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模拟工厂酸性污水和酸雨对赤泥改良黄土渗透系数的影响,选取硫酸作为渗滤液进行渗透试验。将不同含量的赤泥掺入到黄土中,测试了赤泥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探讨了渗透压强、硫酸浓度、孔隙比和赤泥含量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渗透压强的增大基本趋于稳定;渗透系数随硫酸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呈指数关系,随孔隙比的增大快速增大;渗透系数随赤泥掺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赤泥的掺入助于提高黄土的抗渗性,当赤泥含量在15%左右时,渗透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2.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为了探究硫酸浓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室内直接剪切试验测试赤泥改良黄土在不同浓度硫酸下的抗剪强度。将电阻率法应用到直剪试验中,分析剪切过程中电阻率和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变化趋势。同时探讨了硫酸侵蚀下不同垂直压力对电阻率和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硫酸浓度下电阻率随剪切位移的增大快速增大,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浓度硫酸下,随垂直压力的增大电阻率和剪应力都增大。由抗剪强度和垂直压力的线性关系,得到硫酸侵蚀下赤泥改良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分析了抗剪强度与硫酸浓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
为了研究赤泥的掺入对水泥土渗透系数的影响,通过将不同量的赤泥掺入到水泥土中,进行不同渗透压和不同龄期下的水泥土渗透试验,绘制赤泥掺入量、渗透压、养护龄期与水泥土渗透系数的相互关系曲线,进而分析赤泥的掺入对水泥土渗透系数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的掺入极大地减小水泥土的渗透系数,有助于提高水泥土的抗渗性;随着渗透压和养护龄期的增加,不同赤泥掺入量的水泥土的渗透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黄土粒度组成与其渗透系数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从黏黄土、黄土和砂黄土区域纵向选择西安、延安和米脂三地黄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颗粒分析和三轴渗透试验,并结合电镜扫描手段(SEM)得到宏-微观不同尺度下黄土的粒度组成差异和渗透系数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试验数据的规律性,提出通过粒度分布预测黄土渗透系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5.
选取生石灰、纳米二氧化硅和聚丙烯纤维,通过开展直剪、崩解、吸水、水滴入渗和电镜扫描等试验,研究经不同材料处理后的黄土抗剪强度和水敏特性的改良效果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材料处理后的黄土工程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改良土抗剪强度随着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强.经过生石灰和聚丙烯纤维处理后的黄土的耐崩解性得到增强,毛细吸水现象减弱.水滴入渗试验表明三种材料对于黄土斥水性的改良效果不明显.电子显微镜扫描(SEM)图像显示生石灰和纳米二氧化硅主要通过充填、包裹、胶结等方式提高黄土密实度和结构强度,而聚丙烯纤维通过锚固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网络,与土颗粒形成联锁结构限制土颗粒的相对移动,进而优化黄土的力学特性.本研究为黄土改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通过不同渗透压强下的渗透试验研究了重塑黄土的渗透性。分别制取六种不同孔隙比的重塑土样和一种原状土样,进行渗透实验,渗透过程分别考虑了不同的孔隙比和不同压强对重塑黄土的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增大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随反压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加压阶段重塑黄土的渗透系数变化约为卸压阶段渗透系数变化的15倍左右;孔隙比越大渗透对土体结构影响也越大。重塑黄土的渗透性的研究,为土的阻污性及土工合成材料的渗透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冻融循环对化学改良黄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广泛分布的黄土,选用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SH进行黄土化学改良,进行了SH改良黄土抗冻性试验,研究固化黄土在水和负温共同反复作用下的抵抗能力,得到了不同冻融次数条件下改良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对于寒冷地区渠道和路基工程建设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赤泥改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象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观察象草在重金属污染改良土壤下的生长状况和镉的累积量.结果发现,少量单纯的Cd可以促进象草的生长.对于复合重金属处理土壤,随着Cd浓度的增加,象草长势越来越差.添加Cd的量越多,植株吸收Cd的量也越大.赤泥的加入,可以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影响,抑制植株对Cd的吸收,赤泥还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探讨饱和土的电渗透系数及其影响因素,自制了一种简单便捷的电渗透系数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在电渗试验过程中试样含水率和孔隙比相对稳定,并排除由于试样两端水头差引起水力渗流的影响。利用该试验装置对5种不同孔隙比的饱和重塑黏性土试样进行电渗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电压和小孔隙比条件下排水量与时间成正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势梯度及孔隙比对电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渗透系数随着电势梯度或孔隙比的增大而增大,且与电势梯度和孔隙比均近似呈线性关系。其中,孔隙比对电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土的渗透性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渗透系数是反映土体渗透性的重要参数,准确测定土体的渗透系数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变水头试验,分析了变水头管横截面面积、起始水头高度、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温度等因素对测定渗透系数的影响,并得到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和干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前应对变水头管的横截面面积进行校订以减小误差;当起始水头高度为110、120、140cm时,渗透系数随着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增大而减小,且曲线形式相似,当起始水头高度为100cm时,渗透系数随时间间隔的增加变化不大,因此,建议起始水头高度设置在100cm;为降低变水头管内水分蒸发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建议记录水头高度变化的时间间隔宜小于150min;渗透系数与初始孔隙比和干密度的拟合关系均符合二次型函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容重对砂土渗透系数的影响,文章选用淮河蚌埠段4个不同容重的砂土,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用定水头法测定饱和导水率,应用RETC软件中的van Genuchten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砂土饱和导水率与容重呈负线性相关,饱和含水率θ_s和参数α值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残余含水率θ_r和参数n值与容重呈正相关;吸力小于100 cm以内,不同容重砂土的渗透系数在急剧下降,吸力大于100 cm时,渗透系数随吸力变化不大,曲线呈平直状;当量孔径的累积百分比随容重增加而减小。该研究可为砂土入渗及蒸发数值计算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Z1)
本试验使用GDS动三轴仪,对赤泥黄土复合试样、赤泥试样、黄土试样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了赤泥、黄土及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部分动参数,分析了赤泥含量、围压的影响,旨在探索赤泥黄土复合体用于路基材料的工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赤泥、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应力应变σd~εd、应变动弹模Ed~εd、应变阻尼比λ~εd关系曲线有与黄土相似的特性变化规律,只是在数值上有所差异.赤泥的掺入使复合体强度和刚度明显增强,且与掺入量m成正比关系.且随着赤泥掺入量的增大,动弹模Ed和最大动弹模Edmax都有明显的增强,但不同的围压下增强程度不同.复合试样的阻尼比λ随着赤泥含量的增多,相应的阻尼比较小,而随着围压增大,赤泥含量的影响将变小.围压对各参数的影响:同一应变下,应力σd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动弹模Ed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阻尼比λ前期随着围压增大而增大,后期则随着围压增大而减小.试验得出结论:赤泥黄土复合试样的最佳配比为赤泥∶黄土=3∶7. 相似文献
14.
采用Fredlund解析关系式描述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对渗透系数取值进行函数方式改进,探讨了渗流条件下重金属运移过程。基于渗流理论建立起尾矿库污染物迁移的二维数值渗流场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运算求解,将计算得到的渗流场结果作为母模型,引入溶质迁移子模型进行耦合运算。计算结果表明,尾矿库服役期间周围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的迁移范围不断扩大,污染物浓度随着迁移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变小。计算显示,从第2750天开始重金属污染物在渗流的作用下开始在土壤边坡中显露,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并得出污染源在渗流条件下的迁移路径。渗透系数经改良之后的计算结果与该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监测情况相符,在模型误差允许的情况下其计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刘慈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1)
为了增加油井产量,通常采用化学(酸)处理或机械(爆炸)处理,来增加井底油层地带的渗透率。因此讨论井底附近油层区的渗透率,由原有的K_2变为K_1时,对井产量的影响是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马斯克特等讨论了不同渗透系数[K_1=k_1γ/μ,K_2=k_2γ/μ]的两区呈同心园状的情况,本文讨论偏心的情况。其计算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黄土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易溶盐含量与成分及难溶盐(CaCO3)含量的测试,研究了黄土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及湿陷机理,结果表明:影响湿陷性的宏观物理因素有粘粒含量,含水量及孔隙比,易溶对黄土湿陷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该区含量甚微,难溶盐(CaCO3)对黄土湿陷具有阻碍作用。这些宏观影响因素是其微结构本质的反映,研究证明,粘粒胶结在黄土的湿陷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延迟时间对改良土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不同延迟时间下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及直接剪切试验,研究分析延迟时间对粉煤灰改良黄土路基填料力学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粉煤灰改良黄土的微观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大,粉煤灰改良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优含水率呈先增大,接着变缓后又增大的趋势;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直接剪切后强度均随延迟时间的增大逐渐减小,且与延迟时间有良好的线性拟合关系;改良土的黏聚力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且黏聚力的减小程度较内摩擦角大.微观结构分析得出,随着延迟时间的增加,改良土整体结构松散程度逐渐变大,由原来的大颗粒的团粒逐渐成为散粒. 相似文献
18.
以中铝贵州分公司生产的拜耳法赤泥、烧结法赤泥和灰渣为对象,对拜尔法∶烧结法=1∶1和拜尔法∶烧结法∶灰渣=50∶50∶15两种配比混合赤泥进行了击实试验。以击实试验所得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依据制作试验样品,研究了掺灰渣与不掺灰渣两种配比混合赤泥在90%和95%两种压实度情况下、最优含水量和浸水饱和两种状态时的抗剪性能和压缩性。研究得出:1添加灰渣混合赤泥滤饼的最大干密度较未加灰渣的略大,最优含水量略小;2添加灰渣可提高最优含水量状态混合赤泥的抗剪强度,但添加灰渣的混合赤泥浸水饱和后的抗剪强度较未添加灰渣时降低;3添加灰渣的混合赤泥的压缩模量较未加灰渣的高得多,并且提高压实度能显著提高掺灰渣混合赤泥的压缩模量,而对未加灰渣的混合赤泥,在压实度提高时,压缩模量增加并不显著;4添加灰渣可改善混合赤泥的抗剪性能和压缩性能,但宜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工作,并建议添加灰渣混合赤泥用于筑坝时应做好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不同渗透压强下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在渗透过程中的渗透系数、孔隙比及土体变形的变化关系,对黄土进行室内渗透试验,进而分析土体的结构变化。选取相同孔隙比下的原状黄土和重塑黄土土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渗透试验,渗透过程中分别设置一系列不同的渗透压强差,按照先增压再卸压的方式进行渗透试验,得出渗透对土体及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渗透压强增加,重塑土与原状土的渗透系数以及土体变形变化规律走势相同,但原状土较重塑土结构稳定,渗透系数和变形的变化较重塑土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东南景天结合化学措施改良Cd污染土壤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东南景天或者施用赤泥均能降低土壤中全Cd含量,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各处理油麦菜的株高、根系鲜重及干重、地上部鲜重及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植株中Cd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赤泥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而东南景天则是由于其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