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茶道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0,(22):24-25
日本茶道的由来历史与发展 中国茶叶约是在唐代时,便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相似文献   

2.
"想从清水寺鸟瞰京城的暮景,想看看日落时的西山天色。"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说《古都》中描绘的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京都风貌,令人神往。如今来到了京都时,却没想到自己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融入了这座千年古都之中。穿和服体验生活到了闻名遐迩的清水寺附近,陪同的朋友没有直接带我们前去参观,而是先拐进了一条极小的胡同里的一家"织物店"。朋友说道:"请你们每人挑一件和服穿上,然后穿着它游京都。"这真是一大惊喜!京都历史上以纺织业著称,出产的和  相似文献   

3.
<正>南宋晚期茶道随禅宗流入日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曾举办了"茶之汤——日本茶道文化精髓"特展,用大量精美的古代文物,讲述了日本茶道的历史源流。中国人最早开始喝茶的时间不可考,但喝茶习俗在西汉就已经很盛行了,到了唐代成了社会上流的普遍社交礼仪,陆羽的《茶经》就记载了完善而规范的唐代茶道。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也曾经将唐代茶道带了回去,但遣唐使因晚唐战乱中断,所以日本没有来得及引讲茶树,茶道也就  相似文献   

4.
日本,古京都历史建筑与园林,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京都是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国唐朝的都城长安建造的,不过规模要小很多。此后直到19世纪中期一直是日本的都城和文化中心。京都城内的民居和寺庙,以及独特别致的园林最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深受其哲学有机宇宙观的支配,这种宇宙观将茶道文化视为一种有机生命体或生命系统。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茶道正是人类心智与自然界质力的高度和谐,才能繁衍产生,并得以完美演绎。而茶道科学普适性的理想,曾一度成为现代茶道科学理论中重要而又持久的价值之一。然而,为了使中国传统茶道生生不息,茶道科学的进步必须向供选择的自然秩序模式更加开放,而不仅仅是"一个世界、一条真理和一种茶道科学"的理想。对传统茶道文化的生态学象限之反思表明,求真、向善、臻美、达圣的多元价值观的融合,应是当代传统茶道文化之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6.
文林 《科学大观园》2014,(12):11-12
正在各种人文、自然风景数不胜数的京都,大概很少有人会把书店纳入观光的行程之中吧。可是如果你真的错过了这家堪称京都最美书店的地方,对于京都的理解就多少会有点残缺。位于一乘寺区域的惠文社书店,不是古都文化内容的补充,也不是自然建筑景观的延伸,它的存在是对于京都人日常生活状态的对照和记录,是一种在地风物的写实。当然,有着35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它依然是肌理清晰。有水草丰茂的农田,有错  相似文献   

7.
“想从清水寺鸟瞰京城的暮景,想看看日落时的西山天色。”日本著名作家川I端康成在小说《古都》中描绘的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京都风貌,令人神往。如今来到了京都时,却没想到自己竞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融入了这座千年古都之中。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位于厦门南普陀寺素食馆为田野调查点,采用人类学多视角的方法来解读南普陀寺佛教素食文化。通过对南普陀寺的素食文化进行文献稽考和哲学探究,从味道之源的品尝、形义之美的赏析、素馔之意的感知,分析素食文化的表征是避免因果报应,戒杀护生;在本质上是起到彰显佛性,众生慈悲,生态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林 《科学大观园》2013,(20):29-30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富士山,又赶上一年一度封山开禁的7月,作为主要所在地之一的静冈县,富士山是旅行中如影随形的一处风景。第一次看见富士山的时候是在京都去往东京的新干线上。春天,积雪尚深,不经意闯入视野的富士山以与日常在图片上看到无异的姿态在窗外跳闪。美是美的,是安静俊逸的小美。而我第一次被富士山震撼,却是在东京都心的新宿park hyatt酒店大堂,夕阳正好的黄昏,富士山如在晚霞中浴火而出,把整个东京都心一马平川般的建筑都黯淡了下来,那种壮阔磅礴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本第四大留学城市来自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莱奥尼·林深深着迷于日本文化。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想来日本学习和生活。最终莱奥尼·林选择前往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学留学,主修日语研究和全球文化。20岁的林说,"7岁那年,我请父亲给我买了一本日语字典,自那以后,我就在看日本动漫的时候自学日语。到了上大学时已对日本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兴趣。这令我感到更贴近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中心"。如今,  相似文献   

11.
震宁 《科学大观园》2010,(10):28-29
在京都自然保护区中琵琶湖西侧,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美秀美术馆,他被秀丽的湖南峰山脉所围绕,听说这里就是日本最早的歌集《万叶集》的故乡。虽然京都到美秀美术馆有一小时路程,但是自从1997年竣工以来,除馆休之外,每天都接待大量参观者。到了春秋,美秀美术馆四周有大户川及田代川等美丽河川,在途中可享受传入耳朵的流水声及瀑布声。信乐这一个地方得天独厚,拥有很多历史及文化的遗迹,因此信乐也被称为天然美术馆。  相似文献   

12.
承蒙日本学术振兴会的邀请,我于1981年4月1日至6月30日到日本访问,了解他们的科学史研究和教学情况。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日本朋友们的努力工作、严格律己、热情好客、以诚相见给我以深刻的印象,使我永远难忘。现就所见所闻,略述一二,以飨国内同好。 (一) 这次旅日,以在京都居住时间最长。京都是从公元794年到1868年(明治维新)之间一千多年的首都。明治维新以后虽迁到东京,但这里仍是一个国际著名的文化城市。京都大学  相似文献   

13.
<正>关西地区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地理上是指近畿地区,即包括大阪、京都、滋贺、三重、奈良、和歌山、兵库2府5县的地区,位于日本最大的本州岛的蜂腰部,东北与中部、东海地区相接壤,西连日本的中国地区、南隔濑户内海与四国相守望。奈良、大阪、京都一带地区具有上千年的定都历史,按照都城为上、地方为下的古礼,习惯上又称为"上方"。近畿地区有着优良的地理环境,气候温暖、适合种植稻米,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这里保留了日本从上古到近代众多的文化遗  相似文献   

14.
萨苏 《科学大观园》2012,(23):38-39
战败老兵的回忆我认识一个叫松元的日本老者,80多岁了,依然身手灵活。2002年,在京都的一位中日友好雄鹰会的成员伊藤老先生去世,我去参加了他的葬礼。葬礼上,松元表现得极为伤心,下来后我问起他和伊藤的关系。日本战败的时候,松元从被苏军押往西伯利亚的日军队伍中逃出来,想逃到当时称为"关东州"的大连寻机乘船回国。路上遇到同样逃出来的伊藤,两个人风餐露宿,靠吃山中的野果和橡子才活下来。这样,我才知道松元当年是关东军中的日军军官,于是问  相似文献   

15.
关西地区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地理上是指近畿地区,即包括大阪、京都、滋贺、三重、奈良、和歌山、兵库2府5县的地区,位于日本最大的本州岛的蜂腰部,东北与中部、东海地区相接壤,两连日本的中国地区、南隔濑户内海与四崮相守望。奈良、火阪、京都一带地区具有上千年的定都历史,按照都城为上、地方为下的古礼,习惯上又称为“上方”。  相似文献   

16.
京都掠影     
公元8世纪的京都,是按照中国唐朝的都城长安兴建的,整座城市的内部结构近似于一张棋盘。十条编有号码的主干道由东至西横贯城市。新来京都的游客,常常喜欢从四条桥走到五条桥在城市中央散步,然后败兴而归一因为京都市中心的风貌似乎和东京,或者说这片岛国上所有其他城市一样:低矮的平房、布满电线杆的道路、拥挤的交通、毫无个性的大楼、大酒店以及那些企图增高但最终没能超过60米的商务中心(60米是京都政府对建筑的限定高度)  相似文献   

17.
天坛皇穹宇声学现象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坛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回音之妙,在世界古我上亦属罕见,成为人类建筑艺术的瑰宝,被列为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1994年3月26日,作者在天坛皇穹宇内发现了一个回音壁和东、西配殿相关的奇妙声学现象-天坛”对话石“声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云南古塔     
塔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佛教建筑,千百年来,它以特有的建筑艺术造型,点缀着云南的秀丽山川,逐渐发展为古迹名胜,吸引着中外游人瞻仰观赏。屹立于苍山洱海间的大理崇圣寺三塔,高峻伟岸,气势磅礴;西双版纳凤尾竹下的曼飞龙白塔英姿勃发,意象飘逸,宛如极乐仙境;大姚白塔如磬锤击天,令人沉思遐想;官渡妙湛寺金刚塔巍峨壮丽,压重静穆;陆良大觉寺千佛塔端庄俊秀,充满神韵;景谷勐卧的"树包塔"和"塔包树"真可谓"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云  相似文献   

19.
剑川寺登街     
车在莽莽群山中穿行,沙溪镇渐入眼帘。平畴沃野中黑潓江如一条绿色的腰带自坝子间穿过,这座古老的小镇,是茶马古道的交会地,被学界誉为茶马古道上仅存的古镇。小镇叫沙溪,镇上有街,叫寺登街;街上有寺,叫兴教寺。寺登街从历史深处走来"寺登"来源于白族话译音,意为寺庙所在之地。寺登街于2001年被世界建筑物基金会列入了"世界濒危建筑遗址目录",该目录指出,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大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走进寺登街,便走进了那段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现代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三次大转变。按照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市定的研究,中国的“唐宋之变”,是人类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也揭开了现代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转变和大转型的序幕(第二次和第三次大转型分别为西方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现代的国家,中国由中古向现代的转化,发生在公元10世纪的唐宋之间,这就是所谓的“唐宋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