有引力干扰能力的天体。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30年,果真搜索到一个海外天体,后取名冥王星。但随后的研究指出,冥王星的质量比预期的小得多,比月球的还小,它的引力微弱,不足以解释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动异常。冥王星轨道偏离黄道面,倾角达17°。轨道扁椭,偏心率比其他行星的都大。当它在轨道近日点附近时,离太阳比海王星还近。这样,冥王星的共面性和轨道近圆性都偏离了行星系统的共性。此外,冥王星既不是类地行星的岩态,也不是类木行星的气态,而是冰态小天体。1978年,借助大型光学望远镜发现一个冥王星的卫星,取名“卡戎星”。根据双天体相互绕转的观测,精确地计算出它们的大小和质量。冥王星直径约2300千米,只及地球直径六分之一多,质量是地球的千分之二强。而卡戎星和冥王星相比,却不是个“小月亮”,直径约1200千米,超过冥王星的一半。它们很像是一个双天体系统。1986和1989年,旅行者2号行星际飞船先后飞掠天王星和海王星,取得近距离探测资料,更新了诸如大小、质量、自转、公转等基本参数。对比观测时间跨度更长的轨道资料和理论计算新值,表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运行异常现象的严重程度缓解,搜索质量更大的海外行星的必要性大为缩减。1992年,运用威力强大的光学望远镜发现一个海外小天体,证实1951年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关于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存在一个环带形的短周期彗星库的理论预期,遂将其命名为“柯伊伯带”,并将带中小天体称为“柯伊伯带天体”(KBO)。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盘结构的外围环带,内缘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缘距离太阳约50天文单位。到2006年,已发现的KBO超过1000个,因为它们的轨道均在海王星之外,统称海外天体(TNO)。它们都是冰态小天体,轨道普遍具有较大倾角和较大偏心率。其中大的直径500~600千米,100~200千米的为数不少,不到几千米的则超出当前望远镜视力所及,估计大于1千米的KBO的总数以百万计。自从KBO确认后,天文学家多认为冥王星实为一个KBO,也许是其中最大的一员,当然,可能还有尚未发现的更大些的。如果将19世纪末以前熟知的八个行星称为“大行星”,那么冥王星一类的天体能进入“大行星”的行列吗?能将冥王星从“大行星”一族中除名吗?再发现和冥王星不相上下的天体能将之收入“大行星”队伍吗?另一个挑战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到2006年已确认拥有行星和行星系的恒星超过200个。外星行星(exoplanet)的存在是恒星世界的普遍现象之说已是共识。在环绕恒星的天体中哪些是行星?哪些不是?看来,现代天文学迫切需要内涵更为明确、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行星定义。不出所料,新的发现接踵而来,困惑不断。进入21世纪后,2002年首先发现一个直径可能超过600千米的海外天体,取名Quaoar。最后划归小行星一族,编号为50000,中文名定为“创神星”。2003年,观测到另一个海外天体,暂时名2003UB12,后取名“赛德娜”(Sadna)。直径估计超过1000千米,轨道十分扁椭,近日距76天文单位,远日距960天文单位,公转周期11500地球年,经过争议后,可能归属是KBO。当年,又发现一个暂时名2003UB313的天体,发现者于2005宣布,根据初步测定,直径约2400千米,近日距38天文单位,远日距97天文单位,公转周期560地球年。同时宣称,它是第十行星,并取名“齐娜”(Xena)。究竟如何归属,说法不一。IAU于2003年第25届大会之后,执行委员会组建了一个由7人组成的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这个新建的组织经过两年的研讨,于2006年7月向第26届大会郑重提交了一份《行星定义》决议草案,并于8月24日大会通过了“行星系科学委员会”修订的《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定义》共两个决议。《行星定义》(此决议包含了行星的定义、矮行星的定义和太阳系小天体的定义):(一)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1)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2)具有足够质量来克服刚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3)清空其轨道附近的近邻天体。(二)矮行星是一个满足下列四个判据的天体:(1)在环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2)具有足够质量来克服刚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3)不能清空其轨道附近的近邻天体;(4)不是一个卫星。(三)除卫星外,环绕太阳运行的其他天体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在太阳系中满足上述行星定义三个条件的天体共有8个,即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之为“行星”、还有一种天体称为“矮行星”(“矮”字意为质量、体积等较行星小)。已确认的第一批的矮行星中有谷神星、冥王星和2003UB313。在今后几个月或几年内,IAU还将确认更多的矮行星。今日IAU已列出了十多个矮行星候选体名录,可能还会不断增减其数目,并将进一步了解现有候选体的物理本原。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大多数小行星、大多数海外天体、彗星以及其他小天体。《冥王星定义》:根据上述定义,冥王星是矮行星,又是海外天体的一个新类型中的原型。对《行星定义》和《冥王星定义》的几点说明:1.行星定义专业委员会曾将质量超过5×1020千克,直径大于800千米的天体作为具有足够大的质量的判据。2.对于两个或更多个天体组成的多天体系统,如果主天体满足行星三条件,则定为行星。如果天体系统的质心位于主天体之外,满足行星三条件的次天体也是行星;不满足这些准则的次天体则是卫星。按照这一定义,冥王星的伴星“卡戎星”应是一行星,二者组成一个双行星。对此IAU尚未取得共识。3.在草案中曾认为,如果今后能确认智神星(小行星2号)、灶神星(小行星4号)和健神星(小行星10号)也都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它们也应划归为行星,都将称为“矮行星”。对此,最后因仍有歧见而未定论。4.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大多数小行星(asteroid)、近地天体(NEO)、火星—特洛伊族小行星、木星—特洛伊族小行星、海王星—特洛伊族小行星、大多数半人马族天体(centaur)、大多数海外天体(TNO)和彗星。新的命名系统不再用minor planet来称谓小行星。5.凡具有小倾角和近圆轨道的天体即是能不与其他天体轨道重合或相交的清空轨道;而大倾角或(和)大偏心率轨道则不是清空轨道。例如,冥王星的轨道就与海王星的相交。6.草案中曾将太阳系的行星称为“经典行星”(classical planet),将冥王星视为“类冥行星”(pluton)的原型,但这两个名称均未取得共识,而未被选中。7.草案中创造一新词“微型行星”(planetoid),最后未得到认可。三、后记新的行星定义严谨、明确、可操作性强,标示天文学的进展和成就。行星定义不仅内涵清晰,而且量化。20世纪编纂的太阳系行星定义,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1979):行星——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又如,《天文学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1998):行星——围绕太阳或其他恒星运行的质量不超过木星的较大天体。这两个不同版本下的定义都对,但都广泛有余,量化不足。新的行星定义则既是广义的,又有精确的针对性和客观的可操作性。今后世人应知,太阳系现有八个行星,但不能称之为“八大行星”。为了和国际接轨,“大行星”的名称不再提倡,应用“行星”取代“大行星”。“九大行星”之说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应淡出。冥王星的定位和归属已明确,它是矮行星,已不在行星之列。但不应认为冥王星是被“开除”或“降级”,而宜视为“正名”。“2006行星定义”问世了,太阳系天体的新分类和新命名广而告之。人们可能会问,这是不是永久性的?今后还会再次修订和变动吗?应该说,随着天文学的进展、新天象的发现、对太阳系天体认识的不断深化,行星定义的修订和更新是必然的,这就是科学,这就是科学进步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在行星定义的几个草案中,出现了一些较新的天文名词如卡戎星、矮行星、类冥行星、半人马族天体、近地天体、海外天体、特洛伊族小行星。这些新词都已载入《科技术语研究》先后刊出的七批《天文学新名词》中,唯有“经典行星”和“微型行星”是两个前所未闻的新词。①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的一个长度单位,简称AU,适用于量度行星际距离远近的量天尺。1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约合1亿5千万千米,约合光行8分19秒。例如:金星—太阳平均距离0.72AU;土星—太阳平均距离9.5AU;海王星—太阳平均距离30.1AU;冥王星—太阳平均距离39.5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