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5):36-37
2010年2月17日,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祖母——蒂亚的木乃伊在位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与世人见面。当日,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在埃及博物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考古学家对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及其族谱下木乃伊的研究成果。据哈瓦斯介绍,考古学家在近两年来利用CT扫描和DNA检测等高科技手段对图坦卡蒙及其他木乃伊进行了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埃及博物馆一再强调可修复性,但掉了胡子的图坦卡蒙金面具还是让世人心痛,尤其是还没有来得及看过完整金面具的人。对埃及而言,它奇妙的过往既是知识源泉也是收益来源。图坦卡蒙只是其中一颗明珠,游人们等待着考古学家在前方挖掘出更多的发现。年轻的埃及学家Abdel  相似文献   

3.
漫漫归家路     
土司 《科学大观园》2011,(18):37-39
发达国家的高规格博物馆给这些离开祖国已经很久的藏品提供了有效而有价值的背景,让它们比在本国有更多机会传播本国文明。然而这也在流失文物的回国道路上形成了阻碍。2002年12月,全球19家重要博物馆和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学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博物馆、柏林国  相似文献   

4.
程刚 《科学大观园》2011,(22):50-51
说到古埃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金字塔和木乃伊。那么,埃及有没有像我们的故宫一样的大规模宫殿呢?没有。许多人去埃及旅游参观之后都有一个感慨:看的只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墓,一个是庙。在埃及南方参观能看到很多神庙;在北部则看到的是金字塔以及其他的墓。此外,人们还会有这样一种印象在博物馆看古埃及的很多展品,觉得埃及人真是"视死如归"。他们好像没有对死亡的畏惧,反而特别看重的是来世,为了来世的生活会准备丰富的陪葬品和豪华的陵墓,各种各样的神庙也是为通往来世而搭建  相似文献   

5.
刘睿 《科学大观园》2009,(24):74-74
埃及政府已经证实,他们计划建造一座巨型水下博物馆。博物馆落成后,游客便可以欣赏到世界上一些最令人兴奋的、沉没水中的珍贵文物,感受没入水中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皇宫曾经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3,(14):62-62
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一尊古埃及雕像在展示柜中"自转",引起多名研究人员关注。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尊在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收藏了80年之久的,高约25.4厘米古埃及雕像,最近被发现会在展示柜中自己转动。英国《每日电讯报》媒体网站上传的一段视频显示,这尊深褐色站立雕像人会缓缓转动。录制这段视频的博物馆埃及古物学者坎贝尔·普赖斯介绍,这种雕像通常与木乃伊一同放在陵寝中。"有一天我发现,这尊雕像转变了方向。我觉得奇怪,因为这一展柜只有我有钥匙……第二天我把它放回原样,它又动了。  相似文献   

7.
杨振宁1993年成为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东莞理工学院请雕塑大师潘鹤新建了一座“杨振宁铜像”,安放在学校图书馆的门口。杨振宁此行就是出席铜像揭幕仪式的。  相似文献   

8.
在欧美国家,尽管对UFO的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但关于UFO的历史传奇记载可追追溯到几千年之前. 比如在梵蒂冈埃及博物馆馆长的收藏物中,发现了一张古老的埃及莎草纸,记录了公元前1500左右、图特摩斯三世和他的臣民目击“天外的UFO群”出现的场面:“22年冬季第3日6时……生命之宫的抄写员看见天上飞来一个火环……他无头,喷出恶臭.火环长一杆,宽一杆,无声无息.抄写员惊惶失措,俯伏在地……他们他们向法老报此事.法老下令核查所有生命之宫莎草纸上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正>这颗在海陆丰人民世代生长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种下的红色种子,历经百年风雨,而今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晚春,粤东。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细雨沁润下的红墙愈发鲜艳,广场中央的彭湃烈士铜像依然挺拔。1927年11月,海陆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建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这颗在海陆丰人民世代生长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种下的红色种子,历经百年风雨,而今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哪个工程像阿斯旺大坝一样,对一个国家产生如此重要的意义。在埃及一穷二白的时代,阿斯旺大坝给了埃及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埃及人民站起来的底气。埃及是不幸的,东西皆为瀚海,沙漠面积占到了国土面积的96%。埃及又是幸运的,正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自南向北贯穿埃及全境,为埃及提供了96%的可持续淡水,哺育了埃及96%的人口。这三个96%让开发利用尼罗河,解决"人—地—水"的矛盾就成为每一位埃及领导人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1,(9):40-41
埃及成中国"技术渠道"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说过:"中国不当军火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78年以前,中国对外军援全都是无偿的,在这期间,中国光向埃及就提供了不下百架战机。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为摆脱  相似文献   

12.
埃及考古学家计划挖掘亚历山大港附近一座神庙的遗址,埃及考古学家相信,古埃及历史上著名的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罗马情人马克·安东尼的遗骸就葬在这个神庙底下,然而他们的墓穴已经被水淹没.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一条通往"水下陵墓"的120米长隧道.埃及考古学家打算先抽十隧道中的积水,然后才对埃及艳后可能的墓穴展开挖掘工作.埃及考古学家之所以相信这座神庙是埃及艳后的最后埋骨之所,是因为他们在这一庙宇遗址内发现了大量刻有埃及艳后头像的古代硬币.  相似文献   

13.
<正>藏于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野兔》是丢勒的传世名画。几近完美的渲染手法,让它成为几个世纪以来水彩画的标杆之作。它不仅是"维也纳的非官方吉祥物",也是阿尔贝蒂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由于水彩画脆弱的特性,此画无法经常对外展出。每次经过最多3个月的展示后,《野兔》就需在黑暗、控制湿度。的保管室内存放5年。因此在《野兔》的下一次露面则需等到2018年(2014年曾被短暂展出过),之后又要重新封存。博物馆副馆  相似文献   

14.
艺术鉴赏     
《逃往埃及》现藏于帕多瓦市阿列那礼拜堂。由迪·邦多纳·乔托(1267年- 1377年)创作,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第一位大师,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逃往埃及》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玛利亚生下耶稣基督的消息使希律王坐立不安,因为传说这孩子日后要做主,希律王一心想根除他。上帝知道后派使者告诉耶稣的义父约瑟,要他们立刻逃往埃及。  相似文献   

15.
<正>探秘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汽车行驶至墨西哥城最大的绿地——查普特佩克森林公园后,一簇簇悦目赏心的紫色花树引领我们步向风格简约庄重的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这座据称在墨西哥城400多个景点中排名第一的博物馆,是拉丁美洲最大、最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其建筑融印第安传统风格与现代艺  相似文献   

16.
埃及是北非国家中最为中国游客所熟悉的,但一直以来,人们却几乎只着眼于金字塔、尼罗河……这些数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埃及社会动荡成为近来新闻关注热点,这突然令人们发现了另一个埃及,它在提醒我们在游走于古迹间的同时,有更多真相散布在普通埃及人的细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7.
埃及科学研究和技术院 埃及科学研究和技术院(Academ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y,简称科研院)是埃及科研国务部的职能机构,该院主要负责:制定国家科研计划和政策;支持国家需优先解决的问题的科研项目;鼓励应用现代技术,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协调组织科学的研究,支持学派间的学术竞争;制定科技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组织全国性科研奖励活动,推广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支持民间科技团体、科协和学会的活动不是从事研发工作的机构.  相似文献   

18.
李婷 《科学大观园》2023,(18):72-75
<正>周一闭馆是国际通行的惯例,主要是为博物馆设施、文物展品的休整和保养留出时间,选在每周首个工作日、客流量较小的周一闭馆休整。了解一座城市,先从博物馆走起——2023年暑假,文博场馆成为各地市民游客最热门的出行目的地之一。仅以上海为例,据市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市162家博物馆接待观众超317.2万人次。8月份,博物馆热继续升温。而在全国范围内,各人气旅游城市的博物馆也都迎来了参观热浪。  相似文献   

19.
埃及大饼就像中国北方人爱吃的烙饼和馒头一样,既普通又平凡,是埃及人的当家主食。在埃及,无论是寻常百姓家,还是高档酒店餐厅或者海鲜馆,大饼沾酱都是头一道食品。漫步在开罗城里那些喧闹的大街小巷,1个大饼,就能让你尝出浓浓的阿拉伯风情。  相似文献   

20.
夜幕笼罩下的博物馆有着奇妙的氛围.置身于空荡的长廊,墙上的肖像画和围绕在身边的雕像会在你经过时偷偷地打量你,当你猛地转过身望向它们时却又纹丝不动.抑或是在夜深人静时分,当游客和管理员离去后,博物馆的藏品纷纷苏醒过来,开始只属于它们的夜晚狂欢.电影《博物馆奇妙夜》让人们对午夜的博物馆充满了好奇和遐想,一年一度的“欧洲博物馆之夜”恰好能够让人们有机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