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做梦的时候,大脑部分区域并没有尝试理解脑海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人的梦境出现奇异景色、会说话的动物、超自然现象等是正常的.此外,因为梦中的人们很容易脱离现实并得出错误结论,该研究还将梦境的诡异和精神病联系起来.科学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人的梦境里到处是非常诡异的事情和行为,这和精神病人的想法类似,但和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幻想差别很大.”不过,这种观点在科学界还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天文学家最近提出各种有关宇宙的现代理论,包括所谓“多重宇宙”(multiverse)概念,指称宇宙在第一次“大爆炸”后还在彼此不断“大爆炸”,形成无数宇宙。空间为什么是三度空间,而不是二度空间、十度空间或廿五度空间?光速为什么远快于音速?为什么原子远小于星球?我们的宇宙为什么这么老?是否还有其他里面一切事务都跟我们宇宙不同的宇宙?这些是科学家们提出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4,(23):36-37
<正>科学家们在对土卫六的大气层开展研究时,发现土卫六大气中的有机物分布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一情况违背此前科学家们的传统认识,引起广泛关注。这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化学家马丁·科迪纳(Martin Cordiner)表示:"这是一项出人意  相似文献   

4.
文章评述了战后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有关原中试所历史的著述。它们大部分是回忆录,另外有调查报告和报告文学各一部。这些著述的题材比较狭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后中试所的和平移交以及原中试所研究人员参加新中国建设的情况,二是战前中试所的研发业绩。在殖民地科学评价方面,这些著述几乎没有涉及科学家的道德责任问题。尽管如此,这批著述对殖民地科学史研究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不仅提供了战前中试所重大科研项目的一些线索,而且是研究这些科技人员战争结束后在中国生活与工作情况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土卫六"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它拥有浓密的大气层。一项新研究显示这颗卫星可能曾经拥有复杂的地质学历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田纳西大学的研究人员仔细查看土卫六的地表图像以考察其地形侵蚀状况,这些侵蚀一般是在过去的数百万年内由于河流和流动的液态甲烷引起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土卫六上的一部分区域,河道网造成的侵蚀非常微弱。这可能意味着土卫六地表发生的侵蚀过程非常缓慢,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  相似文献   

6.
<正>土卫六"泰坦"(Titan)长期以来位列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体榜单前5名,其地下海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可能的生命之地。但不久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天文学家在详细分析"卡西尼"号探测器数据后发现,土卫六上的海洋密度比预想  相似文献   

7.
8.
<正>土卫六表面覆盖了众多沙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这些沙丘可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而目前,最清晰的雷达图像显示,当土卫六的轨道受到太阳影响发生摆动时,土卫六表面的风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沙丘的形状。轨道摆动将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国外“殖民地科学”研究的情况,对“殖民地科学”的特殊、方法、演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日本“殖民地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指出了“殖民地科学”研究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0):67-69
夏天临近,厚厚的雾气在空中漂浮,暴雨袭来,久旱的土地迎来少见的雨水……这是一幅多么熟悉的风景啊!但这一幕发生在距地球超过10亿千米的地方一一土卫六。土卫六被认为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地方。以前,人们对它知之甚少,是一艘名为“卡西尼”的土星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大量有关土卫六的知识。“卡西尼号”于2004年抵达土星,其间飞临土卫六几十次,并将一个名为“惠更斯”的着陆器释放到土卫六上。  相似文献   

11.
汉唐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拓主要是沿陆路拓展,尤其是西域方向,海洋方向的发展有限。主导中国海外贸易的商人仍是蕃商。往来中国的贸易船多以蕃舶为主。两宋时期,陆路西向发展受阻,中国的对外开拓方向为之一变,海洋开拓事业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据国外媒体报道,侏罗纪公园里的科学家们用恐龙基因制造了一大堆混乱,而如今看来,他们仍然没有从中学到教训.在最近上映的电影《侏罗纪世界》中,基因工程制造的恐龙已经不再是主角,一头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杂交恐龙——暴虐霸王龙开始大行其道.混乱接踵而至,克里斯·帕拉特和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扮演的主角则努力试图解决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14.
正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韦斯特海默研究所的史蒂文·本纳教授不久前拿出新证据声称,几十亿年以前,火星远比地球更适于第一批细胞形成。这一证据使生物可能起源于火星并随陨石才来到地球的理论再次受到重视。地球生命化石记载告诉我们,地球上最早在大约35亿年前出现生命,但我们却对第一批细胞的形成过  相似文献   

15.
16.
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太阳系中至少还藏着两颗迄今为止人类未知的行星.根据测算,这些行星的存在或能为外海王星天体一些奇怪的轨道扰动提供解释.理论认为,存在于海王星轨道外很远处的这些天体,应该是以随机的方式分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1,(6):4-5
一个让想象飞翔的地方只要你的电脑连接上网,就可以很快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各种课程一一生物、物理学、电磁学、遗传、历史、文学,在这些基础学科之外,还有一些更吸引人的题目——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次心灵太空漫游,或者艺术、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2,(3):27-27
科学家们表示在实验室培育人体器官或许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现在他们已经开发出超过20种培育人体组织的方法,其中包括已经成功在实验室培植膀胱,尿道和气管组织并在临床实验中移植给病患。而今,科学家们又把目光转向实验室培育更复杂组织器官的可能性,包括心脏,肾脏,肝脏,胰腺以及胸腺。  相似文献   

19.
我不是牛顿 有一次,所有的在天堂的科学家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1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17):10-11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我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